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闭卷考题答案-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闭卷考题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谷军第一套题一、名词解释1、股份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公司。

2、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

3、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

4、经济法制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证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

5、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二、简答题:1、影响中国产权结构调整的因素?答:影响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需求、技术进步、制度安排和资源供给。

其中,社会需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导向;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制度安排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保障;资源供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

2、怎样正确发挥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主导作用?答:1)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既有其量的规定,也有其质的规定。

从量上来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般体现在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来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

2)现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3)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既要充分考虑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要充分体现市场机制的要求。

3、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答:1)所谓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2)制度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宪法秩序;二是制度安排;三是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

3)制度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影响经济增长的:一是产权,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为实现外部效应的更大程度的“内部化”提供行动的动力。

二是国家,国家通过界定产权,及时获得一切关于破坏产权行为的信息,并对破坏产权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裁等来保护产权主体在交易活动中应享有的利益。

三是意识形态。

4、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答: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又称为最终目标,它是通过一定的价值判断及主导思想而提出的规范性概念。

基本目标大体可分三类:一是效率、增长、稳定;二是经济福利;三是分配公正。

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的派生性目标,我国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二是物价稳定;三是充分就业;四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五是国际收支平衡。

5、中国渐进式改革方式的特点?答: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如下:1)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2)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3)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4)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

三、论述题:1、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答: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的内容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要素包括劳力、土地、资本、机会、信息。

劳力即按劳分配;土地即按财产分配;资本包括投资收入及剥削收入;机会指风险收入,即进入市场的时机;信息是能够带来财富的一切物质内容。

未来的收入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个人的收入大小是按具有生产要素的多少。

基本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理论上,根据生产关系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生产力三要素为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2)实践上,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基本分配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决定按劳分配;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决定多种分配形式。

2、试论怎样实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答:1)实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就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称为市场经济主体和法人实体的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最根本的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2)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①现代企业产权应该是纯粹的经济权利。

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实现剥离产权上的“超经济强制”。

②现代企业产权应该是体现人力资本的产权。

人力资本的条件包括技术性(核心技术、技术创新)和市场性(市场占有率、市场开发)。

③现代企业产权应该是清晰的产权。

清晰包括法律上清晰和事实上清晰。

④现代企业产权应该是结构合理化的产权。

产权结构包括一元化和多元化。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谷军第二套题一、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生产经济不发达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所经历的特定阶段。

2、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3、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无法配置资源。

4、渐进式改革:是指在保留现有宪法制度前提下,改革是通过自上而下,逐步推进的方式来完成的。

5、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

是包括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的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二、简答题:1、邓小平分“三步走”的台阶式经济发展战略?答:第一步,1981年-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400-500美元,人民生活实现温饱。

第二步,1991年-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800-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第三步,2001年-205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4000-6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基本富裕。

2、怎样正确发挥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主导作用?(重复题)答:1)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既有其量的规定,也有其质的规定。

从量上来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般体现在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来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

2)现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3)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既要充分考虑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要充分体现市场机制的要求。

3、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1)计划经济体制的破灭而导致的。

2)市场经济能够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

3)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4、按劳分配的实质和意义?答: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阶段劳动的社会性质。

2)在市场型的按劳分配中,一方面,消灭了阶段剥削,消灭了靠生产资料的私人垄断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私有制分配关系,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另一方面,找到了现实可行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体现了按劳分配本质的劳动计量方式,使按劳分配与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5、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答: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过程是:1)1979年-1980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起步和试点阶段;2)1984年-1991年,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不断扩大阶段;3)从1992年开始,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全面铺开阶段,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4)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开放从量变走向质变。

三、论述题:1、论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答: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生产经济不发达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所经历的特定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最大的国情。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

中国改革的性质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第五,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

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六,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

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开放过程中,把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相统一,把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第七,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2、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政府干预?答:1)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肯定是十分必要的,但政府调节经济的目标、方式、强度等受具体的经济环境所制约。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作必要的分解后,政府应在以下领域发挥程度不同的作用。

(1)提供公共服务;(2)维护市场秩序;(3)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4)进行制度创新;(5)影响收入分配;(6)影响对资源的利用;(7)政府通过选择适当的经济政策手段来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8)必要的行政控制。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谷军第三套题一、名词解释1、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2、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

3、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

(重复题)4、经济政策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政策工具和实施政策的方法两个方面。

5、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简答题:1、简述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答:影响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需求、技术进步、制度安排和资源供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