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入河湖排污口普查
第一次水利普查专业培训
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
入河湖排污口普查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入河湖排污口普查
(一)背景知识 (二)普查内容 (三)普查指标获取 (四)普查表填报 (五)典型情况分析和普查表填报实例
入河湖排污口普查
重点掌握: (1)入河排污口定义的含义 (2)入河排污口的界定与现场判断 (3)入河排污口的分类及判断 (4)排污许可与入河排污许可的关系 (5)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的理解 (6)入河排污量获取的难度分析
污水污染物种类的不同,引起水体污染的情况 也不同,可将污水对水体污染情况分为以下六大类:
1. 有机耗氧污染; 2. 有毒污染物污染; 3. 放射性污染; 4. 富营养化污染; 5. 热污染; 6. 其他类污染(如石油类污染、致病性微生物
污染、酸碱污染等)。
(一) 背景知识
常用污水评价指标 国家水污染防治控制指标为COD、氨氮、总磷、总氮。
(二 )普查内容
本次以废污水排放量300吨/日或10万吨/年作为规模标 准,重点普查规模以上入河湖排污口。规模以上入河湖排 污口普查内容包括排污口基本情况、设置许可情况、排污 情况、排污单位情况四大部分。规模以下排污口只在清查 阶段统计排污口数量,无需填报普查表。
对规模以下只查清数量,不调查入河湖废污水量,采取清查与普 查结合进行的方式,在清查时填报规模以下入河湖排污口名称、位置 、管理单位等信息,无需填报普查表。
(三)普普查查指内标容的获取
年用水量获取时,有取水计量设施的可直接采用计量数 据,无计量设施的可结合取水口和水井普查成果或通过调查 行业内单位产品用水定额推算而得。 即:年用水量=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年生产的产品总量 单位产品用水定额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生产单位 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而消耗新水的数量,可参照相关国家 标准确定,如《取水定额》( GB/T18916-2002) ;没有国家 标准的,可参照所在行政区划、本行业相关用水规范选择。
解:根据造纸行业的用水定额,新闻纸为20(m3/吨),印刷书写纸为35 (m3/吨)。废水采用暗管方式排放,蒸发量较小,且暗管长度不大,损耗 系数按5%考虑。根据教材167页的表7-4中废水排放系数取为0.80。计算过 程如下:
年用水量=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年生产的产品总量 =(780×10000×20+1050×10000×35)/10000 =52350万m3
间接冷却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生产设备能 在正常温度下工作,用来吸收或转移生产设备的多余热量所 使用的冷却水(此冷却用水与被冷却介质之间由热交换器壁 或设备隔开)。如直流冷却电厂的温排水排放。
(一) 背景知识
污水分类
3、混合废污水主要由市政排水系统废污水和污水处理 厂尾水两大部分组成,即经过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厂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集中处理或者未经处理通过市政 管网直接排入河湖的废污水。
入河湖排污方式
明渠—指采用地表可见的渠道排放污水的方式,可分为天 然明渠和人工明渠 。 暗管—指利用地下管道或渠道排放污水的形式 。 涵闸—指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来排放污水入河湖 的方式 。 潜没—指排放的污水水体以潜流形式进入河湖 。 常见的排污口形式有:岸边淹没式出水口、伸入河湖(水 库)的分散式出水口、一字式排污口及八字式排污口等。
其他由多个不同类型排污口汇集而成排污沟(渠、管 )入河湖的废污水,作为混合废污水考虑,其汇入口可作为 单个排污口进行普查填报。
(一) 背景知识
污水来源
(1)“工业企业直排”指工业企业废水未经任何处理 装置处理或具有独立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由排 污管道(渠、涵等)直接排入河湖水体。
(2)“生活直排”指城镇及乡村集中生活污水未经任 何处理装置处理由排污管道(渠、涵等)直接排入河湖水 体。
a. 对于排污渠道,可结合具体条件采用流速仪法、浮标法、 薄壁堰法(三角形或矩形)、容积法等测量方法。
b. 对于排污管道,测流仪器设备可选用文氏管、孔板、电磁 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
污水流量的测定要求:
a. 排污口流量测定环境条件、频次、采样点布设以及技术要 求和精度等,应符合《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等国 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三)普查指标的获取
动态指标的确定
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的确定分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有计量设施的入河湖排污口 第二种是无计量设施但必须监测的入河湖排污口 第三种是无计量设施且不满足必须监测要求的入河湖排污口
注:对于一些能直接从相关政府部门(如环保系统、城市建设 部门等) 获取入河湖废污水量相关数字的排污口,可以采用该 部门认可的数据。
(二) 普查内容
取得入河湖排污许可(或登记)时间、排污口设置批准 部门的级别及排污口设置部门所属行业类别。 入河湖排污情况:包括2011年入河湖废污水排放量,废 污水量数据取得方式,废污水的来源、分类及是否为温 排水,入河湖排污方式(明渠、暗管、泵站、涵闸、潜 没、其它),排放规律(连续排放、间断排放)等。 入河湖排污单位情况:主要排污单位名称。
b. 施测前3天该区域应无明显降水。 c. 对有雨水影响的排污口,计算中应合理扣除雨水量。
(三)普普查查指内标容的获取
3.无计量设施且不满足必须监测要求的入河湖排污口 (1) 工业废水 入河湖年废水量=年用水量×废水排放系数×(1-损耗系数)
按照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推算年废水量。年用水量指工业 企业从各种水源取水并用于工业生产活动的水量总和,单位 万m3。废水排放系数应根据规划城市的具体情况,按行业工 业废水排放规律分析确定,或参照条件相似城市的分析成果 确定。
(一) 背景知识
入河湖排污方式
根据污水排放是否有动力机械协助,可将排污方式 分为自流、抽排两类。
自流是指污水不需要动力机械的帮助,可以依靠自 身势能流入河湖(水库),包括明渠、暗管、涵闸、潜 没方式。
抽排是指污水由水泵、机电设备及配套建筑物组成 的提水设施进行抽排入河湖,如抽水站、扬水站等。
(一) 背景知识
(三)普查指标的获取
动态指标的监测要求
对于规模以上没有计量实施且符合以下要求的各类入河 湖排污口,必须由普查机构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监测。
1. 位于大中型湖泊、水库主要入口处的排污口。 2. 排入水功能区为饮用水源区、景观娱乐用水区的排污 口 3. 排入的河湖附近沿岸有重要居民区的排污口。 4. 位于国际河流的国境线附近、省际河流省界附近的排 污口;位于国际界河和省际界河上的排污口。
(一) 背景知识
入河排污口的定义
入河湖排污口:指直接或者通过沟、渠、管 道等设施向河流(含河流上的水库)、湖泊排放污 水的排污口。
本次普查不包括入海排污口、独立死水坑塘的排污 口、雨水排放口、农田涝水、退水排放口等。对于因自 然降水径流产生的污水不在本次普查范围之内(不包括 面源污染产生的污水)。
(三)普查指标的获取
1.有计量设施的入河湖排污口 ①排污口有累计流量计量设备的,按累计流量统计得出
废水月排放量。
入河湖废水月排放量 = 日排放量×月实际排放天数 ×(1-损耗系数)
损耗系数:指有计量设备的企业排污口至入河湖排污 口之间废水量的输水损失系数。当入河湖排污口设置在岸 边时,可认为损耗系数为0。
(一) 背景知识
污水分类
城镇生活污水
污
工业废水
水
城镇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
生产废水 排放的冷却水
混合废污水
市政排水系统废污水 污水处理厂排水 其它综合类污水
(一) 背景知识
污水分类
1、生活污水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并被生活废 弃物所污染的水,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两类:
1)城镇生活污水是指郊区的集镇和城市建成区的城镇 居民在生活中使用后而排出的污水,其排放去向包括下水道 、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厂、泵站排水、直排河 道(湖泊)等。本次普查城镇生活污水仅指直排河道(湖泊 )部分。
(三)普普查查指内标容的获取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对城市污 水排放系数取值范围作了相关规定。废水排放系数取值在 0.7~0.9之间,具体数值应根据城市的工业结构和生产设备、工 艺先进程度及城市排水设施普及率进行选择。
城市污水分类
污水排放系数
城市污水
0.70~0.80
(二) 普查内容
基本情况:包括排污口名称及编码、排污口所在地行政 区划及代码、排污口地理坐标及位置描述、排入水域所 在水资源三级区名称及编码、排入河湖(水库)名称及 编码、排入水域水功能区划定情况(包括排入水域是否 划定水功能区、水功能一级区类别及名称、水功能二级 区类别及名称)等。
入河湖排污许可情况:入河湖排污口是否已登记或取得 许可批准、批准(或登记)的废污水年排放总量、
入河湖年废水量=年用水量×废水排放系数×(1-损耗系数) =52350×0.80×(1-0.05) =39786万m3
即推算得到的该造纸厂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9786万m3。
(三)普普查查指内标容的获取
2.生活污水 入河湖生活污水量计算方法如下: 入河湖年生活污水量=全年居民生活用水量×生活污水排放 系数×排污比×(1-损耗系数) 全年居民生活用水量根据平均日用水量确定。平均日用水量 的取得包括两种情况: ①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基本上来自自来水的,用水量可根据受 纳污水区域人口用水量(结合自来水厂运行记录、用户水表计 量及水费收取资料等方式获得)进行分析统计获得。
(三)普查指标的获取
静态指标可采取内业与外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获取,如档 案查阅、现场调查核实等。 动态指标即2011年入河湖排污量,该指标是入河湖排污口普 查唯一动态指标,同时也是本次普查中获取难度较大的指标, 该数据的有效性对准确掌握河湖纳污状态至关重要。 根据计量数据、监测数据或按照推荐的方法计算获得。
(3)“市政直排”指市政污水未经任何处理装置处理 由排污管道(渠、涵等)收集污水后直接排入河湖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