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科危急值上报

影像科危急值上报


六、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
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医院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医 务科)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Leabharlann 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
医学影像中心危急值项目
病种 急性脑出血 急性脑梗死 急性肺栓塞 冠心病急性发作 主动脉夹层或胸腹主动脉瘤 严重外伤 大量气胸 急腹症 CT 增强扫描或血管成像 对比剂试验过敏者 (二) CT 室危急值项目 CT 危急值项目 危急值 备注 CT 发现脑内出血,出血量大于 30ml,或脑干、丘脑出血,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和/或出现脑疝者 CT 发现脑内新发大面积梗死,和/或出现脑疝者 CT 发现肺动脉内栓子 CT 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率大于 70%者 CT 发现主动脉夹层或胸腹动脉瘤 CT 发现脏器多发挫裂伤、多发骨折、胸腹腔积血,脑疝 CT 发现气胸,肺组织压缩 70%以上 CT 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肠梗阻、套叠、扭转 发现血管明显狭窄或闭塞者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急值项目及标准(见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 录)。
凡我中心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应及时 复核一次,同时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如两次复查结果 相同,且确认仪器设备正常,方可将报告送到临床科 室。
三、临床科室仅医务人员能接有关“危急值”报告
的电话,并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认真记录报告 时间、检查结果、报告者。
4、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
5、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 6、严格遵循手部卫生与手术后废弃物管理规范。 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的发生。
8、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
• “危急值” 这一概念是近年来首先由检验科引入到
医疗质量管理中 , 经过几年来的持续实践,“危急值 ”管理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仅提升了医学检验工作的影响力和地位,也有效地 促进了医院综合诊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临床实践中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特别是对“危急值”概念的 理解、项目的设置和质控方法的应用、相关问题与解 决对策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
四、当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记
录外,还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
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
五、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
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 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 估。对进一步的抢救的治疗措施(如用药、手术、 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做出决定;并在病程记录中 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 (记录到时与分);若接获报告的为住院医师,应 立即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并在病历中记录向上 级医师报告的内容、上级医师查房情况等内容。
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检查中发现危急值

检查人员必须立即复核确定
↓→危急值登记本
电话通知临床,双方核对结果
↓→危急值登记本
报告上级医师,评估病情,及时处理

观察病情,复查危急值,病程记录
医学影像中心危重病人急救流程图
电话:急诊科:
麻醉科:
医务科:
患者突然出现大汗淋漓、脉搏细数,肢体湿冷,血压下降 及时联系临床医师
医学影像中心危急值项目
(四)放射科危急值项目
放射危急值项目 疾病及危急值
1.一侧肺不张 2.气管、支气管异物 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 50﹪以上) 4.急性肺水肿 5.心包填塞、纵膈摆动 6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7.食道异物 8.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 9.外伤性膈疝 10.严重骨关节创伤: (1)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 (2)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伤及或液气胸 (3)骨盆环骨折
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
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边缘。 此时,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 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 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 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 急值”。
二、医学影像中心(CT室、放射科)建立危
医学影像中心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 概念的由来?
2007年,在“中国医院质量评价标准”论坛 上,中国医院协会公布了《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 标》。
共有8个重点目标和29项主要措施:
1、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 查七对制度。 2、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 3、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 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