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13

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13

自由读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从这句话体会出什么呢?
这就是漓江水的特点,你能通过朗读读出来吗?
怎么静啊?怎么清啊?那是怎样的绿呢?
2.这是桂林的水,那作者笔下的山呢?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桂林的山不同于泰山,不同于香山,而是样子奇特,色彩秀丽,让人感到险”
2.在课文中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词语,读准字音,检查自学的效果
荡舟漓江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无暇 攀登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泰山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云雾迷梦 竹筏
说一说你通过预习知道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那个词语不理解。
请你自己记忆这六个字。
教师出示生字,指名汇报。
2学会17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2个生字(个多音字);能仿照课文一段话的写法,把一个事物的几个特点写清楚、写具体;读,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懂得这棵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并能把理由简要的写出来。
3抓住春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桂林山水2.28星期三
教学目标
学会6个生字,认读2个字。边读边想象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仿照课文一段话的写法,把一个事物的几个特点写清楚、写具体。产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受到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情感熏陶。
4、长江之歌1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1(含习作)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受到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情感熏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体会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是鸟的天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①漓 澜 筏
②瑕 泰
假 奏(用熟字记新字。)
③攀 (字理识字)
3.把这些词带回到课文当中,看看通过课文的介绍你对桂林山水有了哪些了解?
再读课文,边读边把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写在书上
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在小组间进行交流
请同学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4.结合课文的内容,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引导学生从课文所要表达的感情中思考
全册备课
第一单元 课 文
【体现课标思想】教学这一单元要使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产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同时,继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课文的表达顺序等。
1、桂林山水2课时
2、索溪峪的“野”2课时
3、鸟的天堂1课时10课时
二、巩固
这就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去领略一番,也可以拿你的笔写下这人间绝景。
作业
1.背诵课文。
2.书后第4题。
把一个事物的几个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指导学生了解例子的写法。(排比的运用,而每一个特点又是先概括后具体。)
指导学生选材,确定一个事物,并想好它的特点。
下水文
植物园的花真多……;植物园的花真奇……;植物园的花真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我们一起来看看那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
二、新授
1.请你默读课文,想想桂林的山和水各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画下来,读读。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引导体会“桂林的水不同于大海的波澜壮阔,不同于西湖的水平如镜,而是静、清、绿的”
教学反思: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审美过程是一种见情、见性、见灵、见神韵活动,靠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鲁迅说,文学作品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审美从文章三美入手。
教学重点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6个生字,认读2个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就可以让我们更加走近桂林,去欣赏那里山水的美丽。
二、新授
1.请你自己读一遍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读完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通过看拼音写词语,复习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生字词;通过多义词的练习,训练学生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积累四字词语;运用补充说明的形式把句子写具体;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短文的能力;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5.作文:抓住春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意思;边读边想象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能说出“我们”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
3.学会17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2个生字(个多音字);能仿照课文一段话的写法,把一个事物的几个特点写清楚、写具体;读,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懂得这棵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并能把理由简要的写出来。
自己练习朗读
3.都来读读,想想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指名说,引导学生小结:每一个特点都是先概括说,再具体谈
4.作者用这么优美的语言将桂林的山和水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为什么还要写第四自然段呢?
指名说,理解第四段的内容起到了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
指名读。
这样的山水,这样的风景怎能不甲天下呢?快把你眼前的景色读出来吧!
思考:桂林山水甲天下什么意思?
三、巩固
1.再读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思考从课文中哪里可以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
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山奇、秀、险
水静、清、绿
甲天下山水相依画中游
教学反思: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这指的是对文章的鉴赏,鉴赏什么呢,既要赏其美,又要鉴其妙。可以从语言声音节奏、色彩氛围、语调语序中推敲品味,体察作者怎样精确、省俭、传神运用语言,体察运用语言之妙。新课改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良好语感。语感训练除了语文实践外,还需语感分析,析语言之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边读边想象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仿照课文一段话的写法,把一个事物的几个特点写清楚、写具体。产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受到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表达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