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河各段的环境问题和治理

黄河各段的环境问题和治理

黄河各段的环境问题和治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黄河各段环境问题的成因
2.知道如何根治黄河
技能目标:通过分析下游“地上河”成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黄河多沙的人为原因分析,加深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点
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
根治黄河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
分析下游“地上河”成因
四.教学步骤
1.引入
师:前面我们讲到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也有人认为:黄河是一条害河,她在历史上曾经多次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黄河各段的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2.新课讲授
师:前面我们讲到了黄河的形状象一个什么?
生:“几”字形
师:出示黄河“几”字形示意图
师:现在请大家翻到地图册24--25页,注意看黄河的流向,在上游和下游都出现了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的河段,到了要结冰的季节,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凌汛
师:(介绍凌汛),它会带来什么危害?
生:容易冲垮堤坝,对船只也有威胁
师:那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来减少它的危害?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爆破
中游
师:现在我们再看黄河的中游,我们看黄河流经了哪个地形区?
生:黄土高原
师:看教材38页图2.26和2.27,发现黄河的水很黄,多泥沙,且黄土高原光秃秃的,说明黄河中游出现什么问题?
生:水土流失严重
师:分析水土流失原因(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自然原因: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②暴雨集中
③支流众多
人为因素:植被破坏
下游
师:看教材,发现下游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地上河
师:(出示“地上河”示意图),请同学们合作探讨地上河的成因
(学生讨论)
师:(归纳)由于黄河中游流经千沟万壑,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较多,再加上人类对植被破坏严重;夏季时,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和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变慢,携带大量的泥沙沉积下来,河床太高,人们被迫筑堤束水,成为“地上河”。

师:那么,对于这条“地上河”的危害,我们该怎样去治理呢?
(学生讨论)
生:我认为,在下游应该加固大堤,防止决堤,疏通河道
生:同时,我认为,应该加强中游的植树造林,种草等工作,保持水土,还要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师:(总结)确实,“地上河”的形成,是由于下游泥沙太多堆积形成的,下游的泥沙多又主要是中游的水土流失严重,因而我们在治理下游地上河的同时,更要治理中游的水土流失,也就是“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因此,我们应该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要化为行动。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附:板书
黄河各段的环境问题和治理
位置问题治理措施
上游凌汛爆破
土质疏松
自然因素暴雨集中
中游水土流失支流较多植树造林
人为因素:植被破坏种草
下游凌汛,地上河爆破,加固大堤
疏通河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