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教案

《功》教案
课题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章节
十一章第一节
时间
45分钟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2)能理解并说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能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并列举生活中做功的实例。
(4)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一体机展示,教师学生合作演示情景,学生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做练习




一、功
F不做功:
F=0,S≠0;
F≠0,S=0;
在F的方向上移动S F≠0,S≠0,F⊥S
二、功的计算:
W=F S




1、本节课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实例,让学生个体及小组合作进行理论分析,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同时结合练习进行突破训练,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活动的创新
自制教具的演示实验,配合讲解讨论,同时和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起来,直观清晰,易理解;既让学生体验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的新课标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




主要材料:几根小木棒、废旧报纸
制作杠铃教具目的:
1、让学生能够参与做功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方便小组同时讨论、对比分析出展示情景是否做功;
3、通过教具展示,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展示情景的是否应该分过程分析,方便结合情景指出学生的易错点,提高教学质量。
4、自制教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想象能力和对动态知识理解能力有限,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及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实现质的飞跃,大大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巩固提升—判断下列情景是否做功:
人上楼梯过程对书包做功了吗?
手举杠铃的情景分析。
通设置学生演示做功情景及小组讨论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获得知识。
演示情景观察思考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答:如蚂蚁、蝗虫、蚕蛾、蚜虫、蟋蟀、蝉、蝴蝶、蜜蜂、七星瓢虫等。
功的计算:
概念
计算公式
9、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2、本设计注重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以此增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强调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地位。
3、学生在解题能力上有所差异,因此在讲习题中要多给予学生解题方法上的指导,指导学生会审题,会找关键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答题能力。
新பைடு நூலகம்



生活中,做功例子的分析:
人水平拉动狗移动了一段距离。
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进一步理解功的概念。
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生活中,不做功例子的分析:
①人搬石头搬而不动。
②网球在光滑地面上滚动。
③人提着滑板鞋在水平面上前行
总结: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让学生根据功的概念分析并总结出物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教材
分析
功是物理学中最基本且重要、又是与能量密切联系的一个物理量,可以说一切自然现象都与功和能相联系。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功的研究为以后学习功率、机械效率、能量的知识奠定基础。教材注重对生活实际例子的讲解,功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问题引入:
1、在力学中,出了力就算做功了么?
2、找出下列动画中的共同点。
3、引出力学中功的定义: 4、让同学们把功的定义念一下加深下理解。
5、根据功的定义分析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
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
引出并分析功
的概念。
集中注意
思考
回答问题
物理意义
巩固提升: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重100 N的物体由于惯性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前进4m,重力做的功为J。
2.已知把一个物体移动了3m,做了600J的功,求施加了多大的力?
3.书本例题:质量为50 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 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 000 m外的货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的水平拉力做的功。(g=10 N/kg)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做功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明确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2、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
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
教学
资源
多媒体设备、自制的教具等
教学
方法
本节教学设计主要应用了理论联系实际,举例推理,实验演示法,对比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情
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习惯擅长记忆,但是类比归纳能力有待提高,针对学生的这种特征及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对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表格式的教学方式,将内容简单明了化,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八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对动态知识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情景设置上采用了对比分析为主的方法,使学生知道认识事物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异性。
6、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动手做题
8、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农历一个月。小组讨论
答:①可以节约能源;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③降低成本。修改答案
14、在太阳周围的八颗大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结
二、问答:引导学生得出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简单介绍焦耳的来由。让学生通过生活例子了解1J的大小及意义。
19、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小组讨论,修改答案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公式及其变形和对题目的理解,规范答题格式。



本课小结:
视频总结:功是穿梭在能量世界的天使。
巩固提升:
1、判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是否正确。
2、冰壶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的做功情况。
3、人上楼梯过程对书包的做功大小分析。
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内容表述出来,巩固复习本节课知识。
视频有趣且贴切
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并分析生活现象的兴趣。
思考
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