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人教版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A.CO B.N2C.O2D.H2【答案】B【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详解】在化学反应前后除X外,其他各原子相差的个数分别是::,:,:,:,所以3个X分子中共含C2-2=0H8-42=0N2+22-0=6O24-22-41=0⨯⨯⨯⨯⨯有6个N原子,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N2,故选B。
2.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B. 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C. 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错误;D. 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C。
3.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 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 1.68.029.6 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两次实验数据表,Y的用量增加1倍,而生成X2Y的质量却没有增加1倍,说明第2次反应时,Y有剩余,9.6gX完全反应,生成12.0gX2Y,则同时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0g ﹣9.6g=2.4g;故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9.6g:2.4g=4:1.故选A.4.已知:Ca(HCO3)2ΔCaCO3+CO2↑+H2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 Ca(HCO3)2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的 CaCO3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A、C、D选项根据碳酸氢该受热分解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分析;B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详解】A、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故A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C、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增大,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质量分数不在变化,故C错误;D、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不再生成,故D正确。
故选C.【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是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
5.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D.氢氧化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答案】B【解析】A、Fe+ H2SO4 == FeSO4 + H2↑,溶液增加的质量56 2 56-2 ,不符合题意;B、Fe+ CuSO4 == Cu + FeSO4 溶液减小的质量160 152 160-152 ,符合题意;C、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反应后无固体、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多,不符合题意;D、NaOH + HCl == NaCl + H2O,反应后无固体、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C.甲、乙、丙都可能是氧化物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3:8【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甲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结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C2H6O,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结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甲物质不含氧元素,不是氧化物;丙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也不是氧化物,只有乙物质是氧化物,结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根据丙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则该物质的中C、H、O 元素的质量是:(12×2):(1×6):16=12:3:8.结论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
【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3.2g=6.8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6.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8g﹣4.8g=3.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6.4g﹣2.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的数值为0.3g。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值为0.3,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此反应可表示为:甲→丙+丁,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6.8g:3.4g=2:1,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8.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D.X值为2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质量总和,反应后增加的是反应物,减少的是生成物。
【详解】A、反应后甲增加了16g-8g=8g,则甲是生成物,丁增加了24g-4g=20g,则丁是生成物,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丙可能没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8g+32g+5g+4g=16g+X+5g+24g,则X=4g,则反应表达式是+乙甲丙,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B、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没参加反应,故B正确;C. 反应后甲增加了16g-8g=8g,丁增加了24g-4g=20g,则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8:20=25:,故C正确;D、在密闭容器中,则有8g+32g+5g+4g=16g+X+5g+24g,则X=4g,故D不正确。
故选D。
9.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氧化铁混合粉末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后,测得质量减少了4.0g。
另取等质量的该粉末用适量的稀硫酸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了20.5g的沉淀。
则粉末中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A.20% B.40% C.50% D.80%【答案】C【解析】【分析】分别假设氧化铜和氧化铁的质量,进而结合化学方程式、关系式及对应的数据求解,进而求出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详解】设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氧化铁的质量为y,21CO +CuO Cu +CO 806416x m 高温固体质量减少116x xm ==80523223CO +Fe O 2Fe +3CO 16011248ym 高温固体质量减少248y 3ym ==16010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元素守恒列关系式:423CuO ~CuSO ~Cu(OH)8098xm398x 49xm ==80402324334Fe O ~Fe (SO )~2Fe(OH)160214ym4214y 107ym ==16080结合题干,列出方程:x 3y+=4.051049x 107y+=20.54080解得x=8g ,y=8g则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8g100%50%8g+8g⨯= ,故选C 。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但是需要根据方程式、关系式进行大量计算,根据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书写方程式正确,使用数据准确,计算过程完整。
10.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B【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克,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了32g-12g=20克,是反应物;丙的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25g-20g=5g,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18g-5g=13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5:20=5:4。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故A正确;B、乙是生成物,故B错误;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故C正确;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11.有一包Mg和MgO的混合物共12.8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8 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A.1.6 g B.2.4 g C.3.2 g D.9.6 g【答案】C【解析】【详解】解: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和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溶质是硫酸镁,则硫酸镁中镁元素质量为:48g×24120×100%=9.6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2.8g-9.6g=3.2g。
故选C。
12.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b时间表示反应已完全)()A.B.C.D.【答案】B【解析】【详解】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用作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在化学反应中,氯酸钾的质量在不断的减少(由于氯酸钾在加热时不断产生氧气),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a%)在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就不变了,在没有反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能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