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抄赛迪IT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一文目录纲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更了解印度有所帮助。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上篇国民经济比较篇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2001年11月26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全国军校联合会成立52周年纪念会上说,印度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世界领袖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印度的最大竞争对手。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环境(一)地理位置1.印度:盘踞在南亚次大陆的雄狮,扼印度洋咽喉2.中国: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二)资源与能源1.印度:印度自然资源潜力大,海洋资源丰富2.中国:中国能源蕴藏量大,但开发程度较低,人均量少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概况(一)中国比印度经济起点低,发展速度快,规模总量大1.1950年印度经济水平比中国高(印度国民收入为美国的2.3%,中国为美国的1%)2.1980年两国GDP总量几乎差不多,而且印度还稍领先3.2001年,印度GDP为498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一半(二)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共性1.人口负担重,经济结构层次低2.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三)中印同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生产水平高于印度1.印度是农业大国,但生产率水平低,增长速度慢2.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略高于印度,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四)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核心1. 中国和印度共性是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2. 印度30多年来工业平均增长率5.8%3. 中国从1952年以来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1.5%三、中印对外经贸情况比较(一)对外贸易规模中国占绝对优势1.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32位;2001年提升至第6位2.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而印度不到1%(二)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中国远胜印度1.2001年中国直接利用外资(FDI)468亿美元2.印度利用外资不足,2000年利用外资23.2亿美元3.中国外汇储备多,抗国际风险能力强(200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2001年底突破2000亿美元4.印度外贸长期处于逆差,积累的外汇极为有限(2001年印度外汇储备约450亿美元四、中印经济结构对比(一)中印产业结构对比1.GDP的三次产业构成印度:产业排列顺序是"三、一、二中国:产业排列顺序是"二、三、一2.20世纪90年代中印两国产业结构发展变化情况印度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发展迟缓相对印度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进程更快3. 50年来中印两国产业结构发展有同也有异印度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发展到"三、一、二"中国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发展到"二、三、一4.中印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印度: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处于低级层次(4.2:4.1:91.7中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处于较低水平,但仍优于印度(10.3:32.2:57.5)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中国比印度优势明显5.中印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对比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20年的时间里,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从68.7%下降到49.0%,下降了19.7个百分点印度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在1971年至1991年的20年时间内仅下降了5.3个百分点(二)中印对外贸易结构对比从中国和印度的出口产品结构上看,两国贸易都在朝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但中国的出口结构优化程度显然大于印度1.印度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1997年为78.1%,到1999年增长到83%2.从1997到2000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从86.9%上升到89.8%(三)中印区域结构对比1.印度:各邦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2.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中篇社会发展比较篇中篇社会发展比较篇中国和印度的社会发展状况与两国采取不同的政策取向是有关的。
印度政策倾向激进,印度教民族主义悄然兴起,打大国牌,走亚太棋,觊觎印度洋;中国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建设 .一、中印两国生活质量比较(一)印度脱贫任务艰巨,中国逐步走向小康1.2001年印度人均GDP为505美元2.2001年中国人均GDP为900多美元(二)中印消费支出增长很快1.印度近二十年中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一倍(1980年人均消费支出166美元,1998年增长到287美元2.中国二十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两倍多,增长率为印度的2~3倍(1980年人均消费支出为94美元,1998年增长到331美元) (32)(三)医疗健康状况方面,印度与中国还有差距1. 1997年医院每个床位服务人数印度是2694人,中国是1100人2.人均食物所含蛋白质印度是59克,中国是82克3.2001年印度平均期望寿命是63岁,中国是72岁(四)居民文化娱乐生活方面各有千秋1.印度年平均电影产量800多部2.中国2000年有1206套电视节目二、科技、教育、人才状况比较(一)中印两国的教育事业都有很大发展1.印度历届政府重视发展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在第三世界数一数二;中国教育投入总量比重仍然不高,一直没有超过2.5%(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2004年2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记者会上表示今后要达到4%)2.印度成人识字率虽有很大进步,但与中国差距仍然很大3.受教育的性别差异印度比中国明显(二)在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GNP比重上,印度一直高于中国1.1998年印度研发经费占GNP比重为0.82 %2.1998年中国研发经费占GNP比重为0.7%(三)科技人才资源实力难分伯仲,各具特色1.印度科技人员350万,居世界第三位2.中国科技人员281.4万人三、两国失业人员总量比较,印度失业总人口多于中国1.印度城镇失业人员较多,2000年失业率达到22.5%2.1995年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下岗人数增多,使中国总体失业人员数量加大,2000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595万人------------------------------------------------------------------------------我觉得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比印度要差,但是基础教育肯定比印度好,印度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实行X年义务教育的国家。
印度的文盲率男性35%,女性62%,都远高于世界男性21%、女性38%的平均水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97年我国小学入学率为123%,中学入学率为70%,分别高于世界平均101.8%和60.1%的水平。
2000年,文盲率下降为6.7%,低于同期世界平均24.9%的水平。
成人识字率2000年达到84.2%,在13国中高出印度(57.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23 18:11:32编辑过]---------------------------------------------------------------------------------- 作者:无为而无不为-- 发布时间:2004-4-23 18:15:16--综上所述,由于社会发展的滞后,短期内印度大国梦壮志难酬,经济基础设施滞后,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与巴基斯坦长期纠缠不休,分散了精力,诸多种姓制度、民族、宗教、经济和社会问题制约了经济增长。
即使其能够作为六极世界(美、欧、中、俄、日、印)的一极,总体实力上也是最弱的一极。
而中国社会则在持续、健康、快速的得到发展。
下篇信息产业比较篇一、印度信息产业发展概况(一)前期起步缓慢,后期快速发展1.20世纪60年代,印度电子工业的年均增长率是25%,70年代为17%,80年代加快到30%。
2000年度印度信息产业产值达5540亿卢比(约合122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了21.6%2.为保证电子工业快速发展,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八五"计划期间,印度在电子工业中投资1013亿卢比(二)发展目标惊人--"信息技术超级大国1.印度政府多年来十分重视制定每五年一次的信息科技发展R&D计划2.印度人民党联合政府上台后,在施政纲领中强调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并提出了"信息技术超级大国"计划二、中国已成为世界信息产业大国1.1980~2000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三次飞跃,1980年电子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1992年突破1000亿元,2000年突破10000亿2.中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4%,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达到了11.8%左右三、印度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中国有压倒性优势(一)绝对规模不可同日而语1.截至2000年末,印度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约为122亿美元2.截至2000年末,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约为1287亿美元3.2000年,印度彩电产量570万台,中国彩电产量达3754万台(二)产业结构层次中国优于印度1.2000年印度电子信息产业三大类产品投资类、消费类、基础类比例分别为23:53:242.200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三大类产品投资类、消费类、基础类比例分别为38:35:27(三)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各有千秋1.200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达到了551亿美元,而印度只有50亿美元2.印度IT产品出口中,软件占了很大比重,所以以计算机和软件为主的投资类产品占94%四、硬件及信息基础设施--中国占先(一)印度硬件市场规模不断缩小1.1998年度印度计算机硬件出口值为1.55亿卢比,比上年度下降了98%;国内市场也出现了5.9%的负增长2.印度硬件产值为56亿美元,中国为印度的5倍左右(二)中国硬件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也逐年提高2001年底,中国计算机销售量为800万台,计算机社会拥有量超过3500万台。
彩电年生产能力达到4800万台、年产量3500万台,居世界第一五、印度软件产业独领风骚(一)软件产业总体规模方面双方差距不大2000年印度软件产业产值为82亿美元,同期中国软件产值为67.5亿美元(二)印度软件出口井喷式增长印度软件出口额1995-1996年度仅为7.34亿美元,1999-2000年度达40亿美元,2001年度达到了空前的62亿美元。
软件出口目前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0.5%,2003年预计将达23%(三)中国与印度软件标准化与规范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通过CMM模式五级认证的企业印度有32家,中国仅有1家,而且是外资公司((四)印度软件企业在做大做强方面值得中国软件企业学习1.印度最大软件企业收入额为23亿美元左右2.中国最大软件企业收入额仅2亿美元左右(五)软件企业地区分布方面各具特色1.印度的软件企业大都分布在孟买、班加罗尔、马德拉斯、海德拉巴等地,其中班加罗尔是印度的"软件之都2.中国软件主要在北京、上海、四川等少数城市和地区(六)软件科技园区建设方面--印度先行一步(七)政府支持软件产业的政策比较(八)中印积极关注IT人才培养1.目前印度已有140万软件编程人员,其中20万较熟练2.中国目前有软件人才20多万人,大约有近40万人才缺口(九)发展计划目标和发展重点-----------------------------------------------------------------------------关于软件方面,我赞同倪光南院士的看法,现摘抄一段与大家共享:倪光南院士《中国IT核心技术(软件体系、集成电路)的发展〉〉一文中说到:为什么在软件出口方面我们短期内超不过印度呢?因为在这方面印度的条件比我们好,仅就语言条件来说,英语在印度是母语,在我国是第二外语,这一条件印度就比我国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