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
柯布宗教及设计思想的追溯
柯布西耶的老师奥古斯特 贝瑞也是现代建筑史上杰出的 宗教建筑专家。贝瑞的杰作勒 兰斯圣母教堂对柯布西耶的影 响很大,尤其是彩窗的应用对 柯布有很大的启发。
柯布宗教及设计思想的追溯
圣索菲亚大教堂
柯布在他师傅奥古斯特贝瑞事务所学习的时候,贝瑞则 着重向他推荐哥特建筑,并引导他去参观与研究哥特建筑的 结构与空间。但是柯布对于哥特建筑结构的直接继承不多, 而是对于哥特教堂的线性用光却深有感触。
里塞区域内,柯布将修道院选址在一座缓丘的 西北坡,位于两侧V字形的森林掩藏之中,从
这片缓坡,可以眺望近处的美丽乡村和远处美
丽的河谷金色。 修道院的选址不同于朗香教堂在山顶上,
而是在山坡上,决定了它独特的建筑形式。一
方面,山坡上更好的眺望河谷景色,也可以使 建筑物有很好的观赏角度。另一方面,V型的
森林将修道院大部分环绕起来,产生深山藏古
圣彼得大教堂
柯布西耶对宗教的理解更多的来自于宗教建筑,无论是法国的哥特教堂,还是罗马的圣彼得大教 堂,罗马风的教堂或东欧东正教的修道院,这些宗教建筑的激越、静谧、和谐深深影响了柯布,逐渐 在他的宗教建筑中显露出来。
柯布宗教及设计思想的追溯
丰特奈修道院
朗乡教堂
法国南部的罗曼式教堂也给柯布很大的影响,中世纪的罗曼式教堂和修道院以石材砌筑,墙体厚 重,突出石材本身的承重逻辑,体积感十分强烈,所以建筑给人的感觉十分质朴。由于墙体比较厚重,
朗乡采光塔
坟墓相比较,发现他们的外形也极为相似。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朗香教堂的南墙不规则的小孔灵感来源于游历北非阿尔及利亚的民居 与城市建筑,由于防暑的目的,居民墙体上的窗口即小又深,室内光线靠 小窗洞通过厚墙的反射而蔓延在室内,造成非常柔和而梦幻的光感。另外, 罗曼风格的教堂由于墙体很厚,也多采用八字形的透视窗,减少厚墙对 光线的遮挡。所以教堂南墙的透视窗收到法国南部罗曼风格教堂的启发。 墙上大小不同、上下错落的彩窗布局受到荷兰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的 构图影响。柯布将现代美术的最前沿成果应用于建筑艺术中。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朗香教堂位于法国东部法兰西,距离贝尔伏特很近。坐落 在小山丘上。它的东面连接贝尔福的山口,西面是平原,北 依孚日山脉,南望河谷平原和远处连绵的汝拉山脉,山的那 面是柯布的故乡。 历史记载在13世纪这个山顶就建造了一座小教堂而且成为 一处朝圣之地。圣母玛利亚在此显圣并且阻止了路德派传教 士的传说使此地的声誉传开来。于是山顶的教堂被称为朗香 圣母堂。但是渐渐的由于年久失修与位于高处的不便,教堂 逐渐被人冷落,后来仅仅保留了朝圣地。于是在1737年,教 区决定在山下修建重新的教堂作为教区主座教堂,为了区别 这个同样称为圣母教堂的新教堂,人们将山顶上的教堂称为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远眺孚日山脉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踏勘基地的现场,柯布 迅速用草图记录了教堂东西 南北四个方向的天际轮廓, 他说“这些草图在建筑学意 义上引发了这一回声,即建 筑形式的回声。”也就是说 设计这个朗香教堂是为了回 应周围的山峦、平原。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1950年9月,柯布坐火车从巴黎到巴塞尔途中,在此路过朗香,他远远的看见朗香教堂所在的山 丘,他迅速凭借这记忆画出两幅山丘的速写。 通过柯布的草图,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场地的敏感,朗香教堂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如何从所在的大地、 山脉、地平线,即大地景观寻找朗香教堂应该有的位置与姿态。教堂山丘背靠发源的孚日山脉、南 向远处的汝拉山脉、广阔的萨沃纳河谷平原。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朗香教堂在古代是朝圣者去往圣地亚哥的必经之路上的一 座朝圣者小教堂,后来毁于二战战火中,小山丘的脚下有朗 香的主教堂,山上高处叫做朗香教堂,山丘虽然视野不高, 但是视野开阔,能眺望山下的朗香小镇和另一侧美丽的萨沃 纳河谷平原以及远处的孚日山脉和茹拉山脉。 1950年6月4日,柯布第一次登上朗香的山顶就被深深吸引, 陷入沉思。如何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设计一座小教 堂,如何让建筑回应周围的环境,如何让它沟通上帝、自然 和人,这是让柯布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柯布在他的日记本上 写到“它指明了我的方向:联结人和宇宙。”
寺的幽静环境,让修道士能潜心修行。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拉土雷特与萨伏伊别墅都采用底层架空的方式,但是萨伏伊别墅的底层细柱如同桌椅条案的腿 一样,将上部建筑托举起来,而拉图雷特的情况是利用底层柱网与斜坡不同标高与水平楼层之间的 矛盾,分别从空中的基准层垂直下来去探索属于自己的地面,这是拉图雷特修道院最本质的特点。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修道院最高处两层布置着修士们的 宿舍,宿舍以U型的走廊联系在一起, 没有继承传统修道院美丽的开放柱廊, 而且用白墙封闭起来,在人眼高度处留 了一线水平采光缝隙。走廊尽头用混凝 土将外面的世界屏蔽起来。目的是修道 士们在走道里能体会到宗教的静谧,所 以将外面的景色尽量屏蔽起来。同时修 道院的内院也呈现严肃封闭的气氛,更
以色列墓地
撒丁岛的坟墓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朗香教堂三个塔的灵感来源:在教堂的形体上采光塔 的形象尤其突出,这样的建筑语汇在之前的作品中从来没 有出现过,所以采光塔和礼拜堂的来源令我们好奇。据历 史学家考证,1930年,柯布曾经得到过一副以色列墓地的 照片,照片中 的坟墓呈现出类似采光塔“U”型里面。 建筑师把拉干曾经还用朗香教堂的采光塔与撒丁岛的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教堂的功能包括一个主厅、三个独立做礼拜仪式的小礼拜堂和一个室外教堂台,以及忏悔室和教 士用房。几个月以后,柯布做出了第一轮草图研究,耐人寻味的是第一轮方案已经具备了最终方案的 大部分面貌,没有像他其它方案一样一轮轮的推演、否定。 建筑的南向是朝圣者来的方向,又是接受阳光的一面,所以用弧曲线热情的向朝圣者展开怀抱, 欢迎朝圣者的到来。东面是太阳初升的地方,也是欧洲大部分教堂的首选方向,东向也是萨沃纳河谷 延伸的方向,视野悠远。在旭日中举行室外宗教活动,众多朝圣者沐浴着温暖而透明的阳光齐声咏颂 圣歌是建筑师勾画的美好图景。
柯布宗教及设计思想的追溯
阿尔比大教堂
柯布宗教及设计思想的追溯
首先,要研究柯布西耶的宗教建筑,主要是基督教建筑,我们必须追溯柯布西耶本人的宗教信仰和 成长经历。 柯布西耶自述中提到他的祖先来自法国南部阿尔比地区的卡特里派信徒,因为当时宗教遭到天主教 的迫害,他的祖先不得不长途跋涉流亡到与法国西部接壤的瑞士山区,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拜堂的关系是中堂矮、礼拜堂高,从而有异于 传统哥特或罗曼教堂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第四,光线在朗香教堂的应用。光线引入教堂
内部,使空间具有品质与神性。采用荷兰画家蒙
德里安构图布局,使得透视窗的视觉焦点分散, 但并没有形成宁谧的氛围,反而令人眼睛游离于
各个有趣的窗龛之间。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柯布宗教及设计思想的追溯
柯布西耶的宗教之旅可以追溯到1929年,那一年,他设计 了巴黎郊外的勒汤布雷小教堂,但是只做了草稿就没有下文, 这个没有实现的小教堂方案是一个高宽比接近3:1的立方体。 围绕着立方体的外皮,一条环绕它的坡道从地面转折达到立 方体的1/3高处,然后插入立方体的内部。 形象的说这个教堂是一个容器,容纳的是空间、光和声音。 他继承了西方的建筑形式,即将建筑当作最基本的几何体和 独立雕塑,突出它本身的形体美和体积感,这样的美学被后 期的朗香教堂和费尔米尼教堂体现得淋漓尽致。 盘旋上升的路线和到达方式明显继承了雅典卫城的上山路 径和亚述古庙的螺旋上升步道。
平面呼之欲出。内卷型墙体形成带型平面是整个方案 平面由点及面形成的主要因素,像皮肤一样界定体内
与体外。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第三,四壁矗立形成内部空间,北墙与西
墙封闭,南墙与西墙如光线的过滤网,有选择
的纳入神圣光芒。收集雨水的屋顶由东向西倾 斜,并逐渐下垂中腹,于是形成由西侧坐席至
东侧祭台逐渐升高的室内空间,而中堂与小礼
费尔米尼教堂
柯布西耶的宗教信仰, 很难说他是多么虔诚的天主 教或基督教徒。虽然他著名 的宗教建筑包括朗香教堂、 拉图雷特修道院、费尔米尼 教堂等,但是没有证据表明 他说恪守清规戒律的信徒。 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信仰已经 超脱了任何一种宗教崇拜,
进而上升到哲学意味的宗教。
柯布宗教及设计思想的追溯
哥特教堂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柯布在后来的草图中为教堂的东部设计了C型的平台,围绕出马蹄形的听众广场,而曲面的东墙如 同扬声器一样将神父的祈祷传播出去,同时东墙犹如柯布比喻的空间之耳,聆听宇宙、自然的声音。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关于东立面的草图,创造一个面向东向的半室外布道场所是朗香教堂的灵感引爆点。礼拜堂的采 光塔是最早被想到的建筑元素。 朗香教堂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圆塔、厚重的大屋顶、凹曲的墙体。在这三者之中,屋顶统御全部 几何元素,无论是圆柱形的塔还是延伸的曲面,塔是将屋顶锚固于大地的定海神针。
马丁角的小木屋
柯布宗教及设计思想的追溯
阿尔比属于法国朗格道 客地区,地中海文化圈,所
以柯布西耶虽然出生在瑞士
雪山之下,却对海洋一往情 深,甚至最终葬身地中海。
柯布西耶在自述中将他对于
地中海的痴迷归因于自己祖 先的地中海血统。
马丁角的小木屋位于法
国南部海岸边,是柯布西耶 唯一为自己建造的一处住所。
柯布宗教及设计思布局者相对而设的几排座椅。
修道院教堂内景 教堂平面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修道院教堂内景(西向东) 次祭台
教堂的用光略微阴暗,不过柯布通过一系列捕捉光的手法,使得教堂朝夕光影不同,教堂光线的 来源分为XYZ三个方向。 Z方向上,屋顶的天窗通过窗户的混凝土四壁将天光漫反射下来,形成教堂幽暗的光线基调。 Y方向上,东墙一侧的竖向光缝通过向外撇的反光板将早上的阳光反射进来,从而在主祭台后面 构成辉煌的光晕。 X方向上,南北墙两侧的狭长水平光缝的剖面被处理成斜向上,从而屏蔽了向外的视线。同时将 天光反射进来照亮教士的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