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量计算及奖惩计算办法(10.9版)

工作量计算及奖惩计算办法(10.9版)

教师工作量及奖惩计算办法
(讨论稿)
为强化教师教学工作职责,调动和发挥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切实保证系部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制度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基于《二级管理实施办法(施行)》和对近年系部教师工作量数据的分析,结合学院二级管理各项工作改革的要求,在确保教学质量、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制定人员教师工作量及奖惩计算办法。

第一部分:教师工作量经费分配方案
一、原则与分类
(一)基本原则
本部分方案适用于系部承担日常教育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校内兼课教师、外聘教师在常规教学及延续教学工作量方面的计算及考核,主体是系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的教学工作。

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及考核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有利于学生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则。

计算教学工作量的全部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均需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核检查。

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结果需报送人事处备案。

(二)分类构成
1、教师工作量的概念
教师工作量是教师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完成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关的全部工作。

教师工作量=常规教学工作量+延续教学工作量
+其他工作量。

根据学院要求,结合国家法定的工作日制度,每位教师一般应完成的年工作量上限为880课时,下限为280课时。

(1)常规教学工作量:
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程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均列入教学工作量统计范围,具体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训实验指导课等。

(2)延续教学工作量:
非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程表规定的,主旨在于辅助教学或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非授课)而产生的工作量,统一按照延续教学工作量计算,具体包括:各类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加班、辅导、试卷出题及批改、顶岗实习等。

(3)其他工作量:
非常规阶段性或非经常性发生的工作量,如临时性任务各种确实对系部发展有巨大影响的事件等。

2、分类构成表
日常教学及其他工作量分类构成表如图所示:
(一)常规教学工作量
1、理论课计算
(1)一个自然班级上1节课(包括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命题改卷、成绩评定等)为一个授课课时,系数为1。

(2)新开课是指学校在此前未开设过的课程,讲授新开课的教师,负责该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确定教学内容和教材,开发新实验。

新开课由教学系审核,教务处审定,报分管院长批准。

课时系数取第1个班以1.3计算,其余班级以系数1计算。

(3)同时担任两门不同课程为多头课,计算多门课程系数1.1;同时担任三门不同内容的课程,第三门不再计算多门课程系数,系数直接认定为1。

多门课程系数1.1应计入理论课时最少的课程。

不同阶段开设的同一门课程不计算多门课程系数。

(4)通过我院教学改革立项认定验收后的课程,课时系数取第一个班以1.3计算,其余班级以系数1计算。

(5)人数系数:
(6)课时补贴标准:
校内专任教师标准:
校内兼课教师:根据职称,按照校内专任教师7<X≤16段课时标准的一半执行。

工作量不超过6学时/周,课程不超过1门。

校外兼课兼职教师:根据专业技术职务或企业技术资格确定其课时标准。

计算工作量前,需提交相应佐证材料。

任课教师自行负责。

2、实习实训课计算
(1)课内实训
课内实训标准学时的计算:专任教师做一次课内实训应安排两节课、按两个标准课时计算工作量,原则上课内实训课都要在理论课授课计划中完成。

课内实训课时在计算中,无任何系数。

(2)整周实习实训
①时间安排:原则上整周实习实训安排在周一至周五上午1-4节,周五下午5-6节,授课学时合计22课时;
②满工作量:指一周内,在不耽误该教师其余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整周实习实训授课学时达到22课时。

此情况下,在课时量计算中,教师申报的课程设计类满工作量为16课时,实习实训类满工作量为12课时;
③实习实训冲突:在正常实习实训周安排下,教师因有其他班级授课任务,无法正常完成实习实训教学。

在课时量申报时,应扣除部分冲突课时。

公式=16(12)-K
K:冲突课时/2,上限为6.如果大于6,教师需通过调补课等方式,完成一定量的实习实训课时。

④整周实习实训进行时,该班级必修课停课一周,选修课正常
上课。

(二)延续教学工作量
1、加班
(1)加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①寒暑假、法定节假日期间因进行学院、系部下达的与教育教
学相关的任务而导致的加班。

通过审批程序允许的外出学习、考察、调研、会务、国省级培训、国际访问等工作不算做加班;
②因临时性任务而导致的加班,如精品课程、示范专业、新专业的申报工作等;
③系部交予的相关工作。

(2)计算办法
X
=S*10(或20)
加班
①S为加班天数。

因各种加班产生的工作量,需严格根据加班天数及内容记录填写附件1:《管理与应用外语系加班记录表》,汇总后提交系部审核;
②加班费用为济南10元/天,章丘20元/天。

2、可折合课时的杂项
(1)杂项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①每学期的考试、考察课出题、试卷(常规及补考)批改
②专升本考试辅导
③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辅导
(2)计算办法
①出题:考试课(含上机考试)出题,每套(含A\B卷)按2课时计算;
②试卷批改:常规考试(含上机考试),每班按2课时计算。

补考试卷(含上机考试)按2元/份(2元/人)计算;
③专升本及证书辅导:由系部安排的专升本及证书辅导任务,教师需根据辅导安排及内容,填写提交附件2:《管理与应用外
语系辅导记录表》,经由系部审核后批准。

3、顶岗实习
(1)顶岗实习带队教师
带队教师由系部根据专业设置、教学任务安排等综合性因素,结合教研室人员配置情况,最终确定,一般不超过3人。

实习根据人数(单位人数>10人)划分为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为期7个月,32周。

(第三学年上学期12周,下学期20周计算)(2)计算办法
①顶岗实习带队教师在完成《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制订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的原则意见(试行)》中所要求的各项工作后,方可按照本办法计算工作量;
②分散实习教师费用按照每月400元计算(300-400人);
③集中实习教师费用按照每月600元计算(300-400人);
④带队教师费用在400人基础上,每多50人,费用另加50元/月;
⑤费用按学期发放。

4、实验室管理人员
(1)实验室管理人员:由系部安排的专职、兼职管理人员或教师。

(2)计算办法:
①专职管理人员:
暂缺
②兼职管理人员:
因管理人员缺乏,临时工作量较大等原因,系部会根据情况安排实验室兼职管理人员。

该人员在一定时间段内兼职管理实验室工作,任务期满卸任。

工作量计算办法:
设实验室管理人员承担实验个数为X个,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平均实验个数为Y个。

当X<Y时,标准课时量为:
X/Y*70课时+(专兼共完成的实验课时数*0.5)*设备完好率
若标准课时小于20,按20计算。

当X>Y时,标准课时量为:
70课时+(专兼共完成的实验课时数*0.5)*设备完好率注:1、设备完好率每学期抽查取平均值;
2、若管理人员不参与实验指导或上课冲突不参与指导,不计课时;
3、指导需有相关老师的书面佐证材料;
4、特殊情况,另行处理。

(三)其他工作量
非常规阶段性或非经常性发生的工作量,如临时性任务、各种确实对系部发展有巨大影响的事件等。

1、教研室主任每学期补助1200元人民币;
2、周六上课:相关老师需根据课程安排,结合校历,填写提交附件3:《周六上课记录表》,经由系部审核后批准,每次补贴20元;
3、其他未列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教师提交的申请材料,另行确定。

(四)原则
所有教师需按照以上办法提前根据实际填写对应表格,经由个人自查,教研室汇总核查,系部审查三阶段完成申报工作。

原则上所有工作量需提前申报,未经审批同意的事后补报,系部不予接受。

工作量申报如有重复,按照最高计算办法计算,不重复计算。

工作量在每学期末根据实际核算,多退少补。

可折合课时量的各种工作量,标准课时按照41元/课时计算。

系部根据每学期实际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会对计算办法作出修改。

第二部分:奖惩机制
一、奖励机制
因学院、系部各工作性质多样、种类繁多,无法统一奖励标准,系部参照院二级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课时或津贴奖励当事人。

二、惩罚机制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因出现以下情况从而影响正常教育教学乃至对系部、学院造成恶劣影响的,除扣除相应课时津贴外,系部将根据学院相关文件严肃处理。

非因公出现以下情况:
第三部分:声明
本办法经由系部、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随机抽取)讨论修改完毕后,签字实施,请全体教师严格遵守。

系部在每学期结束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作出修改。

签字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