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性质:是汉语作为外语或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理论基础/支柱: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汉语语音的特点:1、音节有声韵调构成。
2、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根音等)和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擦音等)来分类或分组。
3、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4、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
直接法:
代表人物:1、贝力子2、叶斯珀森3、帕默4、韦斯特5、艾克斯利
对直接法的评价(可能出判断题):
成就: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学习途径,利用直观手段。
2、整套的练习体系和影响广泛的教材。
不足: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没有认识到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抑制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
2、偏重经验,忽视感觉及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听说法:是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理论基础:1、语言学方面:结构主义语言学(龙菲尔德)
2、心理学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视听法:是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
基本原则:1、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3、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4、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自觉对比法(附自觉实践法)P28-30
认知法:是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
(因人脑的认知活动依靠符号来编码或解码,故又称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基本原则: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语言要素:语音、语义、词汇、语法、)
课堂教学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课时、单元、阶段)、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教学步骤、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基本原则:1、精讲多练2、讲练结合
3、突出语音教学的特点
4、以学习者为中心
三对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指个体对信息加工的方式)
1、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2、沉思型和冲动型
3、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
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包括个人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
就学习而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成就动机的三个内驱力:1、认知的内驱力2、自我提高内驱力3、附属的内驱力
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加涅)。
情感成分:指由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
性格类型:1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2、独立型和顺从型3、外倾型和内倾型教学方法:归纳法:先例子后规则。
适于场独立性学习者或具有容忍倾向学习者居多的班级。
他们喜欢从具体到整体地加工信息。
(又叫例-规法,指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让学习者从例证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教学方法。
P102)
演绎法:先规则后例子。
适于场依存性学习者或沉思型学习者居多的班级。
他们喜欢从整体到具体地加工信息。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宗旨: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教案:是课堂教学准备的书面体现,是教师上课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工程蓝图。
教案的构成要素:1、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
2、课时分配及分课时教学目的、要求。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本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
5、复习旧课
6、导入新课
7、讲解新课
8、巩固新课
9、布置作业(5-9是教学过程中的五大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