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器浅析
自动化姓名:** 学号:***
摘要:青铜器作为古代权利的象征,再造型设计上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其不同的纹样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灿烂文化,铸造冶练的不断发展让青铜器成为古代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青铜器不仅只是作为礼器的代表,更是现代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青铜器;纹样;造型设计
一、古代青铜器不同时期的设计特点
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育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
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所以我们从这三点来分析古代青铜器的设计。
(1)青铜器形成期的设计特点
距今4500~4000年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形成期的铜器有以下设计特点:一般居民也拥青铜制品。
此外,这个时期的青铜制品多朴实无饰,就是有纹饰的铜镜也仅为星条纹、三角纹等等的几何文饰,绝无三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感。
这一时期陶瓷对青铜器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很多青铜器都有着明显的陶器的影子。
和盉的三足,最初模仿了陶鬶的三足,盉的造型与陶鬶相仿。
造型一般都很完整,并且规整对称,直壁器、平底器、折腹器较多。
有的器体扁平,方中有柔。
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样式。
(2)青铜器鼎盛期的设计特点
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
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
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具有仿生的意向。
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样式。
青铜器最常见花纹之一,是饕餮纹,也叫兽面纹。
饕餮纹,本身就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兽面纹是商代早期中青铜器纹饰的主体,以粗犷的勾曲回旋的线条构成,全是变形纹样,除兽目圆大,以为象征外,其余条纹并不具体表现物象的各个部位,纹饰多平雕,个别主纹出现了浮雕,二里冈上层尊、罍等器肩上已有高浮雕的牺首装饰。
所有的兽面纹或其它动物纹都不以雷纹,是这一时期的特色。
西周时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色彩逐渐减退。
龙和凤,仍然是许多青铜器花纹的母题。
可以说许多图案化的花纹,实际是从龙蛇、凤鸟两大类纹饰衍变而来的。
蝉纹,是商代、西周常见的花纹,到了春秋,还有变形的蝉纹。
春秋时代,螭龙纹盛行,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制作工艺的精巧绝伦,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
用陶质的复合范浇铸制作青铜器的和范法,在中国古代得到充分的发展。
陶范的选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非常成熟。
随后发
展出来毋需分铸的失蜡法工艺技术,无疑是青铜铸造工艺的一大进步。
(3)青铜器转变期的设计特点
转变时期一般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
铁制品的广泛使用。
社会各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但好的青铜器也是有的,且加入了镶嵌宝石等工艺,在装饰纹样上,夔龙纹逐渐不在流行,饕餮纹变小作为器足上端的装饰,窃曲纹、重环纹等特别盛行。
夔纹则多处理成粗枝大叶的几何形图案。
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样式。
另外这一时期几何纹样的应用较单一。
浑厚规整无多附饰的器物造型,饰以细丽繁密的装饰纹样,一简一繁,相互辉映,形成这一时期青铜器独特的艺术特点。
二、古代青铜器具有的美学功能
古代青铜器在不同时期内,都有着不同的美学功能,在早期只有两种用途,那就是祭祀和称装物件,所以在起纹理和造型上不同的饕餮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人类社会,动物对人具有神奇力量,而人则是被动的。
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使得人们期盼神力的庇护,甚至把自己想象为某种猛兽,刻画兽身人首或人身兽首的形制、纹饰。
用青铜器上更为狞厉怪异的纹饰“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
这时青铜器纹饰中人形装饰极为罕见,偶尔出现时,也仅处于被动的地位,而饕餮形常常构成全部装饰的中心,令人望而生畏。
狰狞恐怖的纹饰是对命运的恐惧心理在器物装饰上的投射:对异族是恐怖的化身,对本氏族则是战胜恐惧的符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生产力的发展,青铜器已经成为权力的象征。
在夏商周时期所有青铜器都是气象森严,给人以神秘、威慑和恐怖的印象,这正是奴隶主权势和威严的象征。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的艺术特征可以用“狞厉美”来概括,神秘、庄严、狰狞、恐怖。
商代和周初青铜彝器与祭祀祖先也有密切的关系。
动物中有一些是帮助巫师通天地的,而它们的形象在古代便铸在青铜彝器上了。
青铜彝器怪异的纹饰把人置于恐惧与威严之下,在祭祀的烟火缭绕之中,咆哮的动物纹饰,有助于造成严肃静穆、诡秘阴森的气氛,产生震撼人心的威慑力,充分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力量。
三、结语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青铜器文化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份,在这个时期在青铜器上的不同花纹以及造型,都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反映着当时的文化,青铜器的发展也说明这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们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形成特有的文化底蕴,是中华艺术的瑰宝。
参考文献:
(1)中国青铜器(修订本)马承源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1-1
(2)中国青铜器李朝远、周亚、马今洪、吴来明、廉海萍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09-01
(3)雄奇宝器: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术吴来明、周亚、廉海萍、丁忠明文物出版社 2008-07-01
(4)古文字学初阶李学勤中华书局 2006-01-01
(5)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