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演变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演变


春秋中期以后,中国青铜艺术又跨进了一个
新的发展阶段.这时候新兴的封建地主势力 逐渐加强,奴隶制已摇摇欲坠。在这礼崩乐 坏”的年代,天命观念彻底动摇了,青铜艺 术原有的社会功能萎缩了,那些积诧着重要 社会、政治和宗教意义的威震一时的种种神 灵,在青铜器表上毫无例外地消失了。
同时随着商品经济和货币的流通,用以馈赠
青铜器 夏、商、周风格的演变
在我国,古史所记“夏铸九鼎”的传说,大
概是打开青铜时代第一页的标记。夏文化虽 仍在探索中,但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 表的二里头文化,即是夏代晚期。青铜器伴 随着早期国家的确立而出现,自然就成为王 权的象征。传说夏鼎历商而周,每当王朝改 易,鼎便移于新主。春秋时期,王室衰弱, 楚子过周境,问鼎之轻重,则其凯觎王权之 心,路人皆知。
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
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司母戊鼎立耳、方腹、 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 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 部分主要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 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 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 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 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 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 的代表作。
夏朝
青铜器上尚无装饰性附件,也无纹饰,多为
素面器。
商朝
商代前期青铜器的纹饰,还没有作为图案衬
地的花纹,即所谓地纹。纹饰大多作带状, 并常见弦纹、兽面纹和夔龙纹。兽面纹的线 条圆转流动,很有特色。在带状兽面纹上下 夹以联珠纹,则是当时流行设计。 兽面纹
商代后期,纹饰内容丰富,变化更加突出,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演变
青铜器是人类历史上的
一项伟大发明,而我国 先民早在夏、商、周时 期就已经创造了独步世 界的青铜文化。
我国青铜器在夏、商、周无论是造型还是 在装饰、风格上都发生了演变。并且在经历 了长达20个世纪的发展, 、装饰、风格
夏朝青铜器的造型
现在能看到的夏朝青铜器比较少,主要是一
些小件的工具和兵器,以酒器爵, 盉最为突 出,共同特点是器壁较薄,整个造型显得枯 瘦,简陋,轮廓线条尖锐。它们的三个足都 大多采用尖锐的圆锥状足。爵的流和尾都较 长。夏朝仍以陶器为多,青铜器的造型多以 陶器仿制而来。(鼎在当时的地位已成为王权 的象征,多为圆鼎,尚未见有青铜方鼎,但 有陶方鼎出土。)
这一时期频繁的战争,也使得人们由关注自
然转向关注人类社会及其自身命运,在青铜 器纹饰上出现了以独幅绘画的章法表现社会、 人事的内容、题材,如宴乐、攻战、采桑等, 以剪影的形式组成画幅,生动、富丽,极具 装饰性。总之,功能的演变使青铜器器型、 纹饰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尤以莲鹤方 壶为代表。
莲鹤方壶
商代晚期,方形器较普遍,圆鼎的锥状足被
柱状足取代,两耳对应两足成为历代圆鼎的 固定形式。晚商时期青铜器种类增加很多, 远盛于以前,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代。
周朝青铜器的造型

西周初期,鼎的腹部上小下大,兽蹄足; 中期以后,酒器大减,出现了新的食器 、和 水器盘。成套的青铜器增多,带长篇铭文的 增多。西周后期, 礼崩乐坏,礼器都趋 向粗陋,重要而常见 的鼎、爵、觚都逐渐 消失。
二里头文化以后的商代青铜器,可分为二里
岗期和殷墟期两大阶段。为适应其神权统治, 需要进行大量繁复的祭祀活动。在这些活动 中,青铜祭器是神坛上的重要道具,因而此 期青铜器铸造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体积厚 重、纹饰神秘庄重的青铜器大量涌现,形成 了我国青铜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商代前期青铜器直接继承着二里头文化的若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
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 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 约832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 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 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 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武丁的 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不但流行通体满花,绝大多数使用云雷纹作 为地纹,以填充主题纹饰外的空间,而且还 出现了在图案上重叠加花的所谓三层花。
迄今发现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殷墟吴家
柏树坟园出土的后母戊(又称司母戊)大方鼎, 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这件巨大的青铜 鼎表现了商朝后期的发达和人民的创造力。
司母戊大方鼎
上。
青铜器 夏、商、周造型的演变
从夏、商到周,各个时代的青铜器造型随着
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每一个时代都有一 些特色。一是器型的种类在增减,有些品种 甚至为一个时代特有,二是每个品种的造型 在不同时代会有一些改变并维持一段时间或 形成统一的特征,有时候,所有的青铜器造 型又都会深深地打上本地域本民族文化的烙 印,形成一些地域民族特色。
生了较大的变化。殷人好酒,故重酒器,在 青铜器中以酒器的门类最为丰富。周人本无 大量饮酒的风俗,武王取得政权以后,也把 饮酒问题作为政治问题来处理,下令禁酒。 故周初青铜酒器大为减少,饮食器加重。成 规性组合的鼎和簋等代替了商代觚、爵、的 重要地位。
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随着奴隶制日趋没落,
周王的那一套以礼、乐重器为主的青铜工艺 失去了颜色和声势。青铜器的形制较前期简 便,器 纹刻镂渐浮浅,纹饰抛弃了商代饕餮 纹、夔龙纹等神秘、恐怖的图像,而采用了 自由朴京的窃曲纹、重环纹、垂鳞纹、蚊龙 纹、波纹等。有些器物装饰极为简洁,只以 一道或数道弦纹为饰。
通高117厘米 口长30.5厘米 口宽
24.9厘米。 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 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 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 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 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 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 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 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多的兵器和乐器。青铜兵器包括用于远射的 青铜镞,扁平凸脊双翼。用于格斗的戈,分 曲内、銎内、直内三式。垂直装,可以横击, 啄击和钩杀。矛为刺兵,扁体、中脊、侧刃。 直体翘首的大刀,单面侧刃,是用于劈砍的 兵器。钺多用于刑杀,多有威武生动的纹饰, 是权威的象征物。
周初同殷末相比,青铜器所不同的是器类发
荣。青铜器的应用则是钟鸣鼎食的组合,已 失去彝器和礼器的特性,向生活日用方向发 展。青铜器不仅造型依据人的尺度设计,装 饰上一反前一时期简明、质朴,趋于细腻繁 茂、灵巧新颖。怪异的饕餮纹因不适于装饰 日常生活用器,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 各种无角小蛇互相穿插重叠,以四方连续形 式展开的蟠螭纹。恰似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 政治、经济纠结蟠绕。
商朝青铜器的造型
商代青铜器以方、圆形的几何体造型最为常见,但
同时动物造型的青铜器也开始出现。几何体的造型 大都显得粗重,注意各个部位的比例协调,达到均 衡,重心尽量下沉,在视觉上造成沉稳凝重的效果。 此时的青铜器上开始有装饰性的附件,这些附件除 了满足实用性之外,有时也成为一种有效的调节整 体平衡的手段。商代早期已出现列鼎,承夏代陶方 鼎而来,但更高大沉重,所展示出来的王者气势远 非陶方鼎可比,但器壁普遍仍较单薄。
周朝
从纹饰上看,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在继承商代的基 础上继续发展,西周早期和商代晚期一样进入了纹 饰发展的鼎盛期,这是同当时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分 不开的,也就是说虽然朝代更替了,但统治阶级用 礼器统治人们的思想没有改变,所以,青铜礼器发 展的大环境没有改变,这样青铜上的纹饰还是按照 为礼器服务的思想不断发展,商代的许多纹饰在西 周时期仍然在使用,如,商代晚期兽面纹的变化的 形式“环柱角形、牛角形、外卷角形、羊角形、内 卷角形、曲折角形、双龙角形、长颈鹿角形、虎头 形、熊头形兽面纹”等纹饰,在西周早期仍在使用。
商代后期,青铜器胎壁都较厚,器物种类进
一步增多,而且有造型多样化的特点。纹饰 内容丰富,变化更加突出,不但流行通体满 花,绝大多数使用云雷纹作为地纹,以填充 主题纹饰外的空间,而且还出现了在图案上 重叠加花的所谓三层花。于是在青铜器上形 成了富丽繁缛之风格。
商代后期青铜器不仅有发达的礼器,还有众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不再由王室独控,
各地诸侯大造其器,器型开始有所改变,造 型和纹饰都不再像西周以前那样神秘狰狞, 而代之以华美和写实的世俗气息,礼制没落, 诸侯野心勃勃,对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开始 加以肯定,青铜器具更加走进日用生活和人 群,造型风格由粗笨厚重转为简朴轻便。
青铜器 夏、商、周装饰的演变
和装饰的中小型青铜工艺品和日常生活用品, 如青铜镜、带钩、灯、度量衡器等出现在市 场。这样,不再是统治者权利、威严象征物 的青铜器,呈现出世俗化的精巧的气象。器 制轻便适用而多样,质薄形巧、花纹多,全 身施饰。纹饰主要为精细的几何图案,并以 现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
干特点,比如容器都是薄胎的。但与二里头 青铜器相比,商代前期青铜器的器种显著增 多,如食器有鼎、鬲、、簋,酒器有爵、 角、、觚、尊、卣、壶、水器有盘、盂等等。 在形制上有不少特征,容易判别,如鼎多锥 足,爵、平底,觚体粗矮。
铭文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青铜器上开始有
了仅几个字的,以象形为特征的族名金文。
商代后期青铜器纹饰中动物纹样大大增加,最典型
的花纹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饕餮纹,其形状多变,一 般尾部下卷,鼻额突出,咧口利爪,巨目凝视,雄 严诘奇。有的大幅饕餮纹纹体鼓起,曲角高耸,突 出器外,配以浮雕龙、虎、羊首、鹿首和牛首等动 物形象,峻挺方折、精湛无比;有的全身满施饕餮 纹,器体棱脊四起,深镂细刻富丽堂皇。如亚方尊 等,都是晚商青铜器中出类拔萃的精品,其他花纹 还有夔纹、蝉纹、蚕纹、小鸟纹等。这些动物纹样, 少数是肖生的,更多的则是神话性的禽兽。
而在西周中后期形成了西周时期特有的纹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