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道德与法治题型四 情境探究题(第15题)

中考道德与法治题型四 情境探究题(第15题)


第二篇
-9-
【解题思路】 情境一:深入分析情境,趁着扫黑除恶,编造证据诬告 他人,这是违法行为,正确做法应是制止,理由可以要正确行使权利、会侵 犯他人的人身权利等角度回答。情境二:深入分析情境,由“纠纷”联系到 常见的维权方式有调解、诉讼等,理由可从公民财产权、维权守程序等角度 回答。情境三:深入分析情境,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应积极参加宪 法宣传活动,理由可从与个人的关系、增强宪法意识等角度作答。
纠纷。
(1)小安应建议家长通过__调__解__、__诉__讼___方式来维权。 (2)理由是_公__民__合___法__的__私__有__财__产__不__受__侵__犯___;__维__护__权__利__应__遵__守__程__序___;__ _等___等_____。
情境三:“小徽,周末社区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我们一块去吧!”“这
第二篇
-6-
4.面对不良诱惑或不良行为习惯的问题 做法:劝阻、拒绝、制止、反映情况、举报。 理由:①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做人应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②这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或这一不良诱惑的危害)。 5.面对资源、环境问题 做法:言之有理即可。 理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情境一: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组长安排涛涛和昊昊进行问卷调查。涛涛觉
得任务重,和组长激烈争吵。后来涛涛想到组长工作的不易和任务的需要,
接受了安排。
第二篇
-13-
(1)涛涛通过_换__位__思__考___的方式化解了矛盾。 (2)这一方式除了可以化解矛盾,还有利于养__成___与__人__为__善__的__良__好__品__质__;_ _或__增__进__友__谊__,__融__洽___人__际__关__系__;__等__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题方法
情境探究题一般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解题方法如下:
第二篇
-4-
三、答题模板 1.某种权利遭到侵害 做法:写出依法维权的具体做法。 理由:①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权或公民的合法权益(最好点明 ××权)不受非法侵害;②我的做法是有维权意识的表现。
(1)此时,小安的正确做法是_制__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是_要___正__确__行__使__权__利__;__会__侵__犯___他__人__的__人__身__权__利__;__等__等___。
第二篇
-8-
情境二:同学亮亮把小安的自行车弄丢了。双方家长协商未果,产生
第二篇
-5-
2.遭遇到违法犯罪行为
做法:写出正确合理、具体可行的斗争方法。
理由:①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②我们应
该勇于、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3.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做法:写出正确合理且符合题意的做法即可。
理由:关于交往中的优良品质、正确做法的有关核心句子,或这种做
法体现了××品德。
中考道德与法治
第二篇 题型解读篇
题型四 情境探究题(第15题)
第二篇
-2-
一、题型特点 1.选材:多以学生生活情境、社会生活事例为主。 2.设题形式:一则材料为一个情境,共设置三组,每组两小问。 3.设问类型:第(1)问为是什么类、做法类、说明类;第(2)问为做法类、 原因类、意义类。
第二篇
-3-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相关知识点。情境中, 涛涛站在组长的位置上进行考虑,通过换位思考化解了矛盾;换位思考的意 义,可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增进友谊、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等方面思考作 答。
与我无关。小安,我就不去了。”
(1)小安此时应该_劝__说__小__徽___参__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是_宪__法__与__我__们__每__个___人__息__息__相__关__;__公__民__要__增___强__宪__法__意__识__;__等__等。
第二篇
-7-
四、考题剖析
分析安徽中考近 5 年真题,按设问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做法——理由类
【情境探究 与法同行】
(2019·安徽)以下是小安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 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我要趁扫黑除恶的机会举报老王。”“你有证据和线索吗?”“没 有!我编。我就想让他日子不好过。”小安无意中听到爸爸妈妈的以上对话。
第二篇
-11-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逆反心理、与父母沟通。抓住关键信息“经常 顶撞父母”“烦死了,我偏不”,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这体现了“逆反”心 理;做法从与父母沟通等角度切入。
第二篇
-12-
(三)是什么——意义类 【情境探究 明理践行】
(2017·安徽)以下是涛涛同学生活中的一个情境,请你运用所 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第二篇
-10-
(二)是什么——做法类
【情境探究 明理பைடு நூலகம்行】
(2018·安徽)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华华的一个生活场景,请你运 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近来华华经常顶撞父母。吃饭时,妈妈说天气热了,让他把头
发剪短些。华华脱口而出:“烦死了,我偏不!”
(1)华华这是___逆__反_______心理的表现。 (2)华华对待父母应该_理__解__、__尊__重__父___母__;__主__动__与__父__母__沟__通__;__等__等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