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娱乐谈话节目该如何娱乐

试论娱乐谈话节目该如何娱乐

试论娱乐谈话节目该如何娱乐何圣捷(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就像印刷术曾经控制政治、宗教、商业、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社会事务的运行方式一样,现在电视决定着一切。

公车、走廊、电梯口、商场、马路甚至厕所,信息以各种形式不断充斥着你的大脑。

如今人们不单单是彼此交谈,而是彼此娱乐。

娱乐也成为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象征。

娱乐时代的到来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该选择适者生存还是娱乐致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娱乐;娱乐谈话节目;如何娱乐中图分类号:J9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4-0222-031娱乐及国人的娱乐心理1.1何谓娱乐如今,各式各样的娱乐形式充斥我们的眼球,在文化、技术和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我们都能找到相应的娱乐形式。

那究竟什么叫娱乐呢?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娱乐有两个意思;一是使人快乐,二是快乐有趣的活动。

经查阅资料发现娱乐一词早在古代就已出现。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娱乐在这里是使人欢乐,欢娱快乐的意思。

在《北史·齐纪中·文宣帝》载:“或聚棘为马,纽草为索,逼遣乘骑,牵引来去,流血洒地,以为娱乐。

”在这里可以解释成快乐有趣的活动。

娱乐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娱乐内容充斥着网络、报纸、电视、广播。

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娱乐盛行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娱乐产品成为畅销品。

国内各大娱乐节目也打着让你快乐、逗你开心的招牌,像福建卫视的《开心100》、北京台的《欢乐总动员》,湖南卫视更是打着快乐的招牌带来一股娱乐潮流。

而后出现的《艺术人生》、《超级访问》、《鲁豫有约》这一类娱乐谈话节目占领了收视的新高地。

当然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总是有好有坏,它在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的一些问题。

有专家评价说我们进入了泛娱乐时代,各个领域都竞相以娱乐化的形式吸引眼球,社会上膨胀着急功近利的心态,泛滥着浮躁的心绪。

“娱乐就是经济”,在这重重帘幕之后是那双无形的利益之手在推动,商家与媒体相互呼应,收视率、点击率直线上升。

1.2国人的娱乐心理中国的许多娱乐节目都经历了模仿、创新、再模仿,最后走向庸俗化的过程。

许多国内的娱乐节目在国外的娱乐节目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影子,如《美国偶像》和《超级女生》,《GOBIN-GO》和《开心辞典》。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99级研究生与中文系研究生联合实施的《北京大学生收视状况调查》结果就能充分表明目前观众对待娱乐节目的普遍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56%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娱乐节目流于庸俗,过于泛滥,42%的受访者认为品位不高,低估了人的智商。

通过调查可发现,北京大学生对目前的娱乐节目并不满意。

浅显化,大众化没错,但是还是要有新意,不能太浅俗。

接下来从三个方面分析国人娱乐心理:首先,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说,中国从黑白电视过渡到彩色电视,电视一直作为一种媒介,也就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媒介信息是当代社会文化观念的折射。

因此电视节目应该具有一定的教化意义,也就是电视中所宣扬的精神一定是积极的、向上的并且有指导意义的。

当大量娱乐类节目出现时,颠覆了以前对电视的传统看法。

如今,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商品,观众作为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有了自己的选择权。

其次,中国人习惯于勾心斗角的竞争形式。

当一档新型节目受到观众好评时,各大电视台争相模仿,导致同种类型节目泛滥,在单纯的模仿的同时又不加以创新,以致观众在打开电视机的同一时段看到的是相同类型的电视节目而产生抵触心理。

最后,中国人更想实用化。

电视节目的实用化就是观众通过观看节目获得自己想获得的信息。

从受众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个人的接受心理是其文化、伦理道德和美学经验长期积淀的结果或下意识的瞬间心理反应。

对于这些接受心理反应,电视节目对人的认知、情感、能力、人际交往有着一定的体现,人们在收看娱乐电视节目的同时,对电视节目的模仿、从中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等受众心理得到实现。

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对请来的嘉宾会提出一些私人问题,而收看节目的观众肯定是对此嘉宾感兴趣的。

因此这些问题就给观众一种心理期待。

娱乐节目就充分利用这一点,让观众获得心理满足。

2娱乐谈话类节目的组成要素和特质娱乐谈话类节目由话题、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四部分组成。

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又都有自己的特质。

首先说话题,话题的定位是谈话节目的核心,在娱乐谈话节目中,话题的定位一般是围绕嘉宾的。

以定位高雅的娱乐谈话节目《艺术人生》为例,访谈对象范围很大,从一开始的老艺术家到后来的当红的明星赵薇、周迅等。

嘉宾为老艺术家时,节目以回忆当年的丰富经历为主,主持人带着观众一起回忆,一起感动。

而当嘉宾为时尚明星时,话题更多则是结合明星的个性谈明星成长史以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等。

不同的嘉宾和话题定位,直接影响到收看电视的受众群体。

然后是主持人的选择,主持人的选择对娱乐谈话节目十分重要,选择要结合主持人的本身特质,做出自己的风格。

如中央作者简介:何圣捷,女,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学专业研究生影视文学222文学界..电视台的《实话实说》,从自身形象、语言风格、思维衔接方式来看,“平民”是崔永元的风格。

他以一种平民的方式去展示,表达和传达,他在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之间牵起了三点成一线的清晰脉络,构筑起话题的多维空间。

除主持人以外,邀请的嘉宾也尤为重要。

对嘉宾的选择本身就是节目一个卖点,如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是节目的主打口号,真诚度是节目的成功之处。

鲁豫是个拥有甜美笑容并且很有亲和力的主持人,她善于沟通和聆听。

嘉宾上她的节目,感觉很轻松很自然,在谈话中保持着原来的生活状态,不做作。

值得一提的是,她邀请的嘉宾都是当红的艺人或是最近因为某些话题比较受关注的艺人。

最后是现场观众的配合,对于娱乐谈话节目来说,如果缺乏双向性,其娱乐功能就会大大降低。

没有现场观众的互动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没有娱乐。

“交互性,可以说是现代传播媒体发展的一种共同趋势,媒体和通讯已经开始密切配合,单向的传播向双向的交流多度正成为一种媒介趋势。

”受众通过两种方式参与互动,一是直接参与,二是间接参与。

现场观众属于间接参与,他能间接地把自己的要求和观念反映到电视节目中去。

在传统的电视娱乐谈话节目中,现场观众只是作为背景,是一个观看者,较少的参与到节目中去。

而在现在的电视娱乐谈话节目中,更多的现场观众可以参与到节目中来,他可能是现场嘉宾的身份、或者被采访对象。

现场观众不仅能够表达意见,更特别的是,他们能够通过用各种方式影响节目的进程,观众成了娱乐谈话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

3国内娱乐谈话节目的不足据《南方周末》统计,从1993年到2001年底,国内大大小小的电视谈话节目已达180余种。

这一时期谈话节目的特点是:强调前期策划和品牌意识;受众呈现分众化的态势,雅俗共赏与雅俗分赏的局面并存;目前国内娱乐谈话节目形式丰富多彩,但又都存在一些不足。

3.1内容匮乏、形式单一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对电视娱乐谈话节目,是从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开始,1996年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声名鹊起,观众的收视习惯从这个节目中慢慢培养起来,收视群体也越来越固定。

这种平民化的新主张很快得到普通百姓的肯定。

但几年后,观众疲倦了,崔永元也疲倦了。

原因是随着谈话节目的声名鹊起,“盗版”的节目不计其数,有创新的节目少,模仿的节目却比比皆是。

话题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局限,内容和形式也不加以改变。

受众从原来的好奇,慢慢变得没兴趣,节目遭遇了审美疲劳。

因此只有不断创新才是长存的法宝。

新一轮的娱乐谈话节目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

3.2主持人中心化主持人的选择与节目的好坏有直接关系,从主持人的形象定位与节目运作方式来说,主持人与节目的关系分为两种:一是先有节目后有主持人,二是先有主持人后有节目。

主持人在节目中要既要做到主持人与节目的统一又要做到主持人与观众的审美期待契合。

国内娱乐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可能有这样的缺点,喜欢用“犀利”的言语去审问嘉宾。

也许是主持人在学识、表达方面技高一筹,正是这样的原因,却让人觉得他们对嘉宾是盛气凌人。

在现在很多的娱乐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位置慢慢在发生改变,由原来的节目中心变成串联节目的人。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主持人一定是字正腔圆的、外表漂亮的新闻播报员,在任何节目中一定是以主持人为中心的。

主持人中心化和主持人串联节目的功能,这两种节目理念在我们这个娱乐时代是非常落伍的。

泛娱乐化就是要打破主持人中心化和串联节目的功能属性,改变主持人是中心的观念,在最短的时间内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打闹在一起”,从时间和空间上制造并延长娱乐的全新感觉。

3.3节目形态把握不足节目形态的把握不足,也影响节目的收视率《艺术人生》开播六年来,打动了无数观众,也成就了朱军。

煽情是节目的最大特点,这个特点很感人,但是却有些背离节目的主题,节目的口号是,“探讨艺术的真谛,分享人生的快乐。

”虽说的快乐的,却每每让来访的嘉宾潸然泪下,第一次为它感动,但是后来每每如此,就让观众觉得节目是为了让嘉宾哭才绞尽脑汁煽情了。

节目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其实观众想看娱乐谈话节目,是希望通过节目去了解嘉宾真实的一面,固定模式的新闻化和故事化只会让节目走下坡路。

3.4缺少对观众心理的调查研究缺少对观众的心理调查研究是娱乐节目的通病,到目前为止,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调查主要还是通过问卷调查。

调查报告是课题组力图用实证调查方法与人文批判方法进行中国电视媒介受众研究的尝试。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规律、受众接受模式与影响模式,分析处于复杂文化交互形态下的中国大众媒介的特性、社会角色与文化品质。

通过调查研究,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节目运营方式和节目风格,打好品牌效益。

4国内娱乐谈话节目应如何娱乐4.1正确对待窥私电视节目制作者制作节目是为了通过向观众提供娱乐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而观众收看节目是为了从节目中获得所需要的娱乐。

因为电视节目制作者与观众的立场是不同的,所以在一些娱乐谈话节目中,利用观众的窥私欲望和猎奇心理来增加收视效益的做法屡见不鲜。

在娱乐节目中,电视节目制作者和观众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窥私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在弗罗依德看来,人可以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往往是生活在社会规则之中的,个人的一些本能和欲望被压抑在内心深处,它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以特殊的方式获得释放。

娱乐将欲望进行疏导从而减少欲望对人格的压力。

但是娱乐是有限度的,娱乐谈话节目在保证节目卖点的同时,也应该遵从社会伦理道德,在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