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序余量与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关系余量公差

工序余量与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关系余量公差


1.上工序留下的表面粗糙度值 R(Z 表 面轮廓的最大高度)和表面缺陷层深度Ha
本工序必须把上工序留下的表面粗糙
度和表面缺陷层全部切去,如果连上一道
工序残留在加工表面上的表面粗糙度和表
面缺陷层都清除不干净,那就失去了设置
本工序的本意了。由此可知,本工序加工余
量必须包括 R z和 Ha这两项因素。
2.上工序的尺寸公差 Ta 由于上工序加工表面存在尺寸误差, 本工序加工余量必须包括 Ta 项。
第三节 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的确定
一、加工余量 (一)概述 用去除材料方法制造机器零件时,一
般都要从毛坯上切除一层材料之后最后才 能制得符合图样规定要求的零件。
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材料 层,称为加工余量。
加工 总余量 余量 工序余量 单边余量:如图a)
双边余量:如图b)、c)
对于非对称表面,其加工余量用单边余 量 Zb 表示。对于外圆与内圆这样的对称表 面,其加工余量用双边余量2 Zb表示。
3.Ta 值没有包括的上工序留下的空间位
置误差 e a
工件上有一些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是没
有包括在加工表面的工序尺寸公差范围之内
的。在确定加工余量时,必须考虑它们的影
响,否则本工序加工将无法全部切除上工序
留在加工表面上的表面粗糙度和缺陷层。
4.本工序的装夹误差 b
如果本工序存在装夹误差 b(包括定位误差、 夹紧误差),则在确定本工序加工余量时还应考虑
由于工序尺寸有偏差,各工序实际切除 的余量值是变化的,故工序余量有:
公称余量(简称余量); 最大余量和最小余量。 例:
工序余量与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关系
余量公差:Tz=Zmax-Zmin=Ti+Ti-1 例:
工序尺寸偏差一般按“入体原则”标注。 对被包容尺寸(例如轴径),上偏差为0,其 最大尺寸就是基本尺寸;对包容尺寸(例如孔 径、槽宽),下偏差为0,其最小尺寸就是基本 尺寸。
b
的影响。 为保证本工序能切除上工序留在加工表面上的表
面粗糙度缺陷层,本工序应设置的工序余量值为:
对于单边余量: Zb Ta Rz Ha ea b 对于双边余量: 2Zb Ta 2(Rz Ha ) 2 ea b
二、加工余量的确定 确定加工余量有计算法、查表法和经 验估计法等三种方法,分述如下: 1.计算法 在掌握上述各影响因素具体数据的条 件下,用计算法确定加工余量是比较科学 的;可惜的是,目前所积累的统计资料尚不 多,计算有困难,此法目前应用较少。
2.经验估计法 加工余量由一些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 和工人根据经验确定。由于主观上有怕出废 品的思想,故所估加工余量一般都偏大,此 法只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3.查表法 此法以工厂生产实践和实验研究积累的 数据为基础制定的各种表格为依据,再结合 实际加工情况加以修正。用查表法确定加工 余量,方法简便,比较接近实际,生产上广 泛应用。 注意粗加工余量,P245。
例:设计尺寸为ø100H7的某箱体孔,加工工 序为:粗镗-半精镗-精镗-浮动镗。请确定 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解:由最后一道工序开始向前推。P245
表7-7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工序名称 工序间余量 /mm
各工序经济精度 经济精度 表面粗糙
/mm 度 /μm
工序 间尺寸
工序尺寸 公差
浮动镗
0.1
精镗孔
思考题:P261:4
三、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零件图上所标注的尺寸公差是零件加 工最终所要求达到的尺寸要求,工艺过程 中许多中间工序的尺寸及公差,必须在设 计工艺规程中予以确定。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一般都是通过定位 基准或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是否重合,采 用不同的方法确定。
定位基准或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时工序 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0.5
半精镗孔 2.4
粗镗孔
5
毛坯孔
H7(00.035) Ra0.8
100
H8(00.054) Ra1.25 100-0.1=99.9
H10(
0.14 0

Ra2.5
99.9-0.5=99.4
H13(
0.54 0

Ra16
99.4-2.4=97.0
10000.035 99.900.054 99.400.14 9700.54
1 2
97-5=92.0
92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定位基准或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 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要通过尺寸链计 算,下一章讲述)。
例:
正确规定加工余量的数值是十分重要的, 加工余量规定得过大,不仅浪费材料而且 耗费机时、刀具和电力;
但加工余量也不能规定得过小,如果加工 余量留得过小,则本工序加工就不能完全 切除上工序留在加工表面上的缺陷层,因 而也就没有达到设置这道工序的目的。
(二)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为了合理确定加工余量,必须深入了解 影响加工余量的各项因素。影响加工余量的 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