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学课件新
“安,静也,从女在下”, ——《说文解字》
(一)“治”和“安”的语词含义
“治” 有两种含义: 其一,相对于“乱”而言,指安定或太平; 其二,指治理或管理。
——贾谊
治和安分别表现了动态和静态的秩序良好的状况。
(四)对现代“治安”一词的认识
治安管理任务的内容
• 新中国成立初期:取缔各种反革命破坏活动,同盗匪、流 氓灯各种破坏分子作斗争,同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火 灾、爆炸、车祸等作斗争,管制一般反动分子。
• 20世纪80年代初:同刑事犯罪作斗争,同治安灾害事故作 斗争,同扰乱公共秩序和违反治安法规的行为作斗争
• 现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 活动;查处治安案件、治安事故,处置治安事件;协助国 家其他行政管理;救助群众危难,提供社会服务。
• 三)查处治安案件、治安事故、处置治安事件(经常性任务)
• 治安案件:指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应当受到治安行政处罚, 由公安机关依法立案查处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治安事故:指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造成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的灾祸。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火灾、爆炸、中毒、群体挤压伤亡 和放射性事故等。治安管理学课件资料\上海踩踏事件:伤痛之 后的反思_今日视点_Young 漾_CUTV深圳台.mp4
• 1、从思想上重视,认识其对治安秩序造成的危害 和查处工作的意义;
• 2、要不断提高民警的业务素质,提高办案能力 和处置能力;
• 3、依靠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制定和落实治安 管理规章、制度,及时掌握信息,发现和消除隐患 ;
• 4、与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处置。
二、治安管理的原则
• 治安管理原则是治安管理机关和治安民警在治安管理 活动中言论和行为的基本标准,指导我们观察治安现 象、认识和处理各种治安关系和治安问题的准则。
治安管理任务的内容
• (一)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首要任务)
•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任务主要通 过以下途径实现:
• 1、认真履行职责,为公民行使权 益提供条件和保障;
• 2、严格执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 益;
• 3、在业务管理活动中,尊重公民 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
• (二)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 活动(基本任务)
二、治安管理
• (一)治安管理的概念 • (二)治安管理的基本特征 • (三)治安管理的范围
(一)治安管理的概念
治安管理是治安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 律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 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 1、治安管理是一种行政行为; 2、治安管理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行为; 3、治安管理是由国家公安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 4、治安管理是依法公开实施的行政行为。
• 治安民警:负责对特定场所、行业、 物品的治安管理,负责查处治安案件 、治安灾害事故,查破或者协助查破 刑事案件。
• 值班要求:
• 公安派出所民警值班时,必须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工 作交接制度,做好值班记录,有情况及时请示报告, 不得从事与值班工作无关的活动。
• 备勤是指由公安派出所民警在所内整装待命,以备发 生突发性事件时机动使用或者执行临时派遣任务。
• 1、严密各项业务管理,及时 掌握违法犯罪活动的线索和动 态,加以防范控制;
• 2、做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加强社区警务和治安基层、基 础工作,强化公民的治安意识 ,完善各种安全措施,减少违 法犯罪的诱因和条件,减少被 侵害因素;
• 3、作好对重点人员的管理、 防范和矫正教育。
• 治安管理学课件资料\微博
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的基本概念
• 一、治安 • 二、治安管理
一、治安
• (一)“治”和“安”的语词含义 • (二)“治安”一词的出现 • (三)对古代“治安”一词的认识 • (四)对现代“治安”一词的认识
(一)“治”和“安”的语词含义
“治”和“安”二字,最初是分开使用的。 “治,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从水台。”
• 1950年第一次全国治安行政会议上“依据党的政策和 政府法令,依靠人民群众,主要采取公开的方式”
• 1953年“在党的同一方针、政策指导下,依靠人民群 众的支持,密切结合各方面的斗争”
二、治安管理的原则
• (一)服从与服务原则 • (二)法治原则 • (三)专群结合的原则 • (四)预防为主,保障安全的原则 • (五)属地管理的原则 • (六)公开管理与秘密工作相结合原则
现代意义的广义的治安,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符合统治阶 级意志和利益,并由其法律所规范的一种社会秩序。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治安的含义: 1、“治安”代表着一种社会客观状况,即治安秩序。 2、“治安”还代表着一种社会活动,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 活动。
现代意义的社会治安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治安是一个法律概念。 2、社会治安是一个政治概念。 3、社会治安有特定的内容与范围。
(二)治安管理的基本特征
1、 管理措施的特殊强制性 2、 治安管理主体的武装性 3、 治安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4、管理活动的群众性(社会性)
第二节 治安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 一、治安管理的任务 • 二、治安管理的原则
一、治安管理的任务
• 治安管理任务 具有一定的变 动性。不同时 期,根据国家 政治、经济、 社会的发展和 行政形势的变 化,我国行政 管理的任务有 不同的侧重和 重点。
• 治安事件:指群体或个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或者达到某种目的, 在特定场合引发并导致冲突加剧、事态扩大,扰乱社会秩序、危 害公共安全的群体越轨行为。如: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聚众 围堵、聚众堵塞交通要道。
• (三)查处治安案件、治安事故、处置治安事件(经常性任 务)
• 做好查处治安案件、治安事故和群体性治安事件 的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节 治安管理手段概述
• 一、治安管理手段含义
治安管理手段,是指治安管理主体为了 实现治安管理的目标,达到维护社会治 安的目的,依法对社会治安秩序实行控 制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措施的总和。
二、治安管理手段的特征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