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06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第06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返回
2.95
3.49
4.26
3、酸性 芳酸类药物分子中具有- COOH ,所 以显弱酸性(受取代基的影响) 药用芳酸pKa在3~6之间。 具有酸性,可以与碱成盐。 4、紫外和红外特征吸收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返 回
第二节 鉴别试验
一、FeCl3反应 1、水杨酸反应
具酚羟基或水解后能产生酚羟基的药物
(1)计算滴定度。MC9H8O4=180.16g/mol。
(2)计算含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三)两步滴定法
适用于阿司匹林片剂、阿司匹林肠溶 片的测定 片剂稳定剂:酒石酸或枸橼酸 分解产物:水杨酸和醋酸
第一步:中和
第二步:水解和测定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一步 中和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五、对乙酰氨基酚中对氨基酚和对氯苯乙酰胺的检查
(一)杂质来源
(二)有关物质检查(HPLC法) 1、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 2、对氯苯乙酰胺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四节 含量测定
一、酸碱滴定法 (一)直接滴定法
原理
COOH OCOCH3
溶解阿司匹林 防止酯键水解
方法: 取本品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 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 ) 20ml, 溶解 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 液 (0.1mol/L) 滴定 . 每 1ml 的氢氧化钠 滴 定 液 (0.1mol/L) 相 当 于 18.02mg 的 C 9 H 8 O 4。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药物分析》课件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基本要求
掌握:本类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主要芳酸 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 特点。 熟悉:主要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杂质的 结构、危害、检查方法与含量限度。 了解:影响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稳定性 的主要因素,体内样品与临床监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一般采用对比法: 样品吸收光谱特征与标准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特 征进行对照比较或与文献所载标准图谱核对。 (1)比较特征吸收数据 Amax , Amin , max , min , sh
E
1% 1cm
(2)比较不同吸收峰处的吸收度比值 A1/ A2 (3)比较吸收曲线的一致性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F
阿司匹林
O F OH
O C
OH
双水杨酯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二氟尼柳
返回
2、邻氨基苯甲酸类
COOH(Na)
代表药物
苯甲酸(钠)
COOH NH CH3 CH3
甲芬那酸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芳基苯丙酸类
CH3 HO CH3 O CH3
代表药物
CH3 O
HO
O
布洛芬
(0.1mol/L)40ml,至水浴上加热15min,迅速冷
至室温,用硫酸液(0.0539mol/L)滴定至终点,
消耗19.02ml,空白消耗该溶液34.87ml。
• (1)计算滴定度。(M阿司匹林=180.16g/mol) • (2)求阿司匹林片的含量。
(V空-V样) f T W平均 标示量的%= 100% W 标示量 0.0539 3.5469 (34.78- 19.02) 18.02 0.05 = 10 100% 359.2 0.3 100.8%
阿司匹林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潜在芳伯 氨基 苯环
NH CH3
O HO
酚羟基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对乙酰氨基酚
返回
回主目录
二、理化性质
1、性状
• 大多数是结晶性固体;
2、溶解性 • 游离芳酸类药物,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
有机溶剂
• 芳酸碱金属盐易溶于水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0.1 1 C V L(%) 100% 1000 100% 0.1% S 0.1
返回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检查原理、方法(二):
Ch.P.(2010),检查方法:HPLC 色谱柱:ODS 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
检测波长:303nm 定量方法:外标法
限量:<0.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限量规定
原料 阿司匹林片 0.1% 0.3%
HPLC法
阿司匹林肠溶片 1.5%
阿司匹林胶囊(1.0%)
阿司匹林泡腾片、栓 3.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有关物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检查方法:HPLC
色谱柱:ODS 流动相:A(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B(乙腈) 检测波长:276nm 检测方法:自身稀释对照法 结果:A各杂质(除水杨酸外)<A对照主峰
COONa
+NaOH

中性乙醇
OCOCH3
反应摩尔比 1: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产物为强碱弱酸盐 宜选酚酞为指示剂 返回
讨论:
(1) 优点:简便、快速
缺点:酯键水解干扰 酸性杂质干扰(如水杨酸)
(2)适用范围:
用于合格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回主目录
返回
苯甲酸的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与三氯化铁 试液生成碱式苯甲酸铁盐的赭色沉淀。
COONa
7
+3 FeCl 3 +
2 OH-
COO
Fe3 (OH ) 2
6
OOC
+
7 NaCI
+
2CI-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二、缩合反应
酮洛芬
二硝基苯肼
橙色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三、双水杨酯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
检查原理: 游离水杨酸+Fe3+(Fe(NO3)3)→紫色配合物 ↓ A530 结果: A供试<A对照(限度为0.5%)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四、萘普生中6-甲氧基-2-萘乙酮等有关物质的检查
(一)杂质来源
Ⅰ:2-萘甲醚;Ⅱ:6-甲氧基-2-萘乙酮;Ⅳ:萘普生
CH3 HO
酮洛芬
O O
CH3
萘普生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4、其他芳酸类
代表药物
NH
CH3
O HO
对乙酰氨基酚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返 回
pKa = 3.49
COOH
直接中和法 游离羧基 两步滴定法
OCOCH H 3
苯环 水解后生成 水杨酸杂质
返回
水解后才发 生三氯化铁 酯键 反应
玻璃棉
冰醋酸 - 水饱氯仿
中性及碱性杂质, 随洗脱液流出
阿司匹林游离,被洗脱 水杨酸仍以钠盐形式保留在柱上
阿司匹林流出
28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外标法计含量算
三、HPLC法 阿司匹林栓 Ch.P(2010)
外标法定量
色谱条件: 固定相:ODS 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 检测波长:276nm
返回
(二)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COOH OCOCH3
水解:
COONa OH
+ CH3COONa
主 试 验
+ 2NaOH
剩余滴定:
2NaOH(过量)+H2SO4 =Na2SO4+2H2O
空 白 2NaOH(总)+H2SO4 =Na2SO4+2H2O 试 验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讨论:
回主目录
返回
基本内容
一、典型药物的分类与性质 二、鉴别试验 三、特殊杂质检查 四、含量测定 五、体内药物分析 练习与思考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鉴别试验
结构剖析
理化特征
杂质检查
练习与思考 含量测定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一节 典型药物分类与理化性质
一、分类
结构特点:羧基(—COOH)、苯环(

OH
CH 3COONa
2NaOH 剩余 H 2SO 4 Na 2SO 4 H 2O
2NaOH(总)+H2SO4 =Na2SO4+2H2O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空 白 试 验
上一内容
返回
优点:
(1)消除了酸性杂质的干扰,
(2)消除了酯键水解的干扰 片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
V 标示量%
水杨酸类:水杨酸、阿司匹林 邻氨基苯甲酸类:甲芬那酸 邻氨基苯乙酸类:双氯酚酸钠 芳基丙酸类:布洛芬 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 苯并噻嗪甲酸类:吡罗昔康 其它芳酸:对乙酰氨基酚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水杨酸类
COOH(Na) OH
COOH OCOCH3
水杨酸(钠)
COOH O OH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二、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
USP32 - NF27 测定阿司匹林胶囊的含 量。经柱色谱分离后,可同时定量测 定阿司匹林和水杨酸。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阿司匹林(含杂质水杨酸 )的氯仿液
氯仿洗脱
阿司匹林及水杨酸成钠盐
硅藻土 碳酸氢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