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意识
摘要:在课堂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体育课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评价一堂体育课成败的关键。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采用多种练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去感悟去选择、去发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成功体育课的要求。
关键词:参与活动、个体差异、主动学习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喜欢刺激,挑战的活动,喜欢表扬,喜欢自我表现。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步骤统一,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步骤去做。
我们的统一要求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有的体能差的学生害怕上体育课;有的体能好的学生觉得上体育课太轻松,不够运动量。
结果是许多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原因在于我们的体育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第一、教师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安排上,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有选择的学习,教师备课要认真细致,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收获。
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
功,那么学生的参与活动的意识就会大大增强。
耐力跑的教学是学生最害怕的课,但是如果我们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练习项目进行练习,而且运动量也由学生自己掌握,那么学生练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比如教师设计耐力跑的练习内容:1.合作慢跑,2.间歇跑。
3.匀速跳绳。
4.篮球运球30米往返。
5.足球带球往返40米。
这些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各种不同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跑步,有的学生喜欢跳绳,有的学生喜欢篮球运动,有的喜欢足球运动,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上来,他们不在觉得耐力课是那么可怕的课了,而且他们喜欢上耐力课了。
上身体素质练习课,教师在组织练习方法的时候,应该针对不同体质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明白不同体质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比如我们练习上肢力量,要求学生做俯卧撑多少个,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能力不同,练习方法要分几档:一次能完成10个的学生,练习的次数要多些,10次;完成20个的学生,练习次数是6次;完成30个的学生,练习的次数是4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达到锻炼的目的。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复习动作对学生来说,并不全是没有掌握动作的,有的学生已经会做,而且做的比较好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一点,采用”一刀切”的形式
进行教学,让全部的学生按照同样的程序进行学习.殊不知,如此教学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使学生感到索然寡味.但如果在教师引导下,在课堂中开设”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各取所须.比如在复习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可提供多种练习的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1.在垫上做前滚翻练习;2.由高处向低处滚动;3.在帮助下做前滚翻练习;4.无帮助下做前滚翻练习;5.前滚翻接下一个动作练习等等。
这样不仅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二、组织形式上,体现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体育课必不可少的部分,传统教学多是学生排好队伍,一起去跑步,一起做操,形式单调,内容不变,学生常常提不起兴趣,教学的效果也不佳,同时影响了整堂课的情绪,如果我们教师列出许多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内容,让学生根据本课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选择他们喜欢的内容和自主选择练习方法,由小组长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这样就能锻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练习的实效。
教师需要做的是活动前把各种准备活动作用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诱导点拨学生做哪些方面的准备会比较好,启发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练习方法。
学生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分组,以及场地器材的合理分配等。
体育课上,教师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教学,如果教师能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伙伴,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如一堂篮球复习课,准备活动,基本技术复习按教师的要求完成,教学比赛学生有自己分组的意愿,那么教师应该允许学生选择合作伙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合理分组。
第三、教师既是导师,又是合作朋友。
课堂教学的整体过程设计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心中应该非常明确,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要随时掌握。
小组长组织时如果出现问题,教师要辅导解决。
比如我们要上一节投掷课,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投掷项目需要哪些个关节和肌肉的活动,如果关节肌肉没有准备活动会造成什么后果,通常别人练习投掷时都做了什么活动,用小黑板公告出来,教师让学生边看边讲解,之后就由学生分组自由选择练习内容,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准备活动,教师控制活动的时间。
我感到这样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效果比教师统一安排,学生统一练习的效果好得多,学生喜欢,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这样,他们喜欢自己做主,教师应当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也有时候学生喜欢教师参与活动,那么教师就是合作朋友,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更高的发挥。
在课堂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体育课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评价一堂体育课成败的关键。
第四、教师的评价。
学生是在教师的评价中不断进步和成长的,
教师要积极鼓励和表扬学生。
学生有时练习没有积极性,教师对他们不停的鼓励和积极的评价,使学生有了动力,有时学生动作不好,教师评价可以说,“很好,有进步”,训练课记时跑练习,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跑完规定的次数,有意识的把成绩往上提,让学生感觉成绩在进步,学生跑步的动力更足了。
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决不是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采用多种练习方法,在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和点拨,并鼓励学生能大胆地去选择、去发现、去感悟。
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课堂教师应该做到收放自如.课的开始部分,需要统一,要检查学生人数,教师要宣布上课内容和目标要求,课中的展示,课后的总结.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参与,一堂课有部分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练习完后,教师要让学生集中谈收获和感受,大家来交流,更有教师统一的点评.教师的点评是很关键的,它决定一堂课的成败.
总之,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一个世纪,面对知识和见识面不断拓展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不能象过去一样单调,如何上”活”是一堂课的关键,课堂气氛要活跃,授课的方法要活,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我们教师首先思维也要活跃,选择多种练习方法,让学生多体验,多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的乐趣,积极的参与,并能自主的学习,才是我们体育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