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根本,要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
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
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画写意花卉》是鲁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的第2 课内容,按照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学生在前一章学习了中国画的分类和
表现形式,已经学习了中国画的理论知识的基础,本
课除包含中国写意画的概念阐述以外,着重讲解写意
荷花的画法步骤,这些内容包含中国画笔墨技法等最
基本的中国画知识。
这两课与后四册教科书中的中国画课紧密关联、循序渐进,使初中阶段的中国画学习相对完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写意花卉的基本特点与方法,能够运用写意的技法表现花卉。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写意花卉的作品,了解花卉的特点与写意笔墨的使用,在练习中掌握花卉的写意技法,提高笔墨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感受中国写意绘画的意境与趣味,养成对于中国画的
热爱。
教学设计
一、引导阶段: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花鸟画的分类,请学生分别说出所展示的两幅花鸟画作品的类型和特点,引导学生说出工笔花鸟和写意花鸟的各自特点,并以此引入课题《学画写意花卉》。
二:观察分析,直观感知
请学生讨论一幅好的国画写意花鸟画作品的标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写意花卉的特点,使学生充
分感受写意花卉具有简练的笔墨,能够抓住物象的特
点与神情,并且以此抒发作者的情趣。
在这个环节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在课堂开始之处使学生初步了解写
意绘画,为接下来的绘画创作奠定基础。
三:对比观察,形式分析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我将展示我在宣纸上画出的四种笔法,让学生自己用毛笔
实验用毛笔的那一部分可以画出上述四种效果,然后在笔法的讲解不分,同样展示三种墨法的效果图片,在黑板上写出三种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让学生对号入座,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师示范,详细讲解
在学生对于写意牵牛花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为了更好的凸显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我会直接在斗方的宣纸卡画一幅写意荷花的完整作品,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进行用笔用墨的时候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充分感受不同笔墨带来的画面效果。
五: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
所以我设计了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临摹或结合照片进行创作的练习,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大部分学生作品已完成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从用笔用墨用色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生生互评,最后我将给予及时反馈与总结,在展示点评环节中,我会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以鼓励、肯定为主,多从建议性评价出发,培养学生敢
于接受别人的“指正”。
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小结作业,拓展提高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中国画难不难画,中国画看似简单想要画好其实很难,需要经常练习,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希望同学们要多多的去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政治正能量的优秀的中国人!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