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论 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
着重关注特定内容领 域的概念理解和一般 认知技能,倾向于根 据概念理解的成长和 思维推理的一般策略 来表述学习
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一)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实质:
概念理解的获得,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加工之间的相互作 用。
学习结果
形成学科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
关于教学的主要论点
总的原则:
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 信学习者的能自我教育,发展潜能。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①确定帮助情境 ②探索发现问题 ③发展洞察力 ④计划与决定 ⑤整合
人本主义教育课例
个案问题:一个害羞的不愿表达的小女孩 步骤:
…… 师:那么,你为什么认为他们会不喜欢你的作品呢? 生:我想我确实不知道,我想我真的很害怕,但我又无法确切说出这是什
……
共同特点
在过程上,简化了有机体学习过程的内 部操作活动,将其看成是由此到彼的联 结。
在结果上,简化了有机体学习的结果, 将他们看成是若干兴奋点形成的通道。
在条件上,注重学习的外部条件而忽略 了内部条件。
取向之二:认知观
主要代表观点: 格式塔学习理论 托尔曼符号学习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理
②呈现新知识结论。
(板书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并作图)
③找出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
(教师请一位学生作出一个一般的四边形)
程序
④分析新知识与起固定作用的原有观念的联系与区别。 (精确分化,融会贯通)
1、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相同之处:都是四条 边组成的闭合图形;重点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平行四边形两 组对边相互平行。
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一) ——人本主义
学习实质

学习结果
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有用的人,整体的人格得到发展
学习过程
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 现的过程
学习规律与条件
①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②让 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③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 关爱、理解的氛围中。④从做中学
2、教师提出:当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性质时,它才是平 行四边形,因此,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是上下位关系,平行四边 形是四边形的一种)
⑤将平行四边形知识放进知识系统。
共同特点
从学习过程看,它们都把学习看成是复 杂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
从学习结果看,他们都主张学习的结果 是形成反映事物整体联系与关系的认知 结构。
为什么没有了为什么?
——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
对标准答案的刻意追求
10除以5,得多少?(中国青年报,1998年1月21日)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中外学生的对比
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 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 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 能力。(高钢,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南方周末》 1997,6,20)
主要模式:
①随机通达教学设计 ②支架式教学设计 ③抛锚式教学设计 ④自上而下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戊戌变法 学习者:初中二年级学生 程序:
①放甲午战争录象。提问: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由学生根据上网 等方式查询到的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回答。教师引出康有为 公车上书。
②提问:如果你是康有为,你会向皇帝提出什么改革方略?(小组讨 论,部分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在屏幕上列出维新派的改革措施)
学习的规律与条件
为了顺利完成学习所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学习理论的取向划分
主要理论取向:
联结观 认知观 情景观
取向之一:联结观
主要代表观点: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 说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
说 (在此期间达到鼎盛)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强调知识单元或技能 成分之间联结的的增 强,倾向于根据技能 获得来表述学习。
•x2+4x+4=(x+2)(x+2)
•x2+6x+9=(x+3)(x+3)
•x2+8x+16=(x+4)(x+4)
学生在发现规则后不需动手,只需要视觉表象就能列出方 程式。最后当学生熟练掌握规则后,仅用符号就可以运算,在 此基础上很容易进一步推出
a2+2ab+b2=(a+b)2
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二)
程序教学范例
教学流程:
解释
下一步 正答
问题(提问) 解答 确认 误答
重复上一步
教学内容:电流 程序:①电灯泡发亮的原因是灯丝——(发热)
②电灯丝发热的原因是灯丝通过——(电流) ③电灯变亮的原因是电流强度——(增大) ④电灯变暗的原因是电流强度——(减少) ⑤当电压增大时,电流强度就——(增大)
②强调发现学习,让 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 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 思考,自行发现知识, 掌握原理和规律。
发现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平方和公式:a2+2ab+b2=(a+b)2 学习者:小学二年级学生 材料:积木块 程序:先向学生呈现一些由积木拼成的图形,
告诉他们,大正方形是正方形,它的边长不知 道,可以用x表示,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长方 形的长边边长为x,短边边长为1。然后让学生 用这些积木块搭成比x正方形更大的正方形, 并要求儿童记下每个大正方形所需各种积木块 的数量,儿童会搭出一系列正方形并进行记录。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揭示人类学习活动的本质和 规律,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 指导人类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学习 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
学习理论所回答的问题
学习实质
有机体是如何获得个体经验的?
学习结果
学习要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什么?
学习过程
为了实现学习的结果学生头脑中所进行什么样的加工活动?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学习实质 同布鲁纳 学习结果 形成学科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就是按层次的形式组织起来
的诸多类属者,类属者即概念或观念。
学习过程 学习者利用原来认知结构的已有观念,与新知识建立实质
的、非人为的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同 化过程。
学习规律与条件 同化过程应该是自上而下进行,注重原有知识结构的可利
X
X
1
布鲁纳发现教学中用的积木组合
学生会描述上图为“这个新拼正方形面积是一个大正方形的面 积( x2 )加上两个长方形面积(1x+1x),再加上一个小 正方形面积(12)。
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有另一种表示新拼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即(x+1)(x+1)。学生很快会列出:
•x2+2x+1=(x+1)(x+1)
教育心理学
××××
第一讲 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导言 什么是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要回答什么? 学习理论的取向划分
导言
学习的异化
学习的本意 某些教育者的学习观
教学的失能
为什么没有了为什么? 有奥林匹克没有诺贝尔?
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学习与教学理 论
几种不准确的认识(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究竟学会了什么?我 们教师应该教给他们什么?这是每个教 师都应该考虑并弄明白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主动积极地进行类目化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类目化活动就是将新知识形 成新的类目,并将新类目纳入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中去。
学习规律与条件
类目化过程应该是自下而上,从具体到一般,从低层到高层。应该向 学生提供较、较低层次的类目或事物,让他们去“发现”新的类目与类目 关系。
教学理论要点
①强调以学科的基本 结构作为教材,强调 基本结构的早期获得.
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以斯金纳的操作学习为例
学习实质
刺激与反应之间、条件与动作之间、语义网络中节 点之间的联结。
学习结果
学习过程
通过强化使学习者建立情境与反应的联系。
学习规律与条件
连续接近法与强化程序的安排。
程序教学法
用性,清晰性与巩固性。
教学理论
要点
①强调教材要从一般到 具体。
②强调先行组织者的教 学模式。
先行组织者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概念 程序: ①提出先行组织者。
( 教师:同学们,我们准备学习“平行四边形”概念。我们过去 已经学过了“多边形”概念,当多边形的边数是四的时候,则是 四边形。今天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什么关系?)
基本做法: 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 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 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 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 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特点: 1.小的步子 2. 积极反应 3.及时反馈 4.自定步调 5.低错误率
直到现在,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在学校 应该学的和教师应该教的,都是“双 基”,也就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 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几种不准确的认识(二)
我国许多学者和很多中小学教师, 在界定教育目标中的智育目标时,都把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 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作为五大标准。这个 标准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已 经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误导性的负面影 响。
么缘故。 师:有些什么障碍使你不敢把作品给同学看? 生:在很多方面,我真想知道是否有人真正赏识我的作品。不过我不知道
怎么办。 师:如果我在课堂上读一篇你的小说,但不告诉他们作者是谁,你觉得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