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3.易感者: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易感人群越多,人群易感性越高,传染病越容 易发生流行
23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基本条件 组成 传染源 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 物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手、用具、玩 具;媒介昆虫;血液、血制品、体液;母婴传 播;土壤 人群易感 易感人群越多,人群易感性越高,传染病越容 性 易发生流行
15
感染与免疫
感染过程的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最常见 仅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感染后有抗体) 病原携带状态 携带时间>3个月 →慢性 不显出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 潜伏性感染 :不排病原体,寄生在机体某个部位 例如:结核 、疱疹病毒; 没有临床表现,一旦抵抗力↓→显性感染 显性感染:临床感染 例如:麻疹
25+1 10+1
强制管理
严格管理 监测管理
<2h
24h内 24h内
下列疾病按甲类管理: 非典,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
28
传染病的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
肠道传染病 : 三管一灭,用具消毒,个人卫生。 呼吸道传染病:通风换气、空气消毒、戴口罩 虫媒传染病: 杀虫、防虫、驱虫 血源性传染病:血源、血制品的管理。 措施: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致病微生物
29
传染病的预防
保护易感人群
1.提高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2.增强特异性免疫力
人工自动免疫(疫苗、菌苗、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抗毒素、丙种球蛋白)
3.个人防护、药物预防
30
基本环节
对病人的管 理 对接触者的 管理
预防措施
“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 离、早治疗 医学观察、留验、卫生处理、预防服药、免 疫接种 早期发现,做好登记,加强管理,指导督促 其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定期随访 观察,必要时应调换工作、隔离治疗等 根据动物的病种和经济价值,予以隔离、治 疗或杀灭;流行地区对家禽、家畜进行预 防接种;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要彻 底消毒
16
感染与免疫
感染过程中病 原体的致病作 用
侵袭力(invasiveness)——如鞭毛、夹膜、酶 毒 力(virulence)——如外毒素、内毒素 数 量(amount)——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变 异(variation)——可导致致病力的改变
17
感染与免疫
感染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应答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天然屏障 皮肤、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吞噬作用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体液因子 补体、溶酶菌及各种细胞因子(白介素1-6,
4
SARS
5
SARS
6
禽流感
7
禽流感
8
手足口病
9
埃博拉出血热:

提起生物恐怖袭击,人们马上就会想起炭疽和天花。
然而2002年造成全球恐慌的炭疽杆菌,在2003年 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2003年,一种和炭疽同样恐
怖的新型病毒在刚果大规模暴发了2次,这就是人们尚不
熟悉的埃博拉病毒。
10
肿瘤坏死因子等)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18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9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 传染源 • 传染途径 • 人群易感性
20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 体外的人和动物。 • 病人 • 隐性感染者 • 病原携带者 • 受感染的动物
中国结核病患者数量居全球第2位(印度为第1位) 每年新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30万例
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
全国80%的肺结核病人在农村
面临着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的危险
12
学习目标
熟悉传染病感染过程五种表现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掌握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常见症状的护理
13
感染与免疫
感染的概念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侵入机体
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感染与传染的区别:
传染属于感染的范畴,而感染不一定有传
染性
14
感染与免疫
传染病与感染病的区别 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
染性的疾病,是狭义的,只包含国家规定的甲、 乙、丙3类传染病共计37个病种(包括SARS)。 感染病是广义的,将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引起的 疾病全包括在内,涉及内、外、妇、儿、神经、 五官等各科。
24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中的因素
自然因素 地理因素(地区性) 气候因素(季节性) 生态环境: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 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文化水平对流行过 程有决定性影响。
25
传染病的预防
• 管理传染源
• 切断传染途径
• 保护易感人群
26
传染病的预防
管理传Hale Waihona Puke 源传染病病人的护理1
主要内容
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染病病人常见 症状体征的护理
2
2
传染病
你听过哪些传染病的名字?
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 禽流感、麻疹、百日咳、 病毒性肝炎、淋病、梅毒、 霍乱、流行性感冒等等。
3
传染病
传染病:
是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 染性的疾病。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致病微生 物(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等) 和寄生虫(原虫、蠕虫)。
21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2.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 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空气、飞沫、尘埃 水、食物、苍蝇 手、用具、玩具 媒介昆虫(生物性传播和机械性传播) 血液、体液和血制品 土壤、疫水
22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患者或疑似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期隔离、 早期治疗 接触者:进行检疫,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 病原携带者:做好登记、治疗、调整工作岗位 动物传染源(根据经济价值处理)
27
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报告制度
严密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分类
病种
管理要求
报告时限
甲类
乙类 丙类
2 (鼠疫、霍乱)

埃博拉病毒被认为是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的,但科学家
们一直未能发现其真正的动物宿主,更多的证据表明它可 以通过接触、输血、呼吸等多种途径传播。感染埃博拉病
毒的患者病死率达到50%-90%。患者死亡时器官溶
解,全身毛孔和腔道出血,死状恐怖。故该病毒被认为是 一种潜在的生物武器。
11
结核病负担日益加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