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中的爱情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151160076刘乐超
摘要:爱情自古以来就是诗歌的重要歌颂对象,诗歌也一直都是爱情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
唐代爱情诗较其他时代的爱情诗尤显得丰富多彩,不论是描写士大夫还是平民的爱情诗,都显得十分动人。
关键词:唐代,爱情诗,士大夫,平民
从《诗经》开始,经过汉乐府和六朝爱情诗歌的发展,到了唐代,爱情诗到达了鼎盛时期,初唐时期诗人提出注重诗歌“风骨”的主张,开启了诗歌的新风气。
盛唐时期,士大夫文人热情高涨,唐诗创作空前繁荣,爱情在诗人们的笔下有了更多的表现方式。
张九龄、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都留有优秀的爱情诗作。
中晚唐时期,爱情诗出现了真正的高峰,争妍斗艳,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题材都有了更大的丰富,创新手法不断涌现。
李端、张籍、薛涛、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成为中唐时期爱情诗人的杰出代表。
到了晚唐时期,杜牧、李商隐、鱼玄机、温庭筠、韦庄等诗人的爱情诗比较突出,但已经不如中唐那般百花齐放。
根据爱情诗歌所写对象,唐代爱情诗中最为优美的应当是士大夫之间的爱情和平民之间的爱情。
写士大夫一类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最为深远的影响。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就是此类代表。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的今天,这扇门里,一个姑娘的脸跟一棵树上的桃花,互相辉映,光辉相照。
到了第二年,不见姑娘,人面不见了,桃花依然怒放。
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也是十分感人的。
这一年,崔护赶考,进士落榜,比较失落。
清明这一天,他去踏青,不知不觉来到长安南郊的一个村庄。
这里花木葱茏,桃花怒放,忽觉口渴,想喝点水。
来到一户人家,大门紧闭,他就敲门,一个姑娘出来答应:谁啊?崔护说,是我,路过此地有点口渴,想讨一碗水解渴。
姑娘打开门,然后进去端了一杯水出来,又拿出一把椅子,请崔护坐下来喝水。
姑娘把水杯递给他以后,就站到桃树边看着崔护。
崔护看姑娘长得很美,想跟她交谈几句,姑娘却不回答。
喝完水,崔护道了谢就走了。
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又去了,一看这家人门上挂了一把锁,家里没人。
看看园子里桃花依旧怒放,还是那样鲜艳,于是就在大门上题了这首诗。
过了几天,他放心不下,想去看看。
正好门里出来一个白发老头。
老头问,你是谁?我是崔护。
老头一把将他揪住,你还我女儿!原来崔护在大门上题了这首诗以后,姑娘回来看见了,难过得饭也不吃,水也不喝,觉也不睡,昨天下午就断气了。
崔护知道后,大惊失色,把人家一个好好的姑娘耽误死了。
他就进门去哭,痛哭流涕。
忽然,这个姑娘又睁开了眼睛,人又活了。
老头
就把女儿许配给了崔护,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后人把这个故事改写成剧本,在舞台上演出。
明朝人改的剧本名叫《桃花人面》,清朝人改后的剧本名叫《人面桃花》。
足可见此诗影响之深远。
平民爱情诗歌在爱情诗是重要的一部分,大多写的是平凡却真切动人的爱情。
崔颢写过一首五言绝句《长干行》,“君家何处在,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您家住在哪里?古代女子称呼自己是妾,小女子我住在横塘,横塘是南京西南郊的一个小镇,也在秦淮河边上。
我把船停下来,靠在岸边,问您一句,说不定咱们还是同乡呢!
显然,这是一个年轻姑娘,在寻问一个年轻男子。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九江是指长江下游这一段,这里有很多支流,古人说多就是九,有很多江水。
我们都是长干里一带的人,但从小不认识。
姑娘和小伙子,一问一答,非常朴素。
短小通俗的诗篇中写出那种朦朦胧胧的爱情,对爱情的追求和冲动,还带有几分羞涩,这就是平民之间爱情的真实表达。
“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这是一首依据古老的民间传说写成的抒情小诗。
相传,古代有个女子,因为丈夫离家远行,经久未归,就天天上山远望,盼望丈夫归来。
但是许多年过
去了,丈夫终未回来,这女子便在山巅化为石头。
石头的形象宛如一位女子翘首远望,人们就把此石称作望夫石,此山称作望夫山了。
不论是士大夫的传奇爱情,还是普通平民之间平凡的爱情,从诗歌中流露出的都是最美好,最珍贵的意境。
唐代优美的爱情诗能滋润人们的心灵,也永不会过时,一如人们对美好和爱情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