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文学院 152班 张思慧 学号:15113836

1943年的一天,侵华日军12旅团情报士官佐田雅人,骑着这辆自行车
与新四军遭遇,匆忙交火后,丢下自行车逃去。随后这辆自行车成为新四军
女战士李春华的交通工具,陪伴她度过近40个春秋。1986年,李春华将这辆
自行车捐赠给新四军纪念馆。1988年,佐田雅人故地重游,在新四军纪念馆 里,一眼认出当年的自行车,并表示愿不惜代价,让自行车重回身边。这一 要求遭到新四军纪念馆的回绝。此时的佐田雅人已经成为热衷中日文化交流 的友好人士,对当年的侵华行为深深忏悔。围绕这辆自行车发生的一切,陆
应铸执笔采写的稿件《一辆自行车的传奇故事》,获得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
说来有趣,这篇通讯的线索是我中午在家里饭桌上听来的,一路拽 下去,就发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新闻线索,是一根金丝线。我采访得知, 这辆自行车身世复杂,作为一件抗战(涉外)文物,当时全国仅此一件, 十分珍贵。金丝线串起的是令人眼前一亮的珍珠。静静地陈列在展橱里 的破旧自行车,其背后却是长达70年的沧桑,它没有生命也不能言语, 却见证了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一段屈辱史。我把采访重点放在搜集与自 行车及其前后两个主人相关的故事(细节)上。这样的采访犹如擦拭蒙 蔽珍珠的岁月尘埃,重新令其光鲜如新。佐田雅人,自行车的原主人, 一个侵华日军的追忆与一个日本老人的追悔;李春华,一个新四军女战 士,把缴获的自行车当作“无声的战友”,和它一起屡立战功。一辆自 行车原来可以被赋予如此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承载„„就这样,一堆充 满史海钩沉气息的零散素材有机地成就了一辆自行车的传奇故事。 ——盐城晚报记,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
的投降之路却敞开着。反动派声嘶力竭的叫喊着:投降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得到自由,但是我深深地懂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怎么能靠 出卖革命获得自由!我希望有一天,革命的烈火,把我和反动派的监 狱一齐烧掉,我应该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到永生。 这是一首用生命和热血写成的诗。诗人运用象征和对比的手法, 向人们展示了革命者坚强的革命意志,崇高的革命气节和奋斗到底的
革命精神。
囚歌
(根据作者手迹抄录)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到——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作者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 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被移禁于重庆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非人 的苦刑,仍坚贞不屈。在国民党的种种利诱面前表现出了一 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监狱的墙壁上题写下了这首被 后人广泛传诵的千古绝唱。
在新四军纪念馆,经常听到与文物有关的故事。但迄今为止,
还没有哪件文物,如“满洲”自行车那般具有传奇色彩。文物背 后的故事,不仅仅是还原历史,还蕴含着经历者复杂的情感。对 于李春华来说,这辆自行车既是当年转战南北的交通工具,也是 战争岁月最好的见证,还是面对儿孙娓娓道来的家庭故事;对于 老战士刘龙来说,这辆自行车立刻让他想到当年的老首长,继而 开始艰难地寻找;而对于佐田雅人,我相信当他1988年再见这辆 自行车时,那种恍若隔世、难以言述的情感,要更加复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