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篇一: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
所在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
20XX年5月1日
一、实践选题与方案设计
走访旅顺实践报告
作者: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的花朵,是祖国的下一代,中坚力量的成长阶层。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的定性,影响的不仅仅是自身,更是决定了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社会发展。
报告人为大学生应该坚定自身,深化自身,定性价值观。
红色之旅正是缅怀先烈又助于培养正确价值观懂得今日的一
切来之不易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先烈爱国红色文化
历史背景: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为北洋水师重镇,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
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为北洋水师重镇,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
共有各种大炮78门。
驻守旅顺的清军,有记名提督黄仕林、记名总兵张光前、临元镇总兵姜桂题、记名提督程允和、记名提督卫汝成等部,总兵力为14700人。
清军兵力虽多,但诸军互不联络,均无固守的信心。
八位统领互不隶属,各行其是。
1894年11月17日拂晓,日本第二军除在金州、大连湾留下少量部队外,全部出动进犯旅顺。
日军兵分三路:一为右翼纵队;二为左翼纵队;三为骑兵搜索队。
11月21日,旅顺半岛20多个炮台,全部被日军占领,清军战死约2000余人,日军仅损失280人。
事件经过: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死难者约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后经考察生还者大概约800余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
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中红色文化遗产更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界定,红色文化遗产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28年的历史阶段内,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
科学地保护与开发红色文化遗产,对于发挥红色文化遗产价值与功能,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引自百度百科)
因此,参观学习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秉承红色文化理念,体会革命先辈身上艰苦奋斗、为国牺牲的红色精神
旅顺--清朝时期就已经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塞,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却是一个备受外国列强蹂躏之地。
近百年来曾被沙俄和日本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占领,长期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近代历史中的战争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战争中的种种遗迹,使得旅顺成为一座战争博物馆。
这些遗址既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惨无人道的殖民统治的铁证,也是记载了旅顺口在近代史中悲惨的命运。
位于辽宁省大连
市旅顺口区向阳街139号的旅顺日俄监狱就是一处红色文化遗址,我们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来到这里,参观学习红色文化。
这座监狱是1902年由沙皇俄国始建,1907年日本扩建而成。
监狱围墙内,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有各种牢房275间,可同时关押2000多人。
还有检身室、刑讯室、绞刑室和15座工场。
监狱围墙外,有强迫被关押者服苦役的窑场、林场、果园、菜地等。
总占地面积22.6万平方米。
许多中国和朝鲜、日本、俄罗斯、埃及等国家的人民曾被囚禁和屠杀于此。
这座由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国先后建造的监狱,是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和反人类的铁证,其野蛮和残忍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驻旅顺,监狱解体。
1971年7月,监狱旧址经过修复后,作为陈列馆向社会开放;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旅顺监狱旧址公布为
篇二:近代史社会实践表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课”社会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以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为例)负责人学院班级
学号联系电话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