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积极情绪与人生意义的作用
积极情绪是人类情绪中很有适应意义的一类情绪, 随着积极 心理学的兴起, 对积极情绪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人生意义 对个人的生存、 健康和幸福都是很重要的。Zika 和 Chamberlain (1987) 发现, 在众多人格变量中 (如控制点、 自信、 人生意义) 人 , [5] 生意义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最好预测者 。事实上, 几乎在人 生的每一个阶段, 从少年到成年晚期, 积极情绪和人生意义都影 响着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McGregor 和 Little(1998 )认为, 虽然对幸福的研究在过去主 要集中在快乐层面上, 但是通过实现个人整一性而获得生活的意 义也是幸福的一部分[7]。King 和 Napa (1998)选择在西方文化中 受到广泛关注和争论的三个变量, 即快乐、 人生意义和金钱作为 良好生活的标识 。他们认为, 在西方历史文化传统中, 这三个
义体验的最好预测者是那一天所经历的积极情绪; 启动的积极情 绪概念也能提高人生意义的评定等级, 而不论被试本身是否体验 到了积极情绪, 也就是说, 激活积极情绪概念就能促进对人生意 义的感知。 具体说来, 积极情绪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影响对人生意义的体 验: 1、 积极情绪影响认知, 促进对意义的发现和建构。 Fredrickson (1998 )把积极情绪的早期研究整合起来, 提出积
2008 年 8 月
论积极情绪与人生意义的作用
闫广文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52)
[摘一要]—积极情绪和人生意义都是幸福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两者既不相同, 又密切相关。 积极情绪影响认知, 促 进对意义的发现和建构; 并作为目标的反馈, 或作为信息影响对人生意义的判断。本文旨在探讨积极情绪和人生意义的 关系, 重点在于积极情绪影响人生意义的体验。 [关键词]—积极情绪; 人生意义; 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 B842.662s——[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489 2008) ( 08-0034-03
感状态若是消极的, 就会激起个体对现有情况采取行动以谋求变 53, 155~162. 化。如果当时的情绪状态是积极的, 那么也就是向个体暗示: 他 [6]Ryan, R. M., & Deci, E. L. (2001).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在这一处境中表现良好, 不需要将注意力都投向于当前的处境。 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In S. Fiske
人们的心情和情感是事情的现有状态的指示器。积极情绪下的 (Ed.),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52, pp. 141~166). Palo Alto, CA: 人作决策时只需要较少的认知努力, 更可能使用 “情感作为信息” Annual Reviews. [7]McGregor, I., & Little, B. R. (1998). Personal projects, happiness, 的启发式策略。 在判断生活是否有意义时, 人们也会使用当时的情绪作为信 and meaning: On doing well and being your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息来源, 除非情绪的来源非常明显。 例如, 晴天而不是雨天, 人们 对生活的满意程度高。 但人们却没有意识到天气影响心情, 而心
二、 积极情绪促进人生意义的体验
Laura A.King 等人使用多种方法, 进行六个实验, 以考查积 极情绪和人生意义的关系[9]。结果发现, 积极情绪与人生意义高 正相关, 积极情绪比目标评估能更好的预测人生意义; 每天的意
华 章 34ຫໍສະໝຸດ 2 0 0 8 . 82008 年 8 月 活性,使个体克服习惯化反应的能力增强。这个理论很好地解释 研究。 总之, 积极情绪提高了个体在意义相关环境中的敏感性, 或
一、 积极情绪和人生意义都是幸福的一部分
“拓延一建构” 理论[10]。 该理论认为, 各种具体的积极情 Ryan 和 Deci (2001)认为在心理学中有两种基本的幸福观: 极情绪的 绪, 如高兴、 兴趣、 满足感、 自豪感和爱等, 表面看来不同, 但都有 一种观点可以称为快乐论(hedonism ), 这种观点将幸福界定为快 建构和增强人们个人资源 (如增强人的 乐(happiness ), 而快乐就是指生活满意以及愉快的获得和痛苦的 拓宽人们瞬间知行能力、 体力、 智力、 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协调性等)、 提升人们主观幸福 避除。 即幸福就是生活满意, 有积极情绪且没有消极情绪三个方 面的结合。另一种观点可以称为至善论 (eudaimonism ), 这种观 点主要强调人生意义、 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等, 将幸福界定为个 人功能的完善程度 。
Social Psychology, 74, 494~512. [8]King, L. A., & Napa, C., K. (1998). What makes a life goo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 156~165.
[8]
变量都被用于衡量生活良好与否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显示与 金钱财富相比, 民众在评判生活良好与否时, 更注重人生意义和
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会被遗传编码, 成为人类特性的一部 快乐体验。 鉴于人们倾向于不仅看重体验到的快乐的数量程度, 并且, 分。再次, 积极情绪不仅能对个人资源产生长期持续的效应, 也 而且同样看重参与有意义的活动的数量程度, 他们认为对快乐和 如处于高兴状态的个体, 往往在体力、 人生意义的共同考察是预测生活良好与否的有效标准。 近年来, 能产生弥漫性的积极影响, 研究者对幸福的理解非常接近, 他们倾向于认为幸福的完整的结 构应当是由快乐论的幸福和至善论的幸福这两者构成的, 也就是 说, 积极情绪和人生意义都是幸福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智力、 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均表现出拓延能力。 Isen 和同事发现, 积极情绪促进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1]。 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人对新信息更具开放性, 有更大的认知弹性。 此外, 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人的注意和认知过程, 其焦点是整体而 非局部,积极情绪帮助人们拓宽注意范围。 艾施(Ashy,1999) 提出了积极情绪对认知影响的神经心理学 理论[12]。 这个理论认为,适度的积极情绪状态会使中脑边缘皮层、 前扣带皮层的多巴胺水平升高,而这种神经递质会提高思维的灵 收稿日期: 2008-07-15 作者简介: 闫广文,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了一系列发现积极情绪促进了问题解决、 决策制定等任务成绩的 者说使人处于意义准备状态, 使人倾向于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
三、 以往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说明, 积极情绪促使人们体验到生活 首先, 人生意义的建构包括更广泛的内容, 而不是只有对意 的意义。也就是说, 当人们的思想比较开阔时, 他们更有可能觉 义的直觉观念。 Reker 和 Wong (1988) 认为个人意义即人生意义, 得他们每天的存在是有意义的。积极情绪提供的整体注意允许 至少包括三个相关成分: 认知成分, 对个人体验的清晰理解; 动机 成分, 由个人的价值系统所决定; 情感成分, 意义体验中的满足和 2、 情绪是目标的反馈 实现感[20]。很明显, 以往研究只是关注意义的主观感觉。将来的 当人们说生活有意义时, 究竟指的是什么?人生意义通常被 研究应该探讨情绪和人生意义其它方面的联系。 定义为一种感觉: 生活有目标或者是在自己所看重的目标上投入 其次, 大部分研究依赖于自我报告法, 不管是对人生意义的 时间和精力, 并取得成就时产生的感觉[13]。Frankl (1984) 把意义 评定, 还是对情绪的测量。从哲学观点来看, Kraut (1979) 认为幸 描述成个人成就、 与他人的交往、 欣赏艺术、 接触自然等 [14]。Ba- 福、 人生意义等能被客观评估, 他人有可能客观评价某个人的生 umeister (1991)认为人生意义的体验视以下四个心理需要的满足 活是否达到了意义的一些共有标准 [21]。然而情绪在这些判断中 而定: 目的、 价值、 功效和自尊[15]。Ebersole (1998)报道, 当要求人 依然起作用。观察者可能使用人们的快乐作为个人意义的最好 们写出他们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件时, 回答通常可以分为下面几 线索, 或者观察者自己的积极情绪可能影响对他人人生意义的判 类: 人际关系、 自我完善、 理解、 与个人信仰一致的行为 [16]。通常 断。将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好的方法, 如叙事法等, 从而获得更 用来探讨人生意义的问卷主要依靠被试对意义的直觉理解, 类似 为客观的结果。 于这样:我想我未来的生活将是完全没有意义和目标的” 也就 “ 。 此外, 许多研究支持这种观点, 能找意义的人, 比不能找到意 是说, 当人们感到他们的生命超越了琐碎和瞬间、 有远大目标时, 义的人, 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恢复得更快更好。 积极情绪体验 就会认为生命是有意义的。人生意义与个人目标密不可分。个 能在种种途径上帮助应对, 加快从负性情绪中恢复过来。 在什么 人目标作为个体意愿为之努力奋斗的目的对象, 在认知层面与个 程度上, 积极情绪的恢复领先于人生意义的体验。 这也是一个很 体的自身意识和世界观密不可分, 其行为的最终结果与情绪评价 有意义的研究主题。 又有直接的关联。 这样个人目标获得了在认知、 动机和情感方面 【参考文献】 的重要的纽带作用。 [1]陈琛: 个人目标、 快乐和人生意义: 关于幸福的本质及其本源的一 Carver 和 Scheier (1990,1998)认为, 个人生活中一些重要领 域的发展是否顺利, 可在情绪中反馈出来[17] [18]。积极情绪可能是 人们看到 “更大的蓝图” 从更高层次来体会生活的意义。 ,
来, 因为积极情绪与目标进展的联系, 从而积极情绪促进对人生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19-122 意义的更高感受。 3、 情绪作为信息影响对人生意义的判断 心情即信息 (feeling-as-information) 的观点[19]认为, 当前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