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人生的意义和幸福

论人生的意义和幸福

论人生的意义和幸福万国明
前几天和采矿车间廖书记一起吃年饭。

席间,他敞开心扉谈起自己的人生感受,结论竟然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相近:人生似乎没有多大意义!廖书记是我的老领导,对我一直很关心,知道我喜欢研究人生幸福之类的东西。

所以,很真诚地问我:人生有什么意义?我脑海里马上出现胡适的答案,就回答说:胡适认为人生本无意义,意义是人自己找出来,造出来的。

回到家中,感觉有必要认真地把我经过多年学习、实践和思考对人生的意义的理解用文字清楚地表达出来,也许对一些这个问题有困惑的朋友有所借鉴和帮助。

虽然对我自己幸福有益的人生观的普适性有信心,但我们知道,越是普遍适用的越是原则性、概括性的。

我不会也不能把太个人、太具体的观念勉强给同样有个性特点的大家每个人。

人生是具体的,每个人只有在正确的人生观的指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这个寻找的过程只能靠你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最了解你自己。

他人的见解能够让你开阔眼界,知道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不至于偏执而误入歧途,然而这种好处需要人有兴趣去学习,有心胸去接纳,而往往感到人生没意义的人却是最缺少兴趣和心胸的人,这真是一种矛盾和讽刺!
人生的意义以及人生的价值和目的这些类似的问题是爱思考的人特别是当其遭遇人生痛苦或空虚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些问题,顺应本性的活着,也不见得生活就不幸福。

这并不说明这个问题不重要,因为只要这个问题在某人心中出现了,就必须认真地对待她,很多人会因为没有解答好这个问题而抑郁甚至自杀。

看过很多思想家、名人对人生意义的看法,也问过身边很多人的看法,虽然不尽相同,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满足需要或是某种重要的需要或欲望而已。

分歧的原因只是因为由于人的优势需要不同而引起的。

人生的意义就是过上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生活,人们约定俗成的把这种生活叫做:幸福。

由于人与人之间既有共性、相同点,又有个性、不同点,所以,人们对人生意义和幸福的具体理解当然也会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计划经济之所以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就是因为过度认同人的共性而忽略了个性的原因。

幸福都是个人的幸福,任何不必要的对个人自由的强制都是反人道的不合理的错误行为。

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在经过自己认真思考后的人生观、幸福观。

我只是希望大家在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幸福观时能够清楚:需要是没有罪恶的,除非是你的活动伤害了他人的幸福,不要太在意一些不合时宜的道德和舆论。

如果每个人都为别人的看法活着,是不是每个人都会丢失了自我?人应该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问问自己:我是谁?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的条件如何?我的需要和条件协调吗?我能够调控自己的需要或改善自己的条件吗?如果屈从于社会流行的观点,往往会成为名利的奴仆,不能爱我所爱,一生痛苦。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其实就是要我们认识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通过自己的活动,使二者趋向和谐,过上幸福的生活。

人生是否有意义关键在于人能否根据自己的需要、条件去生活,有自知之明,尊重事实和规律。

不自欺欺人、狂妄自大。

我想如果人们能够遵循以下的规律和方法,人生应该能够体会到意义和幸福。

1、幸福的需要规律:适合条件不用付出代价或付出较小代价就能满足的需要就是有利于幸福的需要,人要积极满足、享受和发展这种需要;与条件相矛盾、冲突,满足它要付出更大代价的需要就是有害于幸福的需要,人要接受、忽略直至遗忘它;
2、幸福的条件规律:不用付出代价或付出较小代价就能满足需要的条件是有利于幸福的条件,人要充分享受和积极创造、改善这样的条件;有害于需要满足或要付出太大代价才能满足需要的条件是有害于幸福的条件,人要避免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
3、幸福的活动规律:使需要和条件趋向和谐的活动是有利于幸福的活动,人应该做这样的事;使需要和条件趋向矛盾冲突的活动就是有害于幸福的活动,人不应该做这样的事。

幸福的方法:
1、人要积极满足、享受和发展适合条件不用付出代价或付出较小代价就能满足的需要;人要接受、忽略直至遗忘与条件相矛盾、冲突,满足它要付出更大代价的需要;
2、人要充分享受和积极创造、改善不用付出代价或付出较小代价就能满足需要的条件;人要避免做有害于需要满足或要付出太大代价才能满足需要的条件;
3、人应该做使需要和条件趋向和谐的活动;人不应该做使需要和条件趋向矛盾冲突的活动。

至于怎样具体地认识、调控和创造,使比较概括的原则方法运用于生活的实际,这就需要每个人自己在生活中学习、实践和思考。

还有人可能会怀疑我的人生观、幸福观使人过于自我,是否存在有害他人的结果。

我想,每个理性且感性的人都明白,人最需要的其实是爱,每个幸福的人一定是有爱心,能够享受到爱的人。

每个感到人生没有意义的人都是因为没有协调好自己的需要和条件的关系,在幸福的追求中受阻而失望甚至绝望造成的。

面对现实的世界和并不完美的自己,不能用神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人能够做应该做的,只是依据自己的条件调控自己的需要,依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和享受自己的条件而已。

人生的意义和幸福就在于使自己的需要和条件不断趋向和谐的活动过程之中。

还想告诉大家:攀比和嫉妒是幸福的大敌,虽然这种心理非常普遍,但每一个幸福的人都能用智慧克服它,不让自己陷入这种伤人伤己的情感中。

当你嫉妒着别人时,别人也许在光彩的外表下受着心灵的折磨,正在羡慕着你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