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修订版)1053全日制攻读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修订版)1053全日制攻读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053 公共卫生硕士(MPH——Master of Public Health)
全日制攻读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单位:公共卫生学院(305)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的需要,面向包括卫生行政、疾病预防和控制、卫生监督、食品和药品监督、医疗、妇幼保健、社区卫生、检验检疫等相关职业部门和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的公共卫生事业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 拥护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
2. 掌握现代公共卫生相关学科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
3. 掌握现代公共卫生有关的管理方法和基本技能,能独立从事公共卫生的现场工作,能结合实际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结合公共卫生实践完成具有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可以是调查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形式)并通过答辩;
5. 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有一定写作能力。

二、领域简介
1. 卫生事业管理
2. 循证卫生决策
3. 流行病与职业健康
4. 食品与药品安全
5. 卫生法学与卫生监督
6.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 卫生统计
三、招生对象与学习年限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课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配合以适当的公共卫生案例学习,主要学习现代公共卫生相关学科知识,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管理能力。

(一)鼓励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并逐步增加在教学中使用案例的比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二)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
报告等。

(三)实行学分制。

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四)适当吸收相关职业部门与政府机关中相关人员参加论文指导工作,实行校内与校外双导师制,发挥集体培养作用。

(五)加强实践环节。

(六)重视和加强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五、课程设置
攻读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一)学位课程不低于22学分,包括公共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11学分以及专业实践6学分;
(二)选修课程不低于10学分。

另外,须完成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两个必修环节。

具体课程设置详见附表。

六、实践环节
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研究生须在第一学期末确定论文导师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并提交实践计划;专业实践一般应安排在第2、3学期期间,并按预先计划的方案逐步完成,每个专业实践环节完成后,研究生须做自我鉴定,并由指导该环节的指导人(可以是校内外导师、也可以是实践部门的专家)作出评定;专业实践完成后,研究生须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期间研究生一般应结合专业实践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

实践表现、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组成的评定小组评审通过后,研究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方可获准申请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手册》是研究生院专门制定的重要材料,专业学位研究生每人一册,用以实时并详细记载其专业实践各环节的实施情况与评定,在完成后连同实践总结报告一起存入研究生的学位档案。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一位导师为具有硕士指导资格的校内教师,另一位导师由相关职业部门、政府机构的实务经验丰富同时兼具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担任。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须体现专业学位特点,应结合公共卫生事业实际需要进行选题,突出课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完成学位论文使研究生在论文选题、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等方面受到训练。

MPH专业学位论文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 选题应紧密结合公共卫生工作实际,深入现场,对亟待解决的与公共卫生有关的各种问题进行考查,结合研究生专长与兴趣,选择适应社会和公共卫生事业需求、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2. 论文形式可以是一篇高质量的现场调查报告,也可以是针对存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方案,或者其它相关研究论文。

3. 论文应表明研究生具有运用所学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和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出相应对策和改进方法;
4. 学位论文结果应对公共卫生实际工作有一定应用价值;
5. 学位论文格式按照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的统一要求撰写。

论文的评阅与答辩原则上由校内导师通过二级学科提名,报公共卫生学院审批。

应聘请2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专家(原则上应为硕士生导师)为学位论文评阅人(其中校外实践单位评委至少1人);答辩委员会专家为5名,应有来自校外实践部门的专家参加,答辩委员必须是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或MPH现场导师。

MPH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按照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制定的有关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执行。

学位申请者在学习期满达到以下要求者获得武汉大学公共卫生硕士毕业证,并授予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按培养计划要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公共卫生社会实践和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

附表:全日制攻读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4
附表:全日制攻读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5
附表:全日制攻读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