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Ecology)
二、问答题
1.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
(简述生态学的几种主要定义,并以此说明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2.列出我国5位著名生态学家,并概括其在生态学上的最主要贡献。
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生态学迅猛发展,说明其社会背景。
4.按照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应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概括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5.从生态学发展简史入手,谈谈你对该学科的总体认识。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名词解释
表型、基因型、可塑性、环境、最小因子定律、内稳态、指示生物、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生物学零度(发育起点温度)、有效温度区、温度“三基点”、有效积温、因子的替代作用、生态价(生态幅)、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阿伦规律、生态因子、光周期现象、限制因子、贝格曼规律、驯化、极端温度、等渗动物、高渗动物、低渗动物、因子补偿作用、物候、物候现象、物候学
二、思考题
1. 试述光与动物密切有关的几种生物节律,并简述其生态适应意义。
2. 简述陆栖动物的保水机制。
(简述陆生动物在水代谢方面的适应性特征。
)
3. 简述耐受性定律及其补充原理。
4. 举例说明限制因子概念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5. 从动植物对日照长度变化的适应出发解释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6. 简述光照强度与陆生动植物的关系,陆生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
7. 从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阐述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
(简述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
应。
)
8. 简述水生动物(鱼类)的水平衡调节机制。
9. 简述生态因子的分类类型及其生态作用特点。
(如何看待生态因子的作用?)
10. 简述有效积温法则,评述其意义和局限性。
11. 以某种动物或类群为例,说明其适应环境的主要方式。
12. 简述光、温度、水、土壤的生态作用。
13. 生物如何适应不同的水环境?
14. 比较Liebig最小因子法则和Shelford耐受性法则的异同。
15. 物种的概念,物种的隔离机制。
16. 生态幅的概念及其特点。
17. 内稳态定义,举例说明内稳态是如何实现的。
内稳态生物与非内稳态生物的区别。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 种群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包括哪些基本参数?
2. 种群数量统计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 何谓年龄锥体?列出其基本类型. 研究年龄锥体和生命表有何意义?
4. 什么是生命表?有哪几种类型?
5. 对于一个生命表:①通常包括哪些栏目?生命期望的含义是什么?②怎样区分动态和静
态生命表?它们在什么情况下适用?③如何用综合生命表的数据计算净生殖率(R0)?
写出计算公式。
6. 什么是内禀增长率?研究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有何意义?
7. 简述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及其主要参数的生物学意义.(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五
个时期; 简述种群世代重叠的有限增长模型以及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简述dN/dt=rN(1-N/K)模型r、K的生物学意义,由此说明r、K对策者的主要特征;写出单物种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微分式和积分式,并简述其生物学意义)。
8. 如何通过种群增长的指数模型建立逻辑斯谛模型?逻辑斯谛方程的哪一部分引起增长曲
线呈“S”?
第四章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生活史、扩散、繁殖成效、繁殖价值、亲本投资、分配原理(Cody)、r-选择、K-选择、r-K连续体、密度效应、最后产量恒值法则、自疏现象、歇地现象、领域与领域行为、社会行为、利他行为、他感作用、基础生态位与实际生态位、生态位与生态价(生态幅)、竞争排斥原理、协同进化、植物的防御反应、互利共生、高斯假说
二、问答题
1. 为什么生物体的生长曲线一般都呈“S”型曲线生长?
2. 繁殖有几种基本方式?怎样理解各自的生态学意义?
3. 什么中繁殖价值?怎样估计繁殖价值?
4. 试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
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什么指导意义。
5. R对策和K对策在进化过程中各有什么优缺点?
6. 为什么性选择的结果经常导致雌雄二型现象?
7. 从植物和植食动物的关系入手,阐述协同进化原理。
8. 根据生态位理论,阐述竞争排斥原理。
9. 写出Lotka-Volterra 的种间竞争模型(数学形式),说明其中变量和参数所代表的意义,
并评述模型的行为。
10. 阐述下列命题:①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
进化的结果);②寄生物和宿主的相互适应;③在生物群落中,物种间的竞争可能会导致生态位的分化。
11. 简述两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种间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什么?两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哪
些?探讨寄生、共生形成的机制。
)
12. 简述社会行为和社会等级的概念,并说明支配-从属关系的基本形式。
*
13. 动物的扩散和迁移有何生物学意义?人类哪些活动会对其产生影响?*
第六章-第八章群落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群落、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优势种与建群种、物种丰富度、镶嵌群落、关键种、同资源种团、抽彩式竞争、波动、顶极群落、群落演替、演替系列、次生演替、气候顶极、先锋种和先锋群落
二、问答题
1.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简要说明群落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2.简述关于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的观点。
3.何谓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它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4.何为同资源种团(guilds),它在生态学研究中有何重要意义?
5.分析生物群落中植物组分和动物组分垂直结构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6.试分析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对生物群落的结构影响。
7.不同生物物种必须满足哪些条件才能组合在一起构成生物群落?
8.说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9.演替与波动的区别。
波动的原因及其特性。
10.群落演替的分类及其主要类型的特点。
11.试比较单顶极群落学说与多顶极群落学说的差异。
12.简述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
13.什么是直接梯度分析和间接梯度分析?
14.为什么要进行群落分类?
15.群落分类和排序有何异同?
第九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一、名词解释:
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碎屑食物链、捕食食物链、营养级、寄生食物链、生态危机
二、问答题
1从负反馈机制入手,谈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
2试就生态系统中反馈机制的形成和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3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有哪些类型?各类型有何异同?
4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强。
5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6为什么说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
7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的意义。
8简述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群。
9谈谈你对生态平衡的看法?
第十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一、名词解释:
1同化效率
2生态效率
3林德曼效率
4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5生态金字塔
二、问答题
6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功能类群的基本功能。
7简述次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8在常见的三种金字塔中,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可以呈现倒金字塔形,但能量金字塔却无论如何不会呈倒金字塔形。
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9试比较三类生态金字塔的优缺点。
10241页2、3、6、7
第十一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何谓生物地化循环?有哪些主要特点?
2概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过程和特点,并对“温室效应” 的形成机制作一说明。
3用图解和叙述的方式介绍一种沉积型物质循环。
4以碳、氮为例,说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本过程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