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家长打骂易导致孩子心理疾病
老人常说:不打不成材。
对于家长认为不听话的孩子,常会用棍棒伺候,认为打完了孩子就会害怕,害怕了就不会再不听话。
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调皮或是不听家长劝告时,都会暴力的打孩子。
殊不知,被家长打的孩子会出现心理疾病,产生心理偏差。
家长打孩子不仅不能起到教育的目的,还会产生反作用和对孩子心里造成严重的影响。
表现为一下几点:
1、有暴力倾向。
经调查显示,喜欢打架的孩子,多半都在家里经常被父母打骂。
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在家里挨打的他们就出去模仿父母,出去打别人。
实际上,父母打骂孩子并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成了孩子的反面教材。
2、性格怪异。
经常被家长打骂的孩子,自尊心收到严重的伤害,感到孤独,导致常常怀疑自己,产生自卑感,思想有排他倾向。
不愿意与人交流,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性格缺陷,思想和行为与同龄孩子异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阴奉阳违。
长期被父母打骂的孩子逆反心理较强,由于害怕父母的打骂,不管父母提出什么要求嘴上都会无条件的答应,实际行动上却往往与之相反。
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说谎的习惯,还会使孩子变得更加固执难以琢磨。
4、喜怒无常。
很多时候家长打骂孩子只是一时冲动,过后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抱着孩子痛哭流涕病诉说自己的悔意。
这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分辨不清对错,不理解家长的举动。
但是时间长了,孩子慢慢的习惯了,也会被家长感染,变得也喜怒无常。
人生在世,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还没有完全能分辨是非的孩子。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何必非要选择打骂。
打骂不仅不能解决问题,不能指正孩子的错误,还会给孩子的心里带来很大的伤害。
据研究调查表明,在出现心理疾病的儿童中,在家被父母经常打骂的占80%,可见父母打骂孩子带来的影响是多么的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