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设计大师简介及其作品赏析

艺术设计大师简介及其作品赏析


• 切瓦斯特为在美国科罗拉 多州的阿斯彭(ASE ASPEN)举办的设计会议 所创作的海报。他很巧妙 地将形式与主题进行融合, 会议本是正式的场合,但 他却运用卡通化的漫画造 型来表现,将会议主题与 设计表现巧妙结合,实现 了形式为主题服务的功能。
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 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 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 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 福田就开始利用 “图”、 "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 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 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 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 复并置,黑色"底"上白 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 "上黑色男性的腿,虚实 互补,互生互存,创造 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 其手法为"正倒位图底反 转"。
• 这幅海报以浓郁的色彩、简洁 的标语、漫画的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来表现反
战主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便
会发现海报里男子口中描绘的
正是飞机轰炸的战争场面,而 标语“End Bad Breath”中的 “Bad Breath”在英文中是“口 臭”的意思,以“消除口臭”
来影射“反对战争”,传递热
爱和平的愿望。海报以标志美 国的“星条旗”为背景,以此
• 土豆是冈特·兰堡作品中经常 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其土豆 的系列海报曾在威斯巴登博物 馆的个人展上展出过。冈特·兰 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 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苦难的青 少年时期,因此土豆深深地印 在了他的脑海里。兰堡对土豆 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土 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他的土 豆招贴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 身,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 应的魅力。土豆系列招贴体现 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 了兰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 着。
岗特兰堡
• 岗特兰堡招贴画多次在国 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 奖,并被多国博物馆、大 学以及文化机构收藏,兰 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 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 形态立场,在基于视觉传 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 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高 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 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 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 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 面效果的突破。
• 图中基本元素的环形 聚集,构成了画面中 螺旋的空洞,这种圆 形构成具有的运动特 征就是以圆心为中心 向外呈发射状运动。 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 张力凸显效果 。
• 图中的社会文化招贴就是 兰堡运用这种方法的典型 代表。我们在感知这些画 面不动的式样时,又感受 到了一种运动的具有倾向 性的张力。密密麻麻的人 头让人感觉压抑,人群似 乎在由远而近地蠕动,并 有向纸边涌出的运动趋势。 这种"不动之动"具有强烈 的视觉冲击力。一幅静止 的平面作品的运动感往往 和构成平面作品本身的骨 架有关,它的运动方向基 本上和构造骨架的主轴方 向一致。
• 1975年设计的“1945年的 胜利”这张海报,采用类似 漫画的表现形式,创造出一 种简洁、诙谐的图形语言, 描绘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 的形象,讽刺发动战争者自 食其果,含义深刻。这张纪 念二战结束30周年的海报设 计,获得了国际平面设计大 奖。其设计作品中的这种幽 默、风趣,均能带给观者一 种视觉愉悦。
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 对该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 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 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 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盾空
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
• 1984年《UCC咖啡馆》海 报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漩涡 正负纹理交错,造型成众 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 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 咖啡这一主题图形又不失 幽默情趣。我们称这种将 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 相互回转展开的动态意味 的手法,为"放射状图底反 转"。
西摩·切瓦斯特
• 国际著名设计大师, 毕业于美国Cooper州 立艺术学院,1954年 创立著名的波什平 (Pushpin)集团公司, 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 AGI、AIGA会员,导 向了20世纪新美国视 觉设计运动。
• 兰堡借助一个元素,如手、窗户和灯泡,轻易地将平面上 本来仅存的一个式样转变成了两个式样或者三个式样。如以
上作品中,背景是第一个式样,书本是第二个式样,手、笔、
窗户和灯泡构成了第三个式样,如此几个式样重叠出现,简
单的一维空间就转变成了复杂的三维空间,这就给了观赏者 一个追根究底的理由,也达到了为出版社宣传的效果。
• 图中锥形聚集的运动 特征则是从顶点向等 腰三角形的底边方向 呈发射状运动。因为 具备了这种运动的倾 向性,平面中的画面 不再单调,反而凸显 出一种具有倾向性的 张力。如此,人们的 视觉锁定在元素的聚 集点,疏密得当的安 排使得画面的聚集发 散效果更加强烈。
福田繁雄
• 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 1967 IBM画廊个展(纽 约),1997 日本通产省设 计功劳奖--紫绶勋章, 1998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 评委,曾任日本平面设计 协会主席、国家平面设计 联盟(AGI)会员、美国 耶鲁大学、中国四川大学、 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 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 国际广告研究设计中心名 誉主任
来讽刺美国对越南的无理干涉,
并激发美国民众考虑受战争侵
袭的越南人民的感受,从中可
看得出切瓦斯特作为一名艺术 家其热爱民主、和平的人文主 义情怀。
• 《三分钱的歌剧》(The Three Penny Opera)是 切瓦斯特的一幅画册封面 作品,他利用平面设计中 不同的风格,如德国表现 主义的木刻、超现实主义 的空间布局以及大胆的色 彩表现与画册的宣传功能、 歌剧的音乐调性相呼应。 这种打破以往传统刻板的 写实面貌,将个人的歌剧 观念通过形象来体现,正 是其观念与形象融合的魅 力所在
•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作品。在这一系列 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 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 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 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 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 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