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质量管理》(总分100分)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质量认证
2. 六西格玛管理
3.抽样检验
4.卓越绩效模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准确的“检验”定义是()。
A. 通过测量和试验判断结果的符合性
B. 记录检查、测量、试验的结果,经分析后进行判断和评价
C. 通过检查、测量进行符合性判断和评价
D.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进行符合性评价
2. 正确的不合格品定义是()。
A. 经检查确认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B. 经检查需确认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A.经检验确认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B.经检验尚未确认质量特性的产品
3. 生产企业中有权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专门机构是()。
A. 设计开发部门
B. 工艺技术部门
C. 质量检验部门
D. 质量管理部门
4. 抽样检验的检验批由N个()组成。
A. 部分产品
B. 单位产品
C. 样本
D. 样本量
5. 在对铸件进行检验时,根据样本中包含的不合格铸件数和根据样本中包含的不合格砂眼数判断产品批是否合格的判定方式属于()检验。
A. 计点和计量
B. 计件和计点
C. 计数和计量
D. 计数和序贯
6. 在GB/T 2828的检验水平中,判别能力最强的是()。
A. 特殊检验水平S-1
B. 特殊检验水平S-4
C. 一般检验水平Ⅰ
D. 一般检验水平Ⅲ
7. 使用计数调整型一次正常抽样方案(125,1),对批量N=1000的产品进行验收。
若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d=2,则()。
A. 拒收该批产品
B. 再抽一个样本进行判断
C.再使用加严检验对该批产品判定
D. 改用二次抽样方案对该批进行判断
8. 在抽样检验中,与使用方风险对应的质量指标为()。
A. AQL
B. RQL
C. 检验水平
D. N
9. 计数调整型加严检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对生产方交检批的质量要求
B. 保护使用方利益
C. 扩大生产方的生产能力
D. 检索抽样方案
10. 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随()变化,形成抽样方案的OC曲线。
A. 样本量n
B. 批量N
C. 批质量p
D. 生产方风险α
11. 质量改进的过程中,“明确问题”阶段用的统计工具有()。
A. 因果图
B. 直方图
C. PDPC法
D. 树图
12. 以下哪种技术适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A. 因果图
B. 散布图
C. 排列图
D. 直方图
13. 世界上第一个创立认证标志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 法国
14. 工序能力指数产品=1.34时,说明工序能力()。
A. 不足
B. 充分
C. 尚可
D. 太低
15. 控制图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A. 朱兰
B. 费根堡姆
C. 洛伦兹
D. 休哈特
三、问答题(1、2题各7分,3、4题各8分,共30分)
1. 质量成本的构成。
2. 什么是抽样方案,什么情况下使用调整型抽样方案。
3. 简述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4.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四、计算题(10分)
某产品的批量N=10,p=0.3,抽检方案n=3,c=1,求该批被判为合格批而接受的概率。
五、计算题(10分)
抽取大小为n=100的样本20个,其中不合格品数分别为:1,3,5,2,4,0,3,8,5,4,6,4,5,4,3,4,5,7,0,5。
若允许样本的不合格品数(np)为10时,求过程能力指数。
二阶段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质量认证是指第三方认证机构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
包括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西格玛是希腊字母σ的译音,在统计学中用来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六西格玛是一个衡量业务流程能力的指标。
六西格玛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六西格玛设计,指全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即全局最优;二是六西格玛改进,包括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阶段,指局部优化。
3、利用所抽取样本对产品或过程进行的检验,是相对于全数检验而言的,一般用于破坏性、测量对象是流程性材料以及节省检验费用时。
4、卓越绩效模式是建立在广义质量概念上的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它以结果为导向,关注组织经营管理系统的质量,致力于获得全面良好的经营绩效。
二、选择题
DCCBB DABBC BBABD
三、问答题
1.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达到和保持既定的质量水平所需的费用,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特殊情况下,还包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2. 在抽样检验时,合理确定样本容量和有关接收准则的一组规则称为抽样方案。
根据产品质量情况来确定,质量正常采用标准型方案,变差或显著变好,采用调整方案。
3.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4. 全员参与,全过程,全面质量,全面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全面经济效益。
四、计算题
P162公式,得L(p)=0.466。
五、计算题
3.9n p =,
PU C 1.05n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