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五年级下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最新五年级下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第19课别让皮肤受伤害教学目标:1、了解皮肤的功能,对认识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通过观察,了解皮肤,注意保护皮肤的清洁并使皮肤尽量不受到损伤。

3、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一张、放大镜。

活动过程:一、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皮肤。

1、教师:你们知道我们身体最外面一层表皮是什么吗?请你找一找,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有皮肤?2、观察认识皮肤。

提问:皮肤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皮肤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皮肤上有什么?(汗毛)用放大镜看一看,皮肤又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皮肤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什么颜色的皮肤?出示挂图,观察皮肤的剖面图以及不同肤色的儿童,直观感受皮肤组织的构成和不同人种的肤色。

二、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幼儿讨论了解皮肤的作用。

1、摸摸自己的脸、拍打自己的皮肤,你有什么感觉?2、让几名幼儿去冷水池洗手,提问:当你洗手时有什么感觉?3、让幼儿去摸摸自己身上的衣服,摸摸桌子和椅子,说说自己的感觉。

4、你身体哪些地方的皮肤最怕痒?让幼儿说说,再挠一挠,还可以和同伴一起相互挠一挠,感知体验皮肤痒痒的趣味。

5、如果尖锐的东西划伤了皮肤,会怎样呢?6、人如果没有皮肤行吗?小结:皮肤在我们人体的最外层,具有保护人体的作用。

还能调节体温和接受感觉,就好像我们穿了一件奇妙的衣服。

如果没有皮肤我们就没有冷、热、痒、疼痛等感觉;天热了,皮肤可以排汗、散热,天冷了,皮肤上的毛孔会紧缩,不让冷空气进入身体。

三、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怎样保护我们的皮肤。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教师小结:皮肤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1)经常清洗皮肤,例如:洗脸、洗手、洗澡、洗头等。

(2)要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净。

(3)尖锐的东西不去碰,防止戳伤或划伤皮肤。

(4)夏天穿短衣衫,走路要小心,尽量不摔跤,防止跌伤皮肤。

(5)冬天天冷,要戴手套,穿厚衣服,以防冻伤皮肤,还要每天搽点护肤油,不要让皮肤太干燥。

(6)蚊虫叮咬,脏东西不要碰,细菌也会使你的皮肤红肿或长疙瘩等。

(7)平时加强锻炼,使皮肤更健康。

(8)如果你的皮肤不小心破了,要及时擦药和包扎。

第20课预防足癣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的症状。

2、培养学生预防足癣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预防足癣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你或你的家人的脚有毛病吗——交流。

2、感悟“情感园”小明的故事3、交流“智慧屋”:足癣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具有很强的传染能力。

得了足癣,脚趾中间出现水泡,得了足癣不仅会造成自身感染而且会传染给家人,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足癣,那么呢? 足癣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生活中预防足癣要注意隔绝传染源。

足癣主要是通过接触患有体癣的宠物,接触手足癣、体癣患者,与足癣患者共用拖鞋浴盆等方式传染的。

所以生活中预防足癣要注意从这几方面注意。

(一)注意个人卫生:要经常洗脚,洗完脚之后要把水分擦干,保持足部干燥。

不和他人共用拖鞋、浴盆等。

闷热的环境很容易使真菌加速繁殖,使足癣症状加重。

所以预防足癣要注意不要穿不透气的鞋子。

(二)减少出汗:如果脚步爱出汗应该使用痱子粉止汗,汗脚患者要注意穿透气的鞋袜。

足部经常出汗容易导致真菌感染,所以属于汗脚的人要特别注意。

(三)保持环境卫生:温暖、潮湿、不卫生的环境有利真菌生长,所以在生活中预防足癣要注意保持周边环境的卫生。

经常打扫卧室,鞋子经常消毒,鞋子不穿了之后要进行消毒之后再放起来。

(四)隔离传染源:生活中预防足癣要注意隔离传染源,使足癣出现的真菌可以通过接触体癣、手足癣患者以及有体癣的宠物获得。

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不要直接接触体癣患者,不要用手去触摸有体癣的宠物。

以上就是对的具体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足癣的自身传染能力很强,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手癣以及体癣。

所以一旦得了足癣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四、完成“训练场”。

第21课预防肺结核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肺结核的常识2.知道肺结核病的危害3.了解如何做才能预防肺结核病教学重难点:1.掌握有关肺结核的常识2.了解如何做才能预防肺结核病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首先,请同学们来关注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2006年全球新增920万个结核病例,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中国目前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每年约有145万新发病例,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达13万,大大超过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

这一个个惊人的数据时刻在告诫着我们肺结核像一只魔爪不断地夺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想要远离肺结核这个病魔,就必须先充分地了解它,才能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从而与永远将它隔离。

活动1:我是小小医生(每位学生都是小医生,搜集有关肺结核的知识,分组进行展示。

)二、常识普及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选出一位小医生分别负责介绍肺结核病的病理、症状和传播方式。

三、案例分析认真阅读《案例写真》思考:a.小王为什么会患上肺结核?b.小王的病情为什么会加重?c.你有什么启发?教师总结补充:(1)网吧、酒吧、棋牌室等密闭的空间场所,是肺结核病菌最佳的生存空间,是结核病菌传播的高危场所。

(2)发现有结核病症状的要及时就医。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动2: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展示咳嗽、打喷嚏、吐痰等日常行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分组讨论:除了以上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四、预防最关键(一)教师总结补充: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必要的营养供给,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视情况戴口罩。

尽量不去探访结核病人。

4.要定时进行体格检查。

如发现问题,及早诊断、隔离、治疗。

(二)平安歌谣牢记心中五、你我共参与知识拓展: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2014年3月24日是第1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

看来,防控结核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下面请同学们每人设计一份手抄报,旨在普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

五分钟后进行展示,选出优秀作品。

六、作业1.回家后在网上搜索你想知道的有关肺结核病的其他知识。

2.利用周末,组成宣传小组在所在的社区进行宣传,为防控结核病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第22课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教学活动目标:1. 了解什么是消化道传染病。

2. 了解消化道传染病的症状。

3. 学习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4. 在日常生活中讲卫生,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1、(播放课件《小刚肚子疼》)听小刚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感染消化道疾病的故事。

2、医生说小刚得的是消化道传染病,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它有哪些症状,我们又该怎样预防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2课——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板书课题)二、看视频,了解消化道传染病的知识1、(播放视频《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观看视频,了解有关消化道传染病的知识。

2、看完了视频,你对消化道传染病了解了多少,请围绕这几个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课件出示:1.最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哪些? 2.消化道传染病的症状是什么? 3.消化道传染病传播的途径有哪些?)3、全班交流,教师补充梳理(出示相关幻灯片)。

①最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哪些?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等。

②消化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病人最主要的症状为急性腹泻、呕吐,只要及时就诊治疗,完全可以痊愈。

③常见消化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常见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经水、食物、接触、苍蝇等传播,主要是通过粪便污染外环境所致,是典型的“病从口入”传染病。

三、学习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争当“小医生”1、小组内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预防消化道传染病?2、全班交流。

3、看视频《怎样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4、扮演小医生,介绍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5、(出示《健康歌谣》)读儿歌,识记预防方法。

健康歌谣饭前便后要洗手,生熟分开来加工制作食品要煮熟,蔬菜瓜果洗干净凉拌菜肴不久放,土豆扁豆防中毒公用餐具要消毒,存放适当要防蝇腐烂变质不要吃,不买无照小食品四、当“小法官”,学以致用(课件出示课后训练题)读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五、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学到了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方法,希望你们在生活中能按这些方法去做,拥有健康的身体。

第23课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教学目标:1、了解病毒性肝炎的种类、症状、危害和传播途径。

2、学会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常见措施。

3、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病毒性肝炎的相关知识。

2、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教学用具准备:人体模型、电教设备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师:上一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体育锻炼》的知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有关《疾病预防》的知识。

今天我们谈到的这个疾病,与我们身体的某个器官有关系。

二、探索新知(一)认知肝炎的基本常识1.出示图片师:同学们认识它吗?(肝脏)大家对肝脏有哪些了解呢?肝脏是最主要的造血机器,它还能帮我们排除体内有毒的物质。

2.出示模型师:这是一个人体模型,仔细观察,谁能准确的指出肝脏所在的位置?师:我们的肝大部分在右边肋骨的下方,小部分在左边肋骨下。

2.大家都用手来摸摸自己肝脏的位置。

同学们,肝的表面很软很脆,很容易感染病毒。

一旦感染到肝炎病毒就会引起肝脏病变,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我们把这叫做病毒性肝炎。

(板书: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身性的传染病。

3.再次出示图片师:这是一个正常的肝脏,如果有肝炎病毒入侵,就会变成这样。

师:说说能看到图片后的感受?4.了解病毒性肝炎分类师:医生们根据肝炎病毒的种类,将它们分成了不同类型的肝炎。

你们知道病毒性肝炎有哪些种类吗?5.了解肝炎的临床表现师:人一旦得了肝炎身体会有那些症状呢?师介绍:局部症状:甲型肝炎一般1周后出现黄疸,表现为尿色发黄和皮肤巩膜黄染。

乙型肝炎皮肤脸色变黄,甚至眼睛,痰都会随之变黄;全身症状:身体发烧、关节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

没有力气,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睡不着觉、睡觉爱做梦,有的时候,全身会肿。

师:看来肝炎的一些症状和普通感冒很相似,当我们出现身体不适时,应该立刻去医院做全面检查。

四、当“小法官”,学以致用(课件出示课后训练题)读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五、课堂总结第24课预防血吸虫病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血吸虫病的危害,知道国家对血吸虫病的有关政策。

2、介绍血吸虫的生活史,初步了解怎样防治血吸虫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图片导入二、介绍血吸虫病的危害1、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