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
定义与目的】1、定义肠道康复训练是针对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直肠排便机制发生障碍的恢复性康复治疗措施。
通过训练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体位和方式,各种康复训练和不随意使用缓泻剂及灌肠等方法、形成规律的大便习惯。
2、目的目标是降低患者便秘或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对药物的依耐性,帮助患者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使大部分患者在如厕时及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机制独立完成排便,在社会活动时间内能控制排便。
【应用范围】
神经源性直肠所致的大便失禁及便秘,神志清楚并能够主动配合康复治疗的患者。
【禁忌症】
1、严重损伤或感染。
2、神志不清或不能配合的患者。
3、伴有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4、有显著出血倾向的患者。
【操作准备】
1、评估有无影响排便的因素,如患者年龄、饮食习惯、个人习惯、日常活动情况、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疾病、药物、治疗和检查因素等。
2、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进行肠道康复训练,腹部、肛门部手术后3d 内以及极度虚弱患者避免进行排便功能训练。
心肌梗死、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肠道康复训练时禁止用力排便。
3、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时间。
4、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其解释肠道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及过程。
5、准备用物:根据训练计划准备用物
【操作流程】
【操作要点】
1、合理安排饮食⑴便秘患者:增加水分和纤维膳食含量高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量多餐; 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
严重便秘者必要时给以胃肠减压、肛门排气、静脉补充营养。
⑵失禁患者①严重腹泻:渐进式饮食治疗:禁食-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②轻症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低渣饮食;③限制性食物:油腻、油炸、产气食物、刺激食物、刺激饮料、调味品等;④避免过冷、过热食物。
2、便秘患者康复护理训练⑴定时排便:根据患者既往的习惯安排排便时间,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也可每日早餐后30min内进行排便活动。
⑵促进直结肠反射的建立:手指直肠刺激,可缓解神经肌肉痉挛,诱发直肠肛门反射,促进直肠尤其是降结肠的蠕动。
具体操作:食指或中指戴指套,涂润滑油后缓缓插入直肠,在不损伤直肠粘膜的前提下,沿直肠壁做环形运动并缓慢牵伸肛管,诱导排便反射。
每次刺激时间持续1min,间隔2min后可以再次进行。
⑶排便体位:排便常采用可以使肛门直肠角增大的体位即蹲位或坐位,此时可借助重力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也易于增加腹压,有益于提高患者至尊、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心脏负担。
若不能取蹲位或坐位,则以左侧卧位较好。
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也可使用辅助装置协助排便。
⑷指导患者腹部按摩:指导训练患者排便时,操作者用单手或双手的食指中指和环指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形按摩。
从盲肠部开始,依结肠蠕动方向,经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做环形按摩,或在乙状结肠部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做环形按摩,每次5〜10min,每日2次。
⑸指导患者增强腹肌运动:患者坐于坐厕或卧床患者取斜坡位,嘱患者深吸气,往下腹部用力,做排便动作。
⑹指导患者盆底肌肉运动:患者平卧,双下肢并拢,双膝屈曲稍分开,轻抬臀部,缩
肛、提肛10-20 次,每日练习4-6 次。
⑺灌肠:小剂量药物灌肠15min后即会出现肠蠕动,可减少自主神经反射的发生,适用于T6 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
⑻定时评价排便情况和观察肠道康复训练效果,并记录排便情况。
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报告。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