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农土肥〔2009〕103号印发梁友强同志在2009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会议总结讲话的通知各项目市、县(区)农业局:9月15日至16日,省农业厅在广州召开2009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会议,省土肥总站站长梁友强同志在会上作了总结讲话。
现将梁友强站长的总结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九年十月九日主题词:测土配方施肥△讲话通知抄送:省农科院土肥所、农科院作物所、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各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
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2009年10月10日印发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会议总结讲话省土壤肥料总站站长梁友强2009年9月15日同志们:今年,我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基本覆盖了全省主要农业县(市、区),并从阶段性工作转入日常性工作,实现逐步巩固完善和稳定发展。
这次会议是我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进入新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厅党组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谢悦新厅长亲自过问,蔡汉雄副厅长亲自到会,并作了《紧抓机遇再接再厉努力开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
蔡厅长的讲话,传达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省测土配方施肥取得的成效,科学分析了当前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了我省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具体部署了今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的各项工作。
希望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贯彻执行。
会上,传达学习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兴宁等4个项目县的局长分别介绍了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成效和经验,会议代表围绕测土配方施肥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省级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组还对新建项目市、县进行了项目管理和技术培训。
这次会议虽然时间较短,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指导性强,收获很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下面,我对这次会议作个小结,并就传达贯彻蔡厅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抓好今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回顾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成效近年来,我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现了扩大范围、增加面积、拓展作物、丰富内容、深化技术的工作要求,工作进展快,实施效果好。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实施范围全面覆盖。
我省2005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开始实施时只有台山和博罗2个国家试点项目县,2006年国家项目县增加到10个,2007年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县共40个,2008年进一步扩大到68个,到今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项目单位)达到96个,其中,以县(市、区)实施的有87个,以地级市合并辖区为实施单位的有9个,基本覆盖了耕地面积5万亩以上的县(市、区),实现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全覆盖”,项目县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97.8%。
(二)覆盖作物不断拓展。
2005年项目开始实施时,我省主要在水稻上开始实施。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发展,已从粮食作物向粮食、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全面拓展。
从今年初各项目县上报的配方肥肥料配方来看,各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中,除水稻、甜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外,蔬菜作物品种已覆盖小白菜、菜心、花椰菜、冬瓜、豆角、番茄、苦瓜、辣椒和梅菜等,果树作物有香蕉、柑桔、砂糖桔、年桔、金柚等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三)工作内容不断深化。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开始实施时主要开展土壤样品采集检测、农户调查、田间试验等基础工作,随着基础工作的完成和项目实施的不断深入,项目重点已从基础工作转入到数据库建设、施肥指标体系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专家咨询决策系统研发等数据整理、分析和技术推广应用阶段。
目前,我省2005年和2006年项目县在完成土壤样品采集测试、农户调查、田间试验等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已完成数据库建立、耕地地力评价和施肥指标体系建设工作,部分项目县已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研发专家咨询系统进行科学施肥指导服务工作。
2007年、2008年的项目县在继续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也在开展数据库建立、耕地地力评价等工作的前期准备。
(四)实施效果十分显著。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节约了肥料投入成本、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增强了农作物抗逆性,减少了农药施用量,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实现了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目的。
据统计,2005至2008年,全省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7648.6万亩次,平均每亩节本增效72.35元,节省肥料3.1公斤,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以上百分点,本项技术已获得了2009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二、不断探索形成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近年来,我省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中,不断探索促进测土配方施肥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
我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在农业部的指导下,通过各级农业部门的积极探索,目前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
省农业厅每年初制定下发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并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各项目县制订项目县具体实施方案。
二是实行合同管理。
每年由省农业厅与各项目县农业局签订项目合同,明确项目工作任务、资金安排、进度要求和各项保障措施。
三是规范检查验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专家巡回指导和督促检查,在执行落实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验收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制订《广东省农用地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验收暂行办法》,组织专家对2005年、2006年的国家项目县进行省级验收。
从省级验收的情况来看,2005、2006年项目县的各项工作完成得都比较好,得分最低的也有八十多分,说明这些项目县的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实施效果好。
2.探索了有效的服务模式。
我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在抓好技术培训、加强技术宣传、建立标志示范区等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和创新了服务模式。
一是省级农业部门印发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每年春耕、双夏、冬种前,省农业厅都制订并印发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指导市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科学制定施肥配方。
二是项目县级农业部门根据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结果,针对作物需肥特性和土壤供肥性能,印制发放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挂图指导农民科学购肥施肥。
三是通过集中发布肥料配方信息,引导企业生产配方肥,将复杂的施肥技术简单化,让广大农民容易接受和广泛应用。
2008年、2009年春耕生产备肥用肥高峰前,我省组织专家审核发布了各项目县测土配方施肥肥料配方,是全国第一个发布测土配方施肥肥料配方的省份,各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根据我们公布的配方生产配方肥供应给广大农户,通过配方肥技物结合形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创建了有力的工作机制。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
近年来,我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成立省级领导小组、省级专家组和省级耕地地力评价专家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工作,巡回指导各地项目实施,形成行政推动与技术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各项目县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的完成,有力地推动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了科学的指标体系。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基础性工作,科学准确的技术指标体系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的支撑。
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县在严格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开展农户调查、土壤采集测试和田间试验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为确保田间试验结果准确可靠,我们组织省级技术依托单位和各项目县开展主要农作物三次重复的“3414”试验工作。
通过两年的重复试验,目前,我们已建立了水稻、叶菜类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并从今年晚稻开始开展水稻指标体系的验证工作。
香蕉、甘蔗、柑桔类果树等作物的田间小区试验也正在各地全面展开,可望可以尽快建立起我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
同时,通过开展土壤养分测试、田间试验等工作,2005年和2006年的10个项目县已建立了县域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完成了县级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为下一步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提升了基层的指导能力。
各项目县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过程中,购买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建成了面积200多平方米的化验室,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基地和推广服务区,扩大了土肥技术队伍,提高了技术水平,增强了服务能力。
据统计,截止到今年第二季度,我省各项目县累计开展农户调查16.65万户,采集土壤样品20.34万个,检测98.01万项次,开展田间试验2062个,建立示范区1355个,示范面积达118.48万亩次,制订肥料配方200多个,发放施肥建议卡1154万份,为技术指导和技术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构建了持续的发展机制。
回顾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五年来的工作,我们在认识上有新的变化:一是农民从普遍欢迎到迫切需求,二是肥料企业从徘徊观望到主动参与,三是测土配方施肥从农业部门技术上升为政府支农惠农政策行为。
国家财政安排了项目资金保障,从2007年起,将一定三年改为相对固定投入,项目实施阶段也从新建、续建,扩展到巩固提升和稳定发展,并对各阶段项目县继续给予资金支持。
2007年开始,我省省级财政设立了农用地测土配方施肥专项资金,扶持建设省级项目县、省级示范区、省级数据管理中心和开展省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宽了我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建设内涵。
随着今年我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的全覆盖,以及肥料企业的积极参与,可以说,我省测土配方施肥已实现从点向面的扩展,从示范区向面上辐射,从项目县向面上推进,由阶段性行动转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初步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充分认识当前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突出问题我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实施四年多来,各项目县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由于各种原因,我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主要有:(一)项目实施工作进展比较缓慢。
部分项目县实施进展比较缓慢,特别是土壤检测进度缓慢,个别县在项目实施一年、甚至两年后,土壤化验室还未建成,土壤检测工作无法开展,影响了配方设计,有些续建项目县至今仍未研制出施肥配方,制约着技术推广等后续工作。
(二)基础性工作质量不高。
主要表现为,一是田间试验数量偏少、数据结果不够准确。
少数项目县实施几年后未真正掌握作物需肥规律,不能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指导农户科学施肥;二是土壤检测结果准确性有待提高,在2008年农业部组织的化验室检测质量考核中,我省参加考核的项目县的考核结果不是很理想,全部项目考核合格的项目县只有50%,个别项目县甚至多个考核项目不合格。
在我站组织的项目县化验室考核中,参加考核的项目县有40个,但全部项目考核合格的不足10个。
(三)配方肥施用面积不大。
配方肥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技物结合有效载体,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