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看法

对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看法



• •

• •
(三)、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 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 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 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 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 “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 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 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 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 皆有情 与“沧浪”之说暗合。 (四)、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也就是说把主 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 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不仅通过视觉 官能的感受或者借助于文字、古人的文学创作、神话传说、历史典 故等信号的感受,而且还通过听觉、嗅觉的感受。诸如十里荷花、 丹桂飘香、雨打芭蕉、流水丁冬,乃至风动竹篁有如碎玉倾洒,柳 浪松涛之若天籁清音,都能以“味”人景,以“声”人景而引发意 境的遐思。曹雪芹笔下的潇湘馆,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更是 绘声绘色,点出此处意境的浓郁蕴藉了。
中国园林和其它类型的建筑无论从情趣上或构图原则上,所呈现的则是一种 强烈对比的关系。与其它类型建筑相比,园林建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所抒发的情趣不同。 (2)构图的原则不同。 (3)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不同。 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风格上的差异。造成风格上 的差异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服务对象不同:北方皇家苑囿是为 封建帝王服务的,江南园林则属于私家园林,园的主人不同,各自的要求不 尽相同; (2)规模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北方皇家苑囿规模大,占地广,多处于自然 风景优美的山林、湖泊地区,江南私家园林规模小,多处于市井之内; (3)气候条件不同:北方气候寒冷、干燥,江南则较温暖、湿润。它们之间 的差异表现在平面布局、建筑外观、空间处理、尺度大小以及色彩处理等五 个方面。
中国园林传统的特点是以自然式著称
中国园林除符合一般科学规律外,与诗词、山水画等有密切联系。 园林中的“景”,不是纯天然的模仿,而是赋予诗情画意,即将自然 山水景物经过艺术提炼加工,再现于园林之中。所以,中国传统园林 重于“立意”,创造各种不同的意境。另外,中国园林还常采取“园 中有园”,“小中见大”的布局手法。在历代私家园林中又创造了咫 尺山林,经常运用含蓄曲折的空间组景手法。 中国园林建筑数量特别多,且多据主景或控制地位,常居于全园的艺 术构园中心,且往往成为该园之标志。中国的园林建筑和其它各类建 筑是区别对待的,园林建筑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本于自然,高于自 然,力力图把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但这些原则、特征却并不见于 其它类型的建筑。


•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 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 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 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 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 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 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 自然。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 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 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中国古典园 林,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 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 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 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 排斥的消极面。
广播并压缩,以进行无缝传递
中国园林,北方以雄伟广阔称誉,南方以柔和著名扬 州园林有南北融合的风格,以雅健闻名。 南方园林,由于江南一带气候温和,水量充沛,其园 林设计以繁复和细腻为主,大多依水而建,景观遍布。 其建筑结构不拘形式,清秀淡雅,但也因而略显简陋。 由于南方园林大多为私家园林,因此整体规模偏小, 以人造景观为主。由于南方多雨,因此园林内多走廊 亭台。总的来说,南方园林紧凑巧妙,以水为核心, 以花草奇石为主要景观,整体散发着如江南女子般的 婉约。 北方园林,在规模、景观、建筑上则与南方园林有着 明显的不同。北方园林普遍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而 景物包罗万象,不拘一格。由于北方降水量和气候条 件与南方迥异,所以北方园林中较少人造的景观,而 强调与自然山水的结合。正是因为皇家园林的血脉, 才使得北方园林往往能够选取集天地精华的山水文脉 间大兴土木,这是南方私家园林无法做到的。因此, 北方园林之景往往以自然的河湖山川为主景观,景致 大气开阔,给人以自然的震撼之感。总的来说,北方 园林极具规模,强调自然山水,建筑更具尊贵感和皇 家感,私人院落与园林景观融分有度,好似一个气度 沉稳、内心丰富的豪杰显贵。
从平面布局看,江南园林由于多处市井,所以常取内向 的形式,因为在市井内建园,周围均为他人住宅,一般均不 可能获得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借景条件。北方皇家苑囿由于 所处自然环境既优美,又开阔,所以多数景点、建筑群均取 外向布局或内、外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广 为借景,而且本身又具有良好的外观。少数园中园,虽取内 向的布局形式而自成一体,但多少还要照顾到与外部环境的 有机联系。 从建筑物的外观、立面造型和细部处理来看,江南园 林 远比北方皇家苑囿轻巧、纤细、玲珑剔透。这一方面是因为 气候条件不同,另外也和习惯、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翼角起翘,对于建筑物的形象、特别是轮廓线的影响极大, 北方较平缓,南方很跷曲;墙面,北方园林建筑显得十分厚 重,江南园林则较轻巧;其它细部处理,江南园林不仅力求 纤细,而且在图案的编织上也相当灵巧,北方园林则比较严 谨、粗壮、朴拙。 从空间处理看,江南园林比较开敝、通透, 内、外空 间有较多的连通、渗透,层次变化也比较丰富。北 方园林则比较封闭,内、外空间的界线比较分明。
• 江南园林有三个显著特点:
• 1.叠石理水。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 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太湖产奇石,玲 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 2.花木种类众多,布局有法。江南气候土 壤适合花木生长。苏州园林堪称集植物之 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 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 称花瑞。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 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 3.建筑风格淡雅、朴素。江南园林沿文人 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 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 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 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
中国园林景观 简介(发展历 程)
中国园林景 观特点
对中国园林景 观的看法及见 解
开始使用模板
中国园林有着三千年的历史,从殷商时代开始, 各个时代的有各自的特色。 萌芽期 :园林的雏形----商周的“囿”
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囿”就是在一定的 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 池筑台,供帝王贵族们狩猎和游乐。“囿”是园林的 雏形,除部分人工建造外,大片的还是朴素的天然景 色。
形成期:秦汉时的宫苑和私家园林
秦汉建筑宫苑和私家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 有了大量建筑与山水相结合的布局,我国园林的这一 传统特点开始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宫苑有:“上林 苑”、“阿房宫”、“长乐宫”、“未央宫”等。 这一时期,寺院园林也极兴盛。
成熟期: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林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全盛时期,宫苑园 林在这时有很大的发展。由于南北方的园林得到交流, 北方的宫苑也向南方的自然山水园演变,成为山水建 筑宫苑。这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宫苑。 唐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很流行,这必然影响到 园林创作,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以景入画,以画设景, 形成“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由于建园条件不同, 可以分为以自然风景加以规划布置的自然风景园和城 市建造的城市园林。
高峰期: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
明代宫苑园林建造不多,风格较自然朴素,继承 了北宋山水宫苑的传统。主业、手工业十分发达,许多 官僚地主均在此建造私园宅园,一时形成一个造园的 高潮。现存的许多园林如拙政园、留园、艺园等,最 初都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
风格化、编辑和动画化您的媒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