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卡业务运作规章第二卷 业务规则(节选)第一章——第四章中国银联二○○九年十一月目 录第一章 发卡业务规则 (7)1概述 (7)2基本规则 (7)2.1 发卡机构告知义务 (7)2.2 卡片规范 (7)2.3 卡号编码规则 (7)2.4卡片有效期限 (8)2.5 磁道使用规则 (8)2.6 卡片设计、生产及运输 (8)2.7 账户管理要求 (8)2.8 预留签名和密码 (8)2.9 服务代码要求 (9)2.10 风险控制 (9)3发卡要求 (9)3.1 产品类型 (9)3.2 发卡申请 (9)3.3 联名卡/认同卡发卡 (10)3.4 基本服务要求 (10)3.5 挂失紧急止付服务 (10)3.6 紧急援助服务 (11)4交易要求 (11)4.1 基本要求 (11)4.2 交易响应时间要求 (11)4.3 系统成功率 (11)4.4 吞没卡要求 (12)4.5 交易风险控制 (12)4.6 交易支持 (12)4.7 预授权交易要求 (13)4.8 交易限制 (13)4.9 交易处理要求 (13)5交易凭证 (14)6清算要求 (15)第二章 收单业务规则 (16)1概述 (16)2基本要求 (16)3交易终端 (16)3.1 终端要求 (16)3.2 受理标识 (17)3.3 ATM终端显示 (17)3.4 ATM终端打印 (17)4BIN表和路由表更新 (17)5特约商户发展和管理 (17)6交易要求 (17)6.1 系统运行要求 (17)6.2 系统成功率要求 (18)6.3 ATM终端维护要求 (18)6.4 差错指标要求 (18)6.5 交易支持 (18)6.6 交易币种 (18)6.7 交易限制 (19)6.8 交易日期 (19)6.9 签名审核 (19)6.10 交易确认 (19)7交易凭证 (20)7.1 电子数据 (20)7.2 交易凭证内容 (20)7.3 手工交易凭证提交 (20)7.4 交易凭证保留 (20)7.5 流水清单 (21)8清算要求 (21)9退货服务 (21)10客户服务 (22)第三章 特约商户管理 (23)1概述 (23)2基本要求 (23)3商户发展 (23)3.1 基本要求 (23)3.2 发展范围 (23)3.3 商户资质 (24)3.4 受理协议 (24)3.5 商户编码 (24)4商户服务 (25)4.1 基本要求 (25)4.2 商户培训 (25)4.3 凭证保管和凭证调阅 (26)4.4 清算服务 (26)5商户风险控制 (26)5.1 基本要求 (26)5.2 管理措施 (26)6商户退出 (27)6.1 主动退出 (27)6.2 强制退出 (27)6.3 其他原因退出 (28)7商户档案管理 (28)7.1 收单机构要求 (28)7.2 中国银联职责 (28)第四章 业务处理 (30)1概述 (30)2交易种类 (30)3交易处理 (31)3.1 查询及取现业务 (31)3.2 消费 (32)3.3 预授权类业务 (33)3.5 转账业务 (42)3.6 收/付费交易 (44)4境外预授权类交易 (44)4.1概述 (44)4.2交易类型 (45)4.3 宾馆酒店的预订 (48)4.4 宾馆酒店的入住 (51)4.5 离店 (52)5吞没卡处理 (54)5.1 ATM吞卡 (54)5.2 商户没收卡 (55)5.3 卡片保存与销毁 (55)第五章 代授权及转授权业务 (57)1概述 (57)2代授权业务 (57)2.1 基本定义 (57)2.2 基本要求 (57)2.3 业务处理 (57)2.4 业务处理要求 (58)3转授权业务 (59)3.1 基本定义 (59)3.2 服务范围 (60)3.3 基本要求 (60)3.4 转授权应答信息及授权号码的获得 (61)3.5 转授权业务流程 (61)第六章 资金清算 (64)1概述 (64)1.1 要求 (64)1.2 方式 (64)1.3 原则 (64)2基本要求 (64)2.1 清算账户 (64)2.2 清算协议 (65)2.3 清算风险备付金 (65)2.4 清算币种 (65)2.5 清算汇率 (66)2.6 清算金额 (66)2.7 清算时间 (66)2.8 重复数据处理 (66)2.9 延迟付款 (66)2.10 清算责任 (67)3清算流程 (67)3.1 参与清算的交易类型 (67)3.2 清分 (68)3.3 手续费和网络服务费计算 (68)3.4 生成清算数据 (68)3.5 对账 (69)3.6 清算凭证和清算报表 (69)4资金划拨 (70)4.1 中国境内机构处理 (70)4.2 中国境外机构处理 (70)4.3 入网机构二级清算处理 (70)5节假日处理 (71)第七章 手续费和网络服务费 (72)1概述 (72)2取现 (72)3查询 (72)4转账 (72)5POS跨行交易 (73)5.1 收费交易类型 (73)5.2 手续费分配 (73)6差错交易和争议处理 (73)7收取方式 (73)第八章 附则 (74)附录A (75)附录B (77)附录C (79)附录D (90)附录E (96)附录F (101)序本卷在《银行卡联网联合业务规范》(简称《业务规范》,下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银行卡跨行业务发展需要,以及银联新系统上线后对交易路由、业务处理和资金清算的具体要求,重点围绕解决银行卡跨行通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跨行交易的业务处理进行规定。
本卷阐明了银联跨行业务信息交换网络由二级架构变成一级架构后,银联卡跨行业务通过银联新系统进行统一交换,依托人民银行建设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实现资金的集中清算;规定了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银联卡特约商户在交易受理和处理时的要求,以及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的系统成功率、交易处理响应时间等服务标准;明确了预授权类业务具体要求,并通过增加预授权完成和预授权撤销的手工处理方式,以及预授权完成离线结算和手输卡号等要求,解决银联卡在宾馆酒店类商户前台受理时成功率低以及客户跑单处理等问题;提出在发卡、收单系统和网络出现故障时,银联可根据协议约定,提供代授权和转授权服务,以提高银联卡跨行交易成功率,向银联卡持卡人提供标准、高效、便捷的银联卡服务。
本卷按发卡业务规则、收单业务规则、特约商户管理、业务处理、代授权及转授权业务、资金清算、手续费和网络服务费以及附则划分,共七章。
为适应银联卡在除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发卡和收单业务的开展,2005年12月对《业务规则》中涉及中国境内业务的内容描述进行了调整;对需要涉及跨区域性限制的条款和一致性要求进行了明确;对跨境和境外业务开展规则进行了补充。
2007年7月对《业务规则》的修订,主要涉及消费撤销交易单据保存规定、预授权金额解冻要求、预授权撤销交易及离线交易的处理,退货类交易发卡机构入账时间、支持范围和返还手续费计算规则,补充了收单机构督促商户履行受理承诺的义务。
同时,为提升银联品牌形象,推动银联卡境外宾馆类商户拓展,进一步完善了境外宾馆类商户银联卡交易功能。
加入银联网络的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含分支机构,下同)在发行或受理银联卡时均应遵守本规则。
第一章 发卡业务规则1 概述本章主要描述银联卡发卡业务基本规则、银联卡产品要求和服务标准。
本章内容适用于加入中国银联网络的发卡机构。
2 基本规则2.1 发卡机构告知义务发卡机构应遵照《银联卡业务运作规章》(以下简称《业务运作规章》)有关规定开展银联卡业务,并有义务告知持卡人相关权利和银联卡领用要求。
发卡机构应妥善保管持卡人的申请资料,除当地法律另有规定外,在未明确告知持卡人并获许可的情况下,不得泄露持卡人相关资料。
发卡机构应在银联卡领用合约上向持卡人明示,除当地法律另有规定外,持卡人银联卡的账户资料和个人密码不得向他人泄露。
持卡人应承担银联卡账户转借他人、个人密码保管不善等产生的风险。
发卡机构应就预授权交易的基本流程、要点明确告知持卡人。
2.2 卡片规范发卡机构发行银联卡,应遵循《业务运作规章》第三卷《卡片BIN号及标识规则》的相关规定。
2.3 卡号编码规则A.卡号组成银联卡卡号由三部分组成:发卡机构标识代码(BIN)、发卡机构自定义位、校验码。
卡号左起前六位是发卡机构标识代码(BIN), 由6位数字组成。
BIN号由中国银联负责分配、确认和管理;卡号第七位起是发卡机构自定义位,由6至12位数字组成,发卡机构自行赋值;卡号的最后一位是校验码,根据校验位前的数字(含BIN)取值按Luhn方程计算得出(具体见《银行卡发卡行标识代码及卡号》)。
B.卡号长度银联借记卡卡号为13至19位数字编码。
银联信用卡卡号原则为16位数字编码。
C.使用要求银联卡正面印制的卡号应与卡背面磁条内的卡号信息一致。
2.4卡片有效期限发卡机构应对银联信用卡设定有效期限,并在卡面印制,普通卡有效期限一般不得超过5年;银联借记卡可由发卡机构自行决定是否在卡面印制有效期。
卡面和卡背面磁条内的有效期信息应保持一致,并符合《业务运作规章》第三卷《卡片BIN号及标识规则》的有关规定。
2.5 磁道使用规则银联磁条卡应使用第二磁道作为信息交换磁道,发卡机构在进行识别和应答交换信息时以第二磁道信息为准。
第三磁道是否使用由各发卡机构自行规定。
第一磁道保留,暂不使用。
2.6 卡片设计、生产及运输银联卡的卡片设计须经中国银联审定,严格遵守《业务运作规章》第三卷《卡片BIN号及标识规则》。
银联卡卡片应由取得中国银联资格认证的生产厂商进行生产。
卡片生产、运输的全部过程应严格遵守《业务运作规章》第五卷《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和《“银联”标识卡产品企业资格认证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2.7 账户管理要求银联卡账户是指用于支付结算的账户,不包括储蓄账户。
银联卡账户开立应遵守当地业务监管机构的要求。
银联卡账户可包含以下币种:人民币、港币、美元、欧元或中国银联认可的其他可自由兑换的币种。
2.8 预留签名和密码A.预留签名发卡机构应要求持卡人在银联卡背面的签名条上,使用不易涂改的笔(钢笔、签字笔、圆珠笔等)预留签名。
预留签名应与申请材料签名一致。
发卡机构应要求持卡人使用本人姓名(以申领身份证件所载姓名为准)作为签名,持卡人可选择任意字体。
在卡片有效期内,持卡人对交易进行确认所使用的签名应与卡片签名条预留的签名相同。
B.设置个人密码对凭个人密码确认交易的卡片,个人密码应设置为6位阿拉伯数字。
2.9 服务代码要求发卡机构应依据《银行卡磁条信息格式和使用规范》使用有效的服务代码,确保银联卡的正常受理。
2.10 风险控制发卡机构应按《业务运作规章》第五卷《风险控制及安全管理》的规定,做好发卡业务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