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作业说明

大作业说明

《建筑结构检测》大作业说明
一、总则
1. 《建筑结构检测》大作业的形式为回弹法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包括封面、报告正文、原始记录和计算表4项内容。

各项内容均应认真按指定格式完成。

建议同学们根据指定题目,按照以下顺序完成:①填写原始记录(必须手写);②完成计算;③撰写报告。

同学们上交的大作业,必须按以下顺序进行装订:①封面;②报告正文;③钢砧率定表;④回弹法混凝土强度原始记录表;⑤计算表。

2. 本课程大作业,除封面的成绩栏和报告正文的批准栏,其余各栏均应填写,不需填写的内容可用“/”划去。

除封面的姓名栏可以打印,其余的签名栏均应手写签名,签名栏未签名者,大作业成绩按不及格计。

3. 本课程的大作业必须在2016年12月9日上课前上交至所属班级学习委员处,学习委员于12月9日课后将大作业统一交给老师,未按时上交的同学期末总评成绩按不及格计。

二、成绩评定
1. 本课程大作业的成绩评定根据完成质量的三个层次(格式正确、计算正确和过程严谨)分为ABCD四大档,ABC三挡内分三小档。

D档为不及格,若大作业最终成绩为D,该课程总评成绩不及格的概率为95%。

2. 成绩分档的原则如下:
(1)若大作业格式正确,计算正确,且作业中总错误处不超过3处,可获评A 档:其中,无错误为A+,错一处为A,错2~3处为A-;
(2)若大作业格式正确,计算正确,且作业中总错误处超过3处但不超过13处,可获评B档:其中,错4~5处为B+,错6~9处为B,错10~13处为B-;(3)若大作业格式正确,计算错误,或大作业格式计算均正确,总错误处超过13处,可获评C档:其中,大作业格式计算均正确且错误不超过20处为C+,格式正确但计算错误且其他错误不超过20处或格式计算均正确且错误不超过30处为C,格式正确但计算错误且其他错误不超过30处或格式计算均正确且错误不超过45处为C-;
(4)大作业出现以下情况,成绩评定为D:
①上交的大作业不完整;
②报告正文、原始记录和计算表中签名栏未签名;
③大作业格式不正确;
④大作业格式正确但计算错误,且其他错误超过30处;
⑤大作业格式和计算均正确,错误超过45处。

注意:
(1)同学们交上来的封面、报告正文、原始记录和计算表中出现的任何一处格式与提供的PDF文件不一致或装订顺序错误均属于格式错误;
(2)和回弹法计算相关参数的填写错误属于计算错误,包括回弹值、碳化深度、检测依据、混凝土骨料和混凝土工艺。

三、原始记录
1. 本课程大作业的原始记录包括钢砧率定表和回弹法混凝土强度原始记录表,所有原始记录表均应以手写的方式填写。

2. 若需修改填写的信息,应用“杠改”的方式修改,即将被修改的信息上用两条平行的横杠划去,将修改后的信息写在被修改信息的周边,必须确保被修改的信息和修改后的信息均清晰可见;
3. 钢砧率定表的填写要求如下:
(1)表中所有空格均应填写;
(2)工程名称、回弹仪管理编号的填写参照报告正文和检测题目中每个同学所对应的信息;
(3)仪器有效期的起点参照检测题目中回弹仪检定日期一栏填写,回弹仪检定的有效期为半年,故仪器有效期的终点日期为回弹仪检定日期半年后的日期;(4)钢砧率定气温的填写范围为5~35℃;
(5)受检测区总数根据所检构件的测区总数填写;
(6)钢砧率定的规则是,回弹仪的弹击杆在钢砧内连续弹击3次的回弹值,每次率定值均为80±2,则将弹击杆旋转90°再弹击3次,如是4个方向均弹击3次,每次的率定值均为80±2,率定值的精度为1,则回弹仪率定合格;
(7)率定日期即检测日期,因回弹法不适用于混凝土龄期小于28天的构件,故率定日期的填写必须在构件施工日期(参见检测题目)后28天和检定有效期的终点日期之间;
(8)率定人必须签名。

4. 回弹法混凝土强度原始记录表的填写要求如下:
(1)表中所有空格均应填写;
(2)工程名称、构件名称的填写参照报告正文和检测题目中每个同学所对应的信息;
(3)检测日期的填写必须在构件施工日期(参见检测题目)后28天和检定有效期的终点日期之间;
(4)检测人必须签名;
(5)回弹值的填写参照检测题目中每个同学对应的检测构件的回弹值进行填写;(6)碳化深度的填写应注意:
①一般来说,10个测区的构件应至少测定3个测区的碳化深度,每个测区的碳化深度应至少量测3次;
②每个测区每次碳化深度的量测值精确到0.25;每个测区的碳化深度平均值和构件的碳化深度的平均值精确到0.5;
③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不宜超过2.0,若超过2.0,则每个测区的碳化深度均应量测;
④本次大作业中构件的碳化深度平均值已知,应参照检测题目中每个同学对应的平均碳化深度填写;测区的碳化深度平均值和每次每个测区的碳化深度量测值根据已知的构件碳化深度平均值及该款注意事项的①②③条填写;
⑤选择量测碳化深度的测区宜选择不相邻的3个测区,未被选择的测区碳化深度平均值和对应的每次每个测区的碳化深度量测值应用“/”划去;选中的测区若该测区的碳化深度只量测3次,则多余的量测值空格应用“/”划去;
(7)检测依据的选择应依据检测题目中每个同学对应的所属地区进行选择:
①若所属地区在福建省内,则检测依据为地方标准;
②若检测地区在福建省外,则检测依据为行业标准;
(8)因回弹法混凝土强度检测不适用于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故检测面状态应选择干燥;
(9)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骨料、混凝土工艺、回弹仪和碳化深度测定仪的管理编号的填写和选择应参照检测题目中每个同学所对应的相应信息进行填写和选择。

四、计算
1. 根据检测题目中每个同学对应的检测构件的回弹值、碳化深度、检测依据、混凝土骨料和混凝土工艺对指定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进行计算,建议同学们安装提供的回弹法软件进行计算,也可以根据相应的检测依据进行手算;
2. 软件的安装和使用说明:
(1)该软件安装简单,按照指定步骤进行即可,不需要任何破解或验证码;(2)成功安装软件后,在安装文件夹中打开,界面如下:
(3)点击“数据文件”→“新建工程”在对话框中输入工程名称后,即可开始录入回弹数据,其中,碳化深度按原始数据录入;
(4)输入构件名称、回弹值和碳化深度,输入完成后,点击“保存编辑工程”,然后在“已输入构件”中会显示1根,下面的框中会显示之前输入的构件;(5)构件输入完毕后,点击退出,回到初始界面,点击“数据处理”→“单根
检测”,选中之前输入的工程;
(6)根据检测题目中每个同学对应的检测构件的检测依据、混凝土骨料和混凝土工艺,选择骨料、曲线以及是否勾选泵送砼,其中曲线的选择规则如下:
①若检测依据为地方标准,混凝土工艺为泵送,则选择本省泵送曲线,勾选泵送砼;
②若检测依据为地方标准,混凝土工艺为自拌,则选择福建省曲线,不勾选泵送砼;
③若检测依据为行业标准,混凝土工艺为泵送,则选择全国泵送曲线,勾选泵送砼;
④若检测依据为行业标准,混凝土工艺为自拌,则选择全国统一曲线,不勾选泵送砼;
(7)选择好相应的骨料、曲线和是否勾选泵送砼后,点击“计算”,在左下方框
中会显示计算结果,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计算表中;
3. 计算表的填写:
(1)工程名称、检测依据、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混凝土骨料、混凝土成型工艺、构件名称的填写需与原始记录中的相应记录统一;
(2)运用软件或手算指定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并将结果填入计算表中,其中,所有测区的碳化深度均参照检测题目中每位同学指定的平均碳化深度填写;(3)计算日期不得早于原始记录中的检测日期;
(4)计算人必须签名。

五、报告撰写
1. 报告中填写的内容包括报告编号、委托单位、检测时间、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名称、工程概况、仪器管理编号、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所填内容参照检测题目中每个同学的对应信息进行填写,且必须与原始数据和计算表统一;
2. 填写报告的过程注意格式,以提供的PDF文件为准;
3. 检测负责人必须签名;
4. 批准栏由指导教师签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