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2 会议纪要的写作方法

第四章2 会议纪要的写作方法


第六章 调查报告
一、调查报告的含义和特点


调查报告是为了了解客观规律,解决社 会问题,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对调查 对象获得了本质性和规律性的认识,而 写成的一种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与会议报告等文体的区别,就 在于它是作者根据调查研究的情况写出 来的反映客观事物的书面材料。
调查报告的主要特点:
会议纪要格式 会议纪要通常由标题、正文、主送、抄送单位构成。 标题有两种情况,一是会议名称加纪要,如《全 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二是召开会议的机关加内 容加纪要,如《省经贸委关于企业扭亏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正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会议概况。主要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名称、 主持人,与会人员,基本议程。 (二)会议的精神和议定事项。常务会、办公会、日 常工作例会的纪要,一般包括会议内容、议定事项 ,有的还可概述议定事项的意义。工作会议、专业 会议和座谈会的纪要,往往还要写出经验、做法、 今后工作的意见、措施和要求。
4、报尾:由简报发送范围和印刷份数 两部分构成。例如:
报送:市委经济工作部,市机械局,厂长, 党委书记 抄送:各车间、科室 (印50份)
练习:下面是某市经发局系统一个汇报会 的简单记录。请据此编写一份综合简报。
市经发局系统汇报会 时间:二00一年九月四日 地点:三楼会议室 出席人:所属十五个总公司办公室主任 主持人:x x x(经发局副主任) 记录: x x x(经发局办公室主任) (一)主持人讲话 请大家来,汇报一下各告诉5落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开展尊师重教 活动,庆祝第十六个教师节的情况。 (二)发言 化工总公司: 二轻总公司: 汽车工业公司: 纺织总公司: 广播工业公司 (三)各公司都已经或准备做的几件事
3.称谓的特殊性。会议纪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 写法。由于会议纪要反映的是与会人员的集体 意志和意向,常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 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 “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就是称谓特殊 性的表现。 会议纪要有别于会议记录。二者的主要区别 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 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 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 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 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 贯彻执行。
会议报告
一、含义:会议报告是领导同志在各种会 议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向兄弟单位 介绍经验或向本单位职工部署工作时的 一种应用文。 二、会议报告的种类:从大的类型上分有 汇报型和部署型两类。 从内容命题分有:工作报告、形势报告、 学习报告、学术报告等;以目的命题的 报告分为:动员报告、总结报告等。

3、社会问题调查。对社会问题进行广泛调 查和综合分析,可得出一些带有普遍意义 的结论来。这种调查报告往往篇幅较长, 涉及面较广,带有综合性,写好的关键在 于:材料的点面结合和问题的综合分析。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系统周密的调查, 客观深入的研究和准确完善的表达。 1、做好调查报告的准备工作。 2、深入实际,善于观察,大量收集材料。 3、观点和材料要高度统一。大会秘书处2001年10月29日
深圳市委党校制定出切合本校实际的改革方案
2、标题:要写得简短、点题、醒目
3、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体2部分。 前言。用极简洁、明确的一句话或一 段话,总括全文的主题或主要事实(含 时、地、人、事、因、果6要素),给 读者一个总的印象,可以用叙述式、提 问式和 结论式等手法。 主体:这是简报的主干,要用富有说服 力的典型材料把前言展开,使其具体化。 一般有以下4种叙述方法:并列式、逻 辑式、时间式、数据式。
三、会议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会议报告一般由标题、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一般有两种写法: 新闻式标题:这类标题往往由正标题和 副标题组成。如党的“十二大”报告, 正标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局面》,副标题为—在中国共产 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最 后暑上报告人的姓名。

公文式标题:这类标题由机关名称或报告人姓 名、事由和“报告”组成。如《x x同志关于当 前就形势的报告》。也可以在标题下面暑上报 告时间和报告人的姓名。 2、正文:包括称谓、开头、主体和结尾。 * 称谓:即报告人对听众的称呼,根据不同的 对象,选用不同的称呼。 * 开头:称谓之后通常有一段导语,指出召开 会议的历史背景、会议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 *主体:这是会议报告的核心部分。其写法决定 于会议的内容。 * 结尾:概括报告精神,指明指导思想,发出 强劲号召。

(三)发言提要法。这种写法是把会上 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发言加以整理, 提炼出内容要点和精神实质,然后按照 发言顺序或不同内容,分别加以阐述说 明。这种写法能比较如实地反映与会人 员的意见。某些根据上级机关布置,需 要了解与会人员不同意见的会议纪要, 可采用这种写法。
(二)正文。会议纪要的正文大多由导言和主体构 成。具体写法依会议内容和类型而定。 1.导言。主要用于概述会议基本情况。其内容 一般包括会议名称、会期会址、参加人员、主持 人和会议议程等。具体写法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平列式。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 人员和主持人、会议议程等基本情况采用分条列 出的写法。这种写法多见于办公会议纪要。 第二种:鱼贯式。将会议的基本情况作为一段 概述,使人看后对会议有个轮廓了解。
1、表彰大会。共表扬先进集体9个,优秀 教师500人。 2、发展教师入党,15个公司发展党员50名。 3、10个公司考虑安教师疗养。 4、各公司均已同所属学校建立固定联系制 度。 散会。 主持(签名) 记录人(签名)
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的结构:由会议的自然情况、 会议的内容和会议结束时间及记录的页 码。 要求:完整、准确、真实、要抓住要点、 要学会速记。 主要方法:摘要记录、详细记录、议案 记录。
第五章 会议纪要的写作方法
一、会议纪要的含义和特点


会议纪要是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 项的公文。它是根据会议记录、会议文件 和会议的其他有关资料整理而成的,既可 以上呈又可以下达。 会议纪要的主要 作用是:沟通情况,交流 经验,统一认识,指导工作。有些会议纪 要经上级领导机关或主管部门批准后,就 具有法规性质,不仅与会单位要遵照执行, 其他有关方面也必须遵照执行。

(二)分项叙述法。召开大中型会议或议 题较多的会议,一般要采取分项叙述的办 法,即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成几个大的问 题,然后另上标号或小标题,分项来写。 这种写法侧重于横向分析阐述,内容相对 全面,问题也说得比较细,常常包括对目 的、意义、现状的分析,以及目标、任务 、政策措施等的阐述。这种纪要一般用于 需要基层全面领会、深入贯彻的会议。
会议纪要的特点:体现“要”字
1.内容的纪实性。会议纪要如实地反映会 议内容,它不能离开会议实际搞再创作, 不能搞人为的拔高、深化和填平补齐。否 则,就会失去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违反 纪实的要求。 2.表达的要点性。会议纪要是依据会议情 况综合而成的。撰写会议纪要应围绕会议 主旨及主要成果来整理、提炼和概括。重 点应放在介绍会议成果,而不是叙述会议 的过程,切忌记流水帐。
问题调查。包括人民来信来访调查、专案调 查和社会问题调查。 1、人民来信来访调查。是数量最大的问题调查。 它的篇幅一般不长,内容主要是核对事实, 揭露真相,判断是非,得出结论,最后提出 处理意见报领导审查解决。 2、专案调查。它只是在政工、组织和纪检等有 关部门使用的较广泛,一般只限于内部使用。 它以确凿的、无可辩驳的事实给某个案件及 有关人员作出定性结论的调查报告。写作时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除了少量必要的分析以 外,不需要多发什么议论。
简报
一、简报的含义和种类 简报上企业或机关内部使用的一种简要工作报 告或情况报告。是向上反映工作,与有关业务部 门传播信息的实用文书。常用的名称有“工作简 报”、“情况反映”、“内部参考”、“信息快 报”等。 简报的分类: 从时间上可划分为:长期简报、阶段简报、临 时性简报。 从内容和作用上可划分为:会议简报、动态简 报、专题简报。 从形式上可划分为:单项简报和地某方面工作 和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综合性简报。
二、会议纪要的种类
1、指示性纪要:是一种指导性文件。在行 文中要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并加以分析, 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措施。 2、决定性纪要:是反映国家机关、社会团 体、企事业单位办公会或例会所作出的 决定事项。这种会议纪要有专题和综合 之分。其特点是,不仅要写明会议议定 的事项,还要写明执行的要求。 3、情况性纪要:是写明会议按法定程序办 了些什么事情,不要求贯彻执行,只是 一种告知公文。
1、针对性强。其根本目的就是总结经验, 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真实情况,寻求解 决现实问题的答案。 2、系统性强。是指要弄清所调查问题的来 龙去脉,掌握第一手资料来分析问题。 3、真实性强。内容、资料必须真实。 4、叙议结合。以叙述为主,兼有分析议论。 5、结构完整。
调查报告的分类:


调查报告从其内容和作用上分类,大体上可 分为:典型调查、新闻调查和问题调查。 典型调查。包括典型经验、典型事件和典型 变化等调查。 1)典型经验的调查。用得最广,是典型引路、 以点带面、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的一种行之 有效的领导方法。在写作时,要写清楚做法 和经验。 2)典型事件的调查。指事件本身给人的教训 带有一定的典型性。写作时,要写清事件的 前因后果及其经过、教训和处理意见。
3)典型变化的调查。这种调查报告往往带有 专业性,各职能部门用得较多。写这类报告的 关键在于:把变化的过程勾勒清楚,揭示规律 性的东西。

新事物调查。这类报告体现了事物的 发展方向,要反映它的产生过程,揭 示其规律,并侧重于阐述它的特点、 作用和意义,以解决认识问题。要写 好新事物的调查报告,就要有敏感性、 主动性和及时性。

例文: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1994年3月27日在深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厉有为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一九九三年工作的基本回顾 二、一九九四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 可喜的成绩。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让 我们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奋 发努力,锐意进去,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各项任 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