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导学案(公开课)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导学案(公开课)

高二地理 DL-SJDL-18
《大洋洲与极地地区》导学案
编写人:贺艳 审核:高二地理组 编写时间:2015年10月20日
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以及在交通和战略上的重要性。

2.知道三种岛屿的成因和特点。

3.掌握澳大利亚主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4.会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成因;能分析说明澳大利亚农牧业生产特点及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地图册,进行知识梳理;熟记基础知识,并在图上做必要的标注。

2.限时40分钟,独立完成
【自主学习案】
一.大洋洲概述
1、绝大部分~400S之间;西临,东临洋;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2、位置的重要性:大洋洲地处亚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之间,东西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已经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

国际海空运输和海底电缆均经过这里
3、范围:一块大陆:大陆;
四大岛屿:、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
四大群岛: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群岛、夏威夷群岛
4、面积:9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的大洲。

5、居民:曾经是英国等国家的殖民地,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少数为土著居民、黄种人和黑种人
二、成因类型多样的岛屿:
类型成因特点举例
大陆岛曾经是大陆的一部分因地壳陷
落或海平面上升而与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分布在大陆外围
火山岛由大洋底部的火山喷发物堆积
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
珊瑚岛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面积较小,地势低平
三、国家
1 澳大利亚:坐在矿车上,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 新西兰:(1)主要由南岛、北岛组成
(2)多火山、地震
(3)农牧业发达,旅游业发展快
3 汤加:世界最先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4 萨摩亚:世界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四、澳大利亚
(一)一国一陆地广人稀
1 组成:由大陆、岛及附近岛屿组成,世界上的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2 人口:(1)人种,人口密度最稀疏的国家之一
(2)人口分布不均衡,约有3/4的人口集中在沿海,广大内陆人口稀少,
甚至有不少地区至今仍无人烟
(3)城市:E ,F ,G ,H ,I
(二)三大地形古老高原
1 东部,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
2 中部;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读图分析】
(1)大自流盆地的自流井形成的原因是
什么
(2)井水可不可以用来灌溉农田,为什么
3 西部;占全国面积一半;
4 在东北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

5 有独特的生物:
特有动物:、鸸鹋、袋鼠;代表性植物:
【思考】形成独特生物的原因:
(三)气候植被半环分布
1 气候、自然带分布特点:
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从、、和三面沿海向内陆及西部递减,植被也相应呈状分布,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
2 结合上图分析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及特点
(四)澳大利亚的经济: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1、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主要出口商品是、牛肉、
2、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主要出口矿产是、
3、工业部门:采矿、冶金、机械、化学、纺织、食品
4、目前,服务业已经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五、极地地区(地图册P150)
1 读北极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洲
B 洲
C 洲
D 海峡,
E 岛,
F 半岛
(2)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 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洋;
B 洋;
C 洋;
D 洲;
E 洲。

⑵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F ,
G 。

【课堂探究案】
【探究活动一】澳大利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区,主要原因是
【探究活动三】下面图表表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分布及农事活动安排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1 分析墨累-达令盆地发展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
2 混合农业的优点
【探究活动四】为什么南极洲比北冰洋地区更寒冷
【课后检测-固学案】
1、南极洲的气候成因有()。

A. 纬度低,阳光斜射,接受的太阳光热少
B. 低气压控制,降水稀少,风力强
C. 海拔高,冰雪大陆,反射率高,更加寒冷
D. 终年处于极夜,无阳光照射
2、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 3 ——5月
B. 6——8月
C. 9——11月
D. 11月——3月
3、被称为“白色沙漠”的地区的是()。

A. 北极地区
B. 南极地区
C. 撒哈拉大沙漠
D. 塔克拉玛干沙漠
读图1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回答4~5题
4、A、B是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B站在A站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5、A、B两考察站所在的半球正确的是()
A、A站在西半球,B站在东半球
B、A站在东半球,B站在西半球
C、两考察站都在西半球
D、两考察站都在东半球
图2四国为世界主要国家,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四国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乙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C、丙国的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D、丁国位于欧洲大陆上的“十字路口”
7、有关四国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国的最大城市都濒临海
B、四国的首都将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
C、四国最大城市都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D、甲、乙、丙三国最大海港皆受到暖流的影响
下图为一段纬线。

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

读图完成8-11题
8、P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9、下列四项,居于Y地所在国的是()
A.大堡礁 B、泰姬陵 C、好望角 D、格林尼治天文台
10、在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
A、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
B、盛行东北季风
C、适逢干季
D、气旋活动频繁
11、Y地所在国()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读等温线图,回答12-14题
12、影响图中M海域等温线弯曲
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13、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表
述正确的是
A.N地草类茂盛
B.L地地下水丰富,为该区
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C.P地农民正收割小麦
D.Q地盛行西北风
14、澳大利亚铁路绝大部分分布于南部和东部沿海,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气候条件 D.城市和人口分布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