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质疏松简介

骨质疏松简介


排除其他 内分泌代谢病 (专科检查)
有骨折 骨密度测定
治疗
无骨折
骨密度测定
T≤-2.5 治疗
-2.5<T≤1 FRAX
高风险 治疗
中风险 酌情治疗
T>-1 基础治疗
低风险 基础措施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1初诊表现:骨痛、 腰背痛、驼背、变 矮或脆性骨折。无 症状绝经妇女常规 评估
2初步评估:是 否存在其他导致
骨量减少进一步 评估骨折风险

7骨量减少者预防: 非药物治疗同一级预防。 抗骨质疏松药物对FRAX中 高风险者给予下列1种药物: 双磷酸盐;降钙素;雌激素 替代;雷洛昔芬;雷奈酸锶
否 骨密度正常
5一级预防: 一般处理:生活 方式、饮食、钙、 维D。 随访:骨密度正 常者2-3年复查。 无症状骨量减少 1-3年复查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诊断原则
骨质疏松症诊断一般以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以及 ( 或者) 发生脆性骨折等为依据,发生脆性骨折即可 诊断为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查结果对于人群的早期诊断比较重要。 鉴别原发性、继发性或特发性骨质疏松,参考年龄、
性别、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X 线平片、CT、MRI、骨密度测量、ECT 等) 。 实验室生物化学指标可以反映人体骨形成和骨吸收 情况,生化测量本身不能用于诊断骨质疏松,但有 助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以及早期 评价对骨质疏松治疗的反应。
4.治疗原则: 饮食调整:充足钙及维D,均衡饮食。 改善生活方式:运动、戒烟酒、预防 跌倒及意外。 药物治疗:钙和维D加任一抗骨质疏 松药物: 一线:双磷酸盐; 其他:降钙素;性激素替代;甲状旁 腺素。
骨量减少 (-2.5<T<-1) 且10年髋部骨折 风险≥3%或主要骨 折风险≥20%。
骨吸收标志物(TRACP、CTX、NTX、Pyr、 U-CTX、U-NTX、空腹2h尿 Ca/Cr)
骨形成标志物:(ALP、BALP、BGP、PINP、 PICP、OPG)
骨质疏松诊断及分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分为I 型绝经后骨质疏松 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
I 型绝经后OP,骨转换加快、骨丢失加速,骨 吸收标志物明显上升; II型老年性OP,以增龄 性成骨细胞功能降低为主,伴或不伴破骨细胞 功能的增强,骨吸收标志物和骨形成标志物均 降低。骨代谢生化指标有助于进行骨转换分型, 评估骨丢失速率。
骨质疏松症
内六科 朱蕾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 其并发症脆性骨折可使患者致残,并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 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 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周身疼痛、身高降低、驼背、 脆性骨折及呼吸系统受影响等。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 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 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
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 究及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类
骨代谢生化指标:钙磷代谢调节指标(PTH、 CT、25-(OH)2D3、1,25-(OH)2D3 、Ca、P)
DXA 的临床使用过程中诊断标准的 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首先,DXA 诊断标准采用T 值,而T 值的结果取决 于不同DXA 仪所设定的正常参考数据库。国内目前 DXA 以进口产品为主,每个生产厂家所设定的参考 数据库不同,其计算出的T 值也就不同,所以患者 在不同机器检测的结果略不同。对于儿童、绝经前 妇女以及小于50 岁的男性,其骨密度水平用Z 值表 示,Z 值= ( 测定值- 同龄人骨密度的均值) /同龄人 骨密度标准差。
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密度联合检测与评估优于 单一骨密度诊断。
骨质疏松的治疗
基础治疗 药物干预
抗骨吸收药物
双磷酸盐 降钙素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雌激素
促进骨形成药物
甲状旁腺激素
锶盐 其他
维生素K2 中药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固有因素:人种(白人、黄种人)、老龄、 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其次,DXA 是平面投影技术,测量的是面积骨密度, 测量结果受到被测部位骨质增生、骨折、骨外组织 钙化和位置旋转等影响,尤其是老年人群。除了 DXA 检查常规测量腰椎和髋关节两个部位外,还可 测前臂远端骨密度,或进一步做QCT 检查或X 线平 片检查。
骨折风险评价(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FRAX) 方法
男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1初诊表现:出现 轻微外伤后骨折, 背痛或其他提示症 状。
骨密度检查: 男性≥70岁,不 论有无骨松危 险因素;男性 50-70岁,存在 骨松危险因素
2初步评估:是 否存在其他导致 骨松的因素?
3诊断是否存在脆性

骨折?或经骨密度
检查确诊骨质疏松?
是(T≤-2.5)


其他诊断: 去除诱因; 治疗病。
鉴于DXA 的上述局限性,国际专家提出了 骨折风险评价(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F RAX) 方法。
FRAX 主要是综合考虑骨密度、年龄、身高、 体重和骨质疏松危险因子等参数,骨折风 险可以登陆www. sheffield. ac. uk /FR AX/? Lang = chs 自行评估。骨折风险评价 方法需要参考人群骨折的发病率。
骨松的因素

其他诊断:针对不同诊断给予相应治疗或转诊。继发 性骨质疏松症:包括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所
致骨质疏松症。

3诊断是否存在脆性 骨折?或经骨密度 检查确诊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6.治疗原则: 非药物治疗:同一级预 防。 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双磷酸盐;活性维D;降 钙素;雌激素/性激素替 代;雷洛昔芬;雷奈酸 锶;四烯甲奈醌;甲状 旁腺素。
非固有因素: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 烟、多度饮酒、饮多度咖啡、体力活动缺 乏、制动、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 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 缺乏、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影响骨代谢 药物。
骨质疏松诊断流程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血、尿常规、钙、磷、ALP、胸腰椎侧位相+酌情项目
化验指标异常
化验指标正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