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4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4.4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例2】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 是栩栩如生。
【解析】“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
二、望文生义
【解读】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 导致误用 。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 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
【解析】“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 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


1、熟语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概 括了人们的认识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日 常生活中做有心人,注意不断积累。 2、在积累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书写熟语 并准确理解熟语。 3、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注意不失时机地正 确运用常见的熟语。
熟语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红色字体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D ) A.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 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贬义 B.由于缺少必要的制约,少数干部生活糜烂,一次宴请竟一诺 千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一诺千金”形容诺言的信用极高 C.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无限期拖延下 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 “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巳经做成,不能再改变 D.找工作的事嘛,目前还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再想想 办法?我也不是不尽力呀!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 大伤。 B.招聘人才不是买蔬菜,挨个捏捏捡捡,照个大鲜亮的拿。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种道理和事例,用人单位 自然明了。但怎么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时就犯了糊涂呢? 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 面,主要的责任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 D.这顿农家饭菜香辣可口,别有风味,虽然没有鱼肉荤腥, 却也是一次不错的打牙祭。 2、D (一个巴掌拍不响,指事情单方面是闹不起来的。 打牙祭:(方)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 后来泛指偶尔吃一顿丰盛的饭。)
喻意性歇后语
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大水淹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得自家人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芝麻开花——节节高
谚语
在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易懂而含 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根据表义内容,谚语可分为两类。一 类是关于自然和农业生产的谚语,另一类 是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
5 B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A 起死回生:指把快要死 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不能指病人自己。C 钉是钉,卯是卯: 喻做事认真。D 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样的事如果先定调子,就难以集思广益了。 B.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彩票的 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C. 她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别人也休想沾她的光, 和谁家共事都是这样: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D.项怀诚在第十六届世界设计师大会之“中国论坛” 上说:中国的发展只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带来好处。况 且,中国有句俗语,“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6.B(A.惯用语,比喻事前确定口径或做法;B.“尾 大不掉”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至指 挥不灵;C.歇后语;D.俗语,人们引用这句俗话,是取 它“与邻为善”的引伸意。告诫人们,别在家门口上做 不应该做的坏事。
六、不辨色彩
【解读】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 当等方面 。 【例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 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 【解析】“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 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 。
七、 敬谦错位
【解读】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
【例2】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 得不对簿公堂 。
【解析】“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 解为“到法庭对质” 。
三、重复赘余
【解读】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 导致语意重复 。 【例1】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 不禁地笑起来 。 【解析】“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 。
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动作或事件 来得突然,猝不及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A.在3日NBA常规赛对阵火箭的比赛中,湖人队到第四节还落 后火箭11分,但由于最后一节突然发威,群起而攻之,最终以 96:93战胜了火箭队。一起指责攻击 B.从2003年5月到2004年1月,联合国负责在伊拉克执行核查 任务的最高长官戴维· 凯带领手下1000多名核查人员在伊全境进 行了9个月的“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艰难工作,手段无所 贬义词,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不至,但进展缓慢。 C.美国把全世界和平的呼声当作东风吹马耳,一意孤行,多 次悍然发动干涉别国内政的侵略性战争,单方面制造了一个又 一个流血事件。风吹过马耳边。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D.据报载,金庸先生与各路武林高手论剑华山,中央电视台作 了现场直播,中外游人拍了许多照片,立此存照,留作纪念。 立下字据,保存起来作为查考的依据.望文生义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 于2003年“十· 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B、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 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 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 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D、刚工作时,他可谓“劣迹斑斑”,迟到、早退、打架,不 一而足;现在,他已是单位的“先进职工”了。这不正印证了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训吗?
开小差 踢皮球 开绿灯 唱黑脸 唱对台戏 钻牛角尖 捅马蜂窝 八字没一撇 重打鼓,另开张 刀子嘴,豆腐心
戴高帽 挖墙脚
3、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上它 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歇后语和谚语是句 子形式,有时可用作句子。成语雅的多,俗的少, 惯用语几乎都是俗的,雅的极少数,而且贬义的 较多。
常见熟语的 基本类型

歇后语 惯用语 格 言
熟语的特征
结构上的稳固性 意义上的整体性 丰富的内容 精练的形式 很强的表现力
成语
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 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 义深刻的固定短语 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熟 语
谚语 惯用语
格言 歇后语
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 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四、自相矛盾
【解读】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 表达的语意不一置,前后矛盾 。
【例1】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 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解析】“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使人满意”, 前后矛盾,当改为“强人所难” 。
五、不分轻重
【解读】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 轻重失调 。 【例1】刚一起跑,我班的胡艳艳就滑倒了,她爬起来 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 米跑的第一名。 【解析】“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 人物,此大词小用 。
5.下列加点的固定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经北京宣武医院精心治疗,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 海若在昏迷三个月后竟然起死回生,苏醒过来并能开口说 话了。 B.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 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狠,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 隙一般。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 钉,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 鼓对面锣,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
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全书收集了汪曾祺从1941年的第一篇小说到临终前的 几乎全部作品,这对众多的“汪迷”来说,真可以大快朵 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 颐了。 B、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归》诗的前四句说明了一个哲理。 苏轼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如今回忆起 来令人感慨万千。 雪泥鸿爪: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雪
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1】 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 鼎 力相助。
【解析】“鼎立相助” 即大力相助,是敬辞,误用为谦辞
【例2】 在这里,我就不吝赐教,谈点看法,跟你商榷。
【解析】 “不吝赐教” 用于请教别人指教自己的客套话,是
敬辞,误用为谦辞了
八、使用本义
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老子》

一、张冠李戴
【解读】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 就 要出差错。 【例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 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解析】“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用于 “人”,适用对象误 。
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
C、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 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 了三千多元钱。 二一添作五:珠算口诀,用二除一,就把一添
成五,表示得小数五。应用以指二人平分,各得一半。
D、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 种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上传播。
7、D(A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或情势危急。(此处属于 使用对象不当)B无所不用其极:做坏事的时候什么手段都使出 来。(此处属于感情色彩不当)C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 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此处属于望文生义)D不一而 足:不是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一、什么是熟语
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中一般不 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 惯用语、格言等。(《辞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