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文化智慧之花——熟语课件

中华文化智慧之花——熟语课件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也有二字、三字、五 字等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成语的来源:
1. 神话寓言故事的缩写 如:精卫填海 守株待兔 夸父逐日 掩耳盗铃 2. 历史事件的概括 如:卧薪尝胆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三顾茅庐 3. 古书中词句的摘引或改写 如:见义不为,无勇也。 ( 见义勇为)
望文生义
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 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2、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 费解。
【解析】:
1.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
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2.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 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马 3)老生常( )虎色( )本加( )兵秣( )到成功 变 厉 谈
4)好景不( )歌当( )笑不( )天独( )颜无耻 长 哭 得 厚 5)洁身自(好)事多( )杵成(针)锋相( )症下药 磨 对
课堂活动
• 2008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用成语表达下列情景: • 1.形容地震强烈巨大的成语 (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天塌地陷,天摧地塌,天翻地覆,震天动地) • 2.形容地震后景象的成语 (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千疮百孔) • 3.汶川地震当时人们的心情可用的成语 (惊慌失措,触目惊心,毛骨悚然,惊慌失色,大惊失色,胆战心惊) • 4.形容地震后形势紧迫的成语 (千钧一发,迫在眉睫,间不容发,生死攸关,近在咫尺,刻不容缓, 十万火急,急如星火) 5.抢救现场人们的表现 (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舍生忘死,舍己为人) • 6.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表现 (感人肺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戮力同心,齐心协力)
惯用语:“打个比方”
特点:
语意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具有 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 背黑锅 比喻代人受过 比喻使人暗中吃亏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务, 也比喻用某种口实抬高价码
穿小鞋 敲竹杠
特点:
1.结构是固定的,固定性虽不如成语,但比歇 后语和谚语要强,并且以三字格(动宾关系较多) 为常见的代表。
4.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 谋已久。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用错对象
5、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 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6、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解析】:
5.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 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含褒义,形容藏书 非常多。 6.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 巧妙。
不合情境
7、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 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 了大坝。
【解析】: 7.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 步行代替乘车。中性,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 。
成语接龙:
声 下 人 1)向隅而( )不成( )泪俱( )里巴( )欢马叫 泣
2)毛遂自( )贤举( )者为( )出无( )落孙山 荐 能 师 名
-----------熟语
抚宁二中 王翠玲
• 大材小用
• 逼上梁山
• 暗度陈仓
• 豺狼当道
[一]认识、理解熟语的内涵 [二]了解并掌握熟语的类型 [三]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
什么是熟语?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 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只能整个应用,不 能随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 般的词法来分析。(《现代汉语》)
(《论语-为政》)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
(发人深省 )
锦上添花 张冠李戴
4. 历代俗语流传 如:掌上明珠
亲如手足
误 用 类 型
1、望文生义 2、褒贬失当 3、用错对象 4、不合情境
原因:误用成语一般情况下是由于阅读面窄,
成语意义的把握不准确,所以在学习成语时要注 意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平常多读书看报,注意 其中的成语运用是否准确。
瑞雪兆丰年。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庄稼一枝花, 全靠肥当家。
2、是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谚语。
人心齐, 泰山移。 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 别人夸,一枝花;自己夸,烂冬瓜。
总结:
1、结构上的稳固性
熟语的特征
2、意义上的整体性 3、各自有特殊形式
来源:(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
流传的现成语言。 (2)来自书面语言
主观应用
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 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 答在序号后面。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 个 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这 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答: (1)刨根问底 (2)打破沙锅问到底
课后作业:
•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78页的课后习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 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金牌如探囊取物,人 送绰号“举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 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 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 “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 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 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 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2.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上 它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歇后语和谚语是句 子形式,有时可用作句子。成语雅的多,俗的少, 惯用语几乎都是俗的,雅的极少数,而且贬义的较 多。
歇后语:“猜个谜语”
1、谐音性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电线杆上绑鸡毛—— 好大胆(掸)子 湿水棉花—— 无法谈(弹)
选择题(重点)
B
名句填空
【方式】:与名言名句结合起来考查
【样题】: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熟语 ①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义接近的有《醉翁 亭记》中的 。
熟语替换
①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 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 ②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 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③与“好死不如赖活”意义相反的熟语 有 。
成语 熟 语 的 兄 弟 姐 妹 惯用语
是人们长期使用后凝固下来的固定词 组,一般由四个字组成。 是指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词组。大多是 贬义的,但也有褒义的。
歇后语
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 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 深刻的固定短语(俗话也是谚语)。
谚语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 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张飞穿针—— 大眼瞪小眼 两个哑巴睡一床—— 无话可说
小试身手
把下列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韩信点兵—— 多多益善 2、芝麻开花—— 节节高 3、叫花子唱山歌—— 穷开心 4、老虎拉车—— 没人敢(赶) 5、老母鸡看空窝—— 不简单(见蛋)
:“说句俗话”
根据表义内容,谚语可分为两类: 1、是关于自然和农业生产的谚语。
褒贬失当
3、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 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 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4、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 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 可谓处心积虑。 【解析】:
3.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 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