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5生命的药方》公开课教学设计_3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5生命的药方》公开课教学设计_3

《生命的药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命的药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它讲述了14岁的艾迪救治、陪伴,因输血而感染上艾滋病的10岁男孩德诺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纯真、善良的友谊。

正是有了朋友之间的关爱与生命的呵护,才给了生活在无助、孤独世界里的德诺送去了快乐与内心的安慰。

身体的疾病可以用药物来治愈,而心灵的痛苦与孤独,只有靠生命与生命的陪伴与呵护,才能治愈。

通过学文,感受艾迪与德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理解课题的含义,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二、设计理念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课力求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以“情”为基础,以“读、悟”为训练主线,以“质疑”为切入口,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

如读题后围绕课题质疑,带着问题去初读课文。

然后,让学生读德诺妈妈的话,再次质疑,研读课文。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点下自己读文解决,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就得到了体现。

2、坚持以读为本的语文教学,以读激情,以读求悟,以读促写。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朗读,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生命的药方》这篇课文是朗读的好材料,出示句子感受读、理解句子后的有感情读,教师范读、引读等,都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想读、会读、乐读的情境与平台。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本课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学文,感受艾迪与德诺之间深厚的友谊,并体会到伟大、无私的友情带给他人的力量。

三、学情分析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思维发展、认知水平,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究、读书交流,我利用图片、音乐,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走近德诺——感受他内心世界的孤独;走近艾迪——感受情真意切的友情;鼓励学生自主读悟,想象表达、交流,使学生的思维、想象、表达等多种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珍惜生命,懂得在任何时候都要充满信心,敢于与命运抗争。

3、深入地理解课题的涵义,以德诺妈妈的话为突破口,体会伟大、无私的友情带给他人的力量,领悟“生命药方”的含义。

五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品读,学会质疑,体味“德诺”的孤独。

2、了解“生命药方”的含义,感受艾迪与德诺超越生死,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友谊。

六、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艾滋病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时间: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孩子们,看着你们能够健康快乐的坐在这里读书,我感受到了生命如此美好,可是你们知道吗?生命有时很脆弱,看了下面的图片,也许你会深有感触。

大屏幕出示艾滋病患者的图片:师,深情地解说。

从他们的表情中你感受到什么?2、学生谈感受。

3、是啊,艾滋病是一种世界性、致死性、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是1981年发现的,目前几乎已经传播到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每年新增病例600万人,艾滋病疫情已从高危人群转向一般人群,已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当生命面临艾滋病威胁的时候,什么才是拯救它的良方呢?4、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生命的药方”这一课(板书课题:生命的药方)5、课件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掌握的主要内容)(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检查初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1)诺输艾滋迪稀胎宇宙讯抽泣(2)阻止偶然帐篷输血微弱发颤摸脉杳无音信兴奋不已泪如泉涌艾滋病(3)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认读。

并让学生掌握多音字“血”,顺势理解“杳无音信”“兴奋不已”。

2、齐读课题,质疑切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谁要找生命的药方?生:为什么要找药方?生:什么是“生命的药方”?3、看到课题,同学们的心中有很多疑问,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文中。

指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1)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10岁那年,德诺因为输血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只有他的好朋友艾迪依然陪伴着他,和他一起渡过了生命最后的时光。

)4、过渡:德诺不幸染上艾滋病之后,伙伴们全都躲着他。

面对孤独无依的德诺,只大他4岁的艾迪依旧像从前一样不离不弃,始终陪伴着他。

艾迪为德诺做了哪些事呢?这些事中,哪一件使你最受感动?(三)、圈点批注,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批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汇报交流。

(1)艾迪为德诺做了哪些事?谁愿意说一说?(2)根据学生反馈,随机板书:熬草药寻药方送球鞋做游戏(3)艾迪带德诺找到医生了吗?这一路他们遇到哪些困难?(四)品文悟情。

1、是啊,一个只有14岁的孩子带着一个10岁的身患绝症的孩子远赴他乡去求医,这一路,他们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艾迪要为德诺吃多少苦,受多少累呀,让我们追随他们一路的行程,去感受一番。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想想,你从哪个句子中感受到了他们一路的艰辛。

生1:不知漂了多远,遇上了大风浪,船破进水了,他们不得不改搭顺路汽车。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他们一路的艰辛。

生2: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他们一路的艰辛:为了省钱,他们晚上就睡在随身带的帐篷里。

我觉得他们那么节省目的就是为了把钱省下来给德诺治病,很让人感动。

生3:德诺咳得厉害,从家里带的药也快喝完了。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心酸,怎么办呀?!(是呀,怎么办呀!艾迪该有多着急呀!)生4:一天夜里,德诺冷得直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个人呆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德诺的生命已经很脆弱了,他马上要死了。

2、课件出示:一天夜里,德诺冷得直发颤,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他一个人待在那里,找不到回来的路。

(1)教师引导学生读悟: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此刻,你的心中是什么滋味?你能猜想此刻的德诺心里会想些什么吗?(指名说一说)3、是的,别怕,艾迪就在你身边!艾迪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课件出示:艾迪把一双球鞋塞给德诺,说:“以后睡觉,就抱着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的手里,艾迪肯定就在附近。

”(1)艾迪塞给德诺的是什么?再读读句子,想一想,艾迪塞给德诺的仅仅是球鞋吗?还有什么?生:温暖、勇敢、友情、幸福……4、是啊,艾迪塞给德诺的不仅仅是球鞋,他还为德诺熬药汤、寻药方,和德诺一起做游戏,他带给德诺的是温暖,是安慰,是支持,是鼓励。

5、虽然艾迪为德诺做了很多,可是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德诺年轻的生命,那是一个落叶纷飞的下午,那是一个生死离别的下午,那是一个让人肝肠寸断的下午,同学们,轻轻地读一读课文的7、8、9自然段。

(播放音乐“天亮了”)(1)同学们,说说你此时的心情。

生1:我很难过,德诺那么年轻就被病魔夺走了生命。

生2:我很感动,为艾迪对德诺真挚的友情而感动。

生3:我很感动,为德诺拥有艾迪的爱而死而无憾感到欣慰。

……6、是啊,此时,老师和你们一样心情很复杂:难过、感动、欣慰,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齐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送给他的那双球鞋。

(1)德诺静静地走了,同学们,你认为德诺是带着是什么离开人间的?生:是球鞋、是温暖、是爱、是永恒……(2)教师小结:德诺是不幸的,因为输血染上了艾滋病,最终离去了。

但同时,德诺又是幸运的,因为在他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里,艾迪始终不离不弃陪伴着他,给了他友情,给了他快乐。

7、同学们,此时此刻,你认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什么?(1)学生汇报交流。

(2)教师小结:艾迪认为生命的药方——治病的药。

德诺妈妈认为生命的药方——心灵的药师深情地:虽然我们无法阻止疾病,但我们可以奉献真情;虽然我们不能拯救生命,但我们可以用真挚的友情,带来心灵的安宁。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小诗吧!背景音乐《假如爱有天意》响起。

课件出示:我们每个人都有害怕孤独的时候,我们都渴望有结伴同行的快乐。

虽然我们无法阻止疾病,但是我们可以献出爱心;虽然爱心无法将病痛减轻,但是可以将温暖留在心里;虽然温暖不能驱逐死亡,但是可以重新燃起斗志……虽然命运会受到一次次地捉弄但我们可以用孤独的药方——友情来陪伴即将离去的朋友,以快乐蔑视死神,让温馨的幸福永远荡漾在逝者的脸上。

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为他人送去生命的药方!(五)拓展学习课文读到这儿,相信德诺和艾迪之间的真挚友情已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关于友情,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体验以及课前积累,说说你的感受。

(六)作业人间真情还有许多,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友情,还可以是浓浓的亲情,质朴的邻里之情,难以忘怀的乡情……今天的作业就是回忆生活中令你感动的真情,依照本文的写法,选择几件典型的小事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播放爱的奉献)附:板书设计生命的药方德诺→友情←艾迪熬汤药找医生送球鞋做游戏《生命的药方》教学反思灵璧实验小学四年级张晓梅《生命的药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它讲述了14岁的艾迪救治、陪伴,因输血而感染上艾滋病的10岁男孩德诺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纯真、善良的友谊。

正是有了朋友之间的关爱与生命的呵护,才给了生活在无助、孤独世界里的德诺送去了快乐与内心的安慰。

身体的疾病可以用药物来治愈,而心灵的痛苦与孤独,只有靠生命与生命的陪伴与呵护,才能治愈。

通过学文,感受艾迪与德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理解课题的含义,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如何在40分钟的时间里和同学们分享这份感人至深的友情,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呢?我具体的做法:一、以情带读,感悟友情。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引领学生紧扣文本,真切感受不离不弃的纯真友爱对抚慰孤独内心的重要。

以情带读是打开学生情感之门的钥匙。

在理解德诺的孤独时,我主要采用抓重点词语、句子细细品味的方法,如:“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二百亿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等等。

在理解艾迪对德诺的友情时,在理解艾迪对德诺的友情时,我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走近文本:只有艾迪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陪他寻找医生,为了驱除德诺内心的恐惧和孤独,艾迪送鞋给德诺。

正因为有了艾迪的相伴,德诺的死没有任何痛苦和恐惧。

正因为有了艾迪的相伴,德诺的死没有任何痛苦和恐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