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普通班)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4页,第II 卷5至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K 39 S 32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于反应C(s)+H 2O(g) CO(g)+H 2(g) ;ΔH >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B .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常数K 不发生变化C .升高体系温度,平衡常数K 减小D .增加C(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2.在1 000 K 时,已知反应Ni(s)+H 2O(g) NiO(s)+H 2(g)的平衡常数K =0.059,当水蒸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此反应( )A .已达平衡状态B .未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C .未达平衡状态,反应逆向进行D .无法确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1 k Pa 时,1 mol C 与适量H 2SO 4反应生成1mol CO 时,放出110.5 kJ 热量,则C 的燃烧热为110.5 kJ /molB.在10l k Pa 时,l mol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H 2燃烧热为—285.8KJ/molC.鉴定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 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D.在稀溶2()()(1);57.3/H aq OH aq H O H KJ mol +-+==-△,若将含0.5mol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4.工业上利用可逆反应N 2(g)+3H 2(g) 2NH 3(g)合成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其中催化剂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 .恒容通入氩气,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 .在t 1、t 2时刻,NH 3 (g)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NH 3 (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 =c 2-c 1t 2-t 15.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工业合成氨时使用催化剂B .配制FeCl 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盐酸C .在Na 2CO 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 >1×10-7mol /Lc(CO) ·c(H 2)c(C) ·c(H 2O)D.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 2(g)+Y2(g) 2Z(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1<T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T1<T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T1>T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D.T1>T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7. 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 ΔH=Q kJ·mol-1(Q>0 ),达到平衡。
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产物B的状态可能为固态或液态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A和B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A(s),平衡不移动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kJ8.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给定物质A、B、C的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如下化学平衡:a A(g) + b C(g),符合下图所示的关系(c%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产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
在图中,Y轴是指( )A.反应物A的百分含量 B.反应物B的平衡转化率C.平衡混合气的密度 D.平衡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9.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 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C. 铁制器件附有铜制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D. 银制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10.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常数Ka值增大B.0.10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增大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25℃时,欲使醋酸溶液pH、电离常数Ka和电离程度都减小,可加入少量冰醋酸11.用右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 2OH--2e-= ClO-+ H2O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 + 2e-= H2↑ + 2OH-D.除去CN-的反应:2CN-+ 5ClO-+ 2H+ = N2↑ + 2CO2↑ + 5Cl-+ H2O12.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右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图1 图2A.图1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2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得到了循环使用B.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0.56 L O2(标准状况下)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 + 4H+ + 4e- = 2H2OD.图2中电子从c极流向d极,提供电能13.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c(OH-)/c(NH3·H2O) B.c(OH-) C.c(H+) D.n(OH-)14.为了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证明,其中错误..的是()A.配制0.10 mol/L CH3COOH溶液,测溶液的pH,若pH大于1,则可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B.用pH计分别测0.01 mol/L和0.10 mol/L的醋酸溶液的pH,若两者的pH相差小于1个单位,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C.对盐酸和醋酸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若与CH3COOH溶液相串联的灯泡较暗,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D.配制0.10 mol/L CH3COONa溶液,测其pH,若常温下pH大于7,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15.16.若平衡体系A+BC+D,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关于各物质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A、B、C、D都是气体B.C、D都是气体,A、B中有一种是气体C.A、B都不是气体,C、D中有一种是气体D.A、B都是气体,C、D中有一种是气体第II卷注意事项:请将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12分)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氢气燃烧热值高。
实验测得,在常温常压下,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
则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氢氧燃料电池进行下图所示实验:①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_②右图装置中,某一铜电极的质量减轻3.2 g,则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3)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方程式如下:N 2(g)+3H2(g)2NH3(g);ΔH=-92.4 kJ/mol①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t1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____②温度为T ℃时,将2 a mol H2和a mol N2放入0.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
则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
18、(12分)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
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19.(16分)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芳香族化合物E,G在标准状况下是气体,且在此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
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所示:(1) D中的官能团名称是,F的结构简式为。
(2)指出反应类型:②。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4)写出化学方程式:A→G ;C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20.(12分)法国化学家V.Grignard,所发明的Grignard试剂(卤代烃基镁)广泛运用于有机合成。
Grignard试剂的合成方法是:RX+Mg RMgX(Grignard试剂)。
生成的卤代烃基镁与具有羰基结构的化合物(醛、酮等)发生反应,再水解就能合成各种指定结构的醇:现以2-丁烯和必要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3,4-二甲基-3-己醇,进而合成一种分子式为C10H16O4的具有六元环的物质J,合成线路如下,H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
请按要求填空:(1)F的结构简式是;(2)C+D→E的反应类型是,F→G的反应类型是;(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机物请用结构简式表示):A→B ,I→J 。
(4)I和该二元酸除了能反应生成J外,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试写出此高聚物的结构简式。
高二化学阶段检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CcDA 6—10:ADBDD 11—15:DABCD 16:B二、填空题:17、(每空2分,共12分)(1)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2)①O2+4e-+2H2O=4OH-②0.56(3)①增大压强t2-t3②4a218.(每空2分,共12分)(1)90 (2)C3H6O3(3)—COOH、—OH(4)4; 3︰1︰1︰1 (5)19.【除(3)外每空2分,(3)是6分,共16分】(1) 羧基 [ CH2- CH2 ]n (2) ②消去反应(3)CH3CH2OH(4)CH2=CH2 ↑+ H2OCH3CHO + 2Cu(OH)2+ NaOH CH3COONa+ Cu2O ↓+ 3H2O20、(每空2分,共12分)(1)(2)加成反应消去反应(3)CH3CH2CHBrCH3+NaOH CH3CH2CH(OH)CH3+NaB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