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
人是很容易被暗示的,我相信这点大家都是十分认同。

教育心理学上也有一种叫做“暗示教学法”,说的就是如何通过暗示来对课程进行指导的做法。

今天,我要说的暗示教学法,并不是适用于课堂的,而是适用于日常生活。

有家长跟我说自己觉得孩子虽然考试成绩还行,但是学的很慢,而且总感觉自己的孩子做什么都不行,一直很烦恼,问我该怎么办?其实,我觉得孩子的问题倒不大,有问题的是家长。

为什么这么说呢?孩子考试成绩在我看来已经属于不错了的,学的很慢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算大。

而家长呢?家长却感觉自己的孩子做什么都不行,试问这种感觉仅仅只是从学的很慢来得出的吗?当然,家长不可能这么武断,但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做什么都不行,这种想法是十分可怕的。

任何人都很敏感自己身边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感受,特别是孩子,他们十分在意家长怎么看自己。

如果家长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很笨。

孩子就会在这种暗示下不断的贬低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逐渐会丧失自信,而且还可能在品行上出现偏差。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我危言耸听的,其实这是有很多实例可以证实的。

试问,如果爱因斯坦的父母从他出生开始就一直认为他的大头是一种畸形的表现,认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行,他还有可能成为一代科学家吗?
孩子的能力到底如何,不是随便一两件事能够得出结论的,当然也不是父母觉得他们是那样的人就是那样的,但是父母前期的教育将
对孩子的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

家长首先需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这个能力去做事,并用这种肯定去感染孩子,并暗示自己的孩子父母给予的是100%的信任。

孩子在这些肯定和暗示之下,也会不断的肯定自己,并朝着父母想要的方向去发展。

这其实就是暗示的力量。

为什么家长们挤破了头也想进名校,就是因为名校的学习氛围好,孩子在好的氛围下也能够努力的学习。

家长不应该只是把教育好孩子寄托在学校,在家庭氛围中,也需要不断的暗示自己的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