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发展建议
乡镇卫生院发展建议
篇一: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调查与建议 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调查与建议 叶建国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的枢纽,在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 重,它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进一步 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是当前统筹发展城乡卫生事业的一项重要课题。最近,本人牵头,通 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对玉环县乡镇卫生院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 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促进乡镇卫生院良性发展。 一、玉环县乡镇卫生院建设现状 近年来,玉环县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 一定的进步。全县 11 个乡镇都设置了乡镇卫生院,其中坎门、陈屿两家中心卫生院为全民性 质,其余 9 所乡镇卫生院为集体性质的一般卫生院。两家中心卫生院运行状况良好,能为辖区 内群众提供较好的服务,规模和设施已经超过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但其余 9 所乡镇卫生院却 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最薄弱的环节,建设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 医疗的需要,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 1、业务用房不足且破旧。全县 11 所乡镇卫生院共有业务用房面积 2.34 万平方米,其中 两家中心卫生院,占 1.63 万平方米,而 9 所一般乡镇卫生院,现有业务用房仅 7042 平方米(参 见表一),尤其是城关、楚门、清港、芦浦、龙溪等卫生院,用房极其紧张,遇预防接种、妇 幼保健及农民健康体检时,以现有的狭小பைடு நூலகம்间,根 其他业务用房:指防保、行政办公等用房及辅助用房。 本无法容纳众多的服务人群。而且这些业务用房大多为 80 年代后 90 年代初建造的砖瓦 房或是用预制件建的临时房,建筑质量较差,经多年使用而又缺乏维护,房屋破旧。 2、卫生人才匮乏且素质不高。全县乡镇卫生院共有卫技人员 336 名,其中疾病预防人员 36 人,妇幼保健人员 32 人,但与其服务全县 63 万余人口相比,医务人员数严重不足。尤其 是一般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和防保人员紧缺,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生只有 2—3 名;防保人员按 户籍人口 2.4—3.5 名/万人口配备标准计算,需 96—140 人,至少还缺 28 名。卫技人员中,具 有本科学历的仅占 9.23%,大专学历占 32.73%(大多是通过在职函授取得),中专学历占 50 %, 初中以下及无专业学历占 8.04 %。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 0.89 %,中级职称的占 11.61%,初级 职称的占 74.11%,无职称的占 13.39%(参见表二)。可见,低学历低职称和非专业技术人员 所占比重相当大。此外,业务骨干极度缺乏,而且年龄基本达 40 岁以上,进修培训少,知识 老化,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表二:玉环县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构成情况 3、医疗设备短缺且简陋。目前全县 11 所乡镇卫生院,X 光机、心电图机、B 超机、尿分
二、玉环县乡镇卫生院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是五个“不够到位”: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 确了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就是以公共卫生职能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目 的是转变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和模式,让乡镇卫生院担当起辖区内农村群众“家庭医生”的角色, 进村入户,为农村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实施针对性的健康跟踪服务;并着重承担起辖区内传染 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妇幼和老年保健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公共卫生服 务工作。对于乡镇卫生院的这一职能转变,各级政府,甚至乡镇卫生院院长,在认识上还不到 位,大多只关注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的市场属性,而忽略其主职的公共事业属性。尤 其是县乡政府,在思想上对乡镇卫生院“政府举办、非营利性事业机构”的定性尚存有模糊,对 其建设未予重视,未加规划。2、政府投入不够到位。近年来,我县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虽逐 年递增,但增长幅度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卫生事业经费仍然明显不足。卫生事业经费 中,对乡镇卫生院的补助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140 余人每年需补助 200 多万元, 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投入几乎为零,乡镇卫生院的硬件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政府投入的欠 缺,使乡镇卫生院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时,设备、人才、用房都得不到应有保障。在目前药品 价格不断下降、医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仅靠其自身“开药方”、“卖药”的收入,难以 “自给自足”,生存和发展陷入困境。 3、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够到位。乡镇卫生院人员进退出留制度空缺,医务人员不能进行 正常的流动,急需的人才引不进,素质低下的人员出不去。此外,在乡镇卫生院院长的选拔上, 未引入竞争机制和岗位责任制,使卫生院院长内无动力外无压力,创业意识淡薄,“守摊”思想 严重。分配上,仍以平均分配为主,医务人员收入与任务、业绩挂钩不明显,缺少多劳多得、 优劳优酬的激励,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4、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到位。县卫生主管部门对乡镇卫生院人才梯队建设缺乏总体规划, 一方面,高素质新生力量输送不足,另一方面,未将乡镇卫生院在职医务人员培 养列入工作计划。乡镇卫生院又因医务人员紧缺,一旦送人出去进修培训,就可能无法保 证正常运转,影响业务收入。由此造成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业务知识得不到及时充实和更新, 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5、医疗服务市场监管不够到位。对乡镇区域内的医药服务机构设置缺乏宏观调控,机构
1/9
析仪、血球仪、生化分析仪等基本设备配置齐全的仅坎门、陈屿 2 家中心卫生院,其余 9 所一 般乡镇卫生院的设备均较简陋,截止去年底,9 所一般乡镇卫生院固定
资产总值仅 870 万元,专业诊疗设备总价值仅 252 万元。一些乡镇卫生院现所使用的 B 超机和 X 光机系县级医院接近淘汰的设备转赠,存在着超期服务、图像不清的现象,日常维修、 保养费用高。
4、运作艰难且功能脆弱。随着医疗市场和药品市场的放开,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村 卫生室、个体诊所、各类药房形成相互竞争。县级医院凭借较强的医疗技术,个体诊所、各类 药房凭借售药定价弹性大、收费灵活、就诊手续方便的优势,均吸引了大批患者。而以坐堂行 医服务为主要方式经营,靠药品利润维持运作的乡镇卫生院,在两者的夹缝中,惨淡经营,生 存发展日趋艰难。目前,除 2 家中心卫生院收支结余情况较好外,其余一般乡镇卫生院只能勉 强维持。为求生存,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重医疗服务而轻公共卫生服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