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体格测量的各种方法讲解和实际意义
体格测量的各种方法讲解和实际意义
2、测试方法
➢被测者姿势:受试者自 然站立,两肩放松。双 臂下垂并适度张开,双 腿并拢,两腿均匀负重, 臀部放松,目视前方。 ➢测量定位:臀部的最高 点(最大围,GL);股 骨大粗隆水平。
注意保持水平
带尺围绕臀部的松紧度应适宜,带尺轻轻贴住皮肤, 使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 数点后1位。前后两次测量误差
测量位置:腹中线、脐线
肋弓下缘
腹中线
髂前上棘
将带尺经脐上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带尺围绕腰部的松 紧度应适宜(使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
“0”点
脐线
脐上1厘米处பைடு நூலகம்
“0”点
带尺上与“0”点相交的数值即为测量值
呼气末读数,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 小数点后1位。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0 cm。
错
测量点太高
2)被测者姿势:被测者自然站立,臀部放松, 呼吸自然。
3)测量定位:臀围测量常用的有两个部位:臀 部的最高点(最大围);股骨大粗隆水平。
4)测量方法:测量者用软尺置于臀部测量点,水 平围绕臀部一周进行测量。
5)读数要求:以“cm”为单位,读至0.1 cm。
6)注意事项: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测量时,男性受试者只能穿短裤,女性受试者穿 短裤、背心或短袖衫;测量时,受试者不能有意 识地挺腹或收腹。
1、测试仪器
尼龙带尺
长度:1.5米 宽度:1厘米 最小刻度:0.1厘米
使用前必须经钢尺校 对,每米误差不得超 过0.1 cm
2、测试方法
受试者自然站立,双肩放 松,两臂自然下垂,两足 分开与肩同宽,保持平静 呼吸。
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将带尺上缘经背部 肩胛下角下缘至胸前围绕一周。
1、测试仪器
尼龙带尺
长度:1.5米 宽度:1厘米 最小刻度:0.1厘米
使用前必须经钢尺校 对,每米误差不得超 过0.1 cm.
2、测试方法
➢在清晨未进食的条件下; ➢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肩放松,双臂适度张
开下垂; ➢双腿合并,使体重均匀分担在双腿,露出
腹部皮肤; ➢测量时平缓呼吸,不要收腹或屏气; ➢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或在右前方。
二、臀 围
1、测试仪器
尼龙带尺
长度:1.5米 宽度:1厘米 最小刻度:0.1厘米
使用前必须经钢尺校 对,每米误差不得超 过0.1 cm
测量前
被测者身穿单薄长裤,可直接测量; 测量前须取出裤袋内物品(如钥匙、钱包、 手机等)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如果被测者穿数条长裤,则让其脱掉外裤, 留有最内一条长裤进行测量。
皮尺拉得太紧
错
3、注意事项:
(1)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2)测量时,受试者被测部位要充分裸露。 (3)测量时,受试者不能有意识地挺腹或收腹。 (4)测试环境安静,相对隔离。
正常成人腰围的判断标准
男性 女性
WHO/c m
亚洲/cm
<94 <90
<80 <80
中国 /cm
<85 <80
➢ 3)测量者站位:在被测者的前方或右前方。
4)测量定位(任选一种): ➢ 第一种方法:腰围的水平位置为脐线; ➢ 第二种方法:肋弓下缘和髂前上嵴连线中点,
左右两侧各定一个测量点,测量时软尺应通过 两个测量点,水平围绕一周。 5)读数要求:在被测者呼气末期读数。以 “cm”为单位,读至0.1 cm。两次测量之间的 误差不超过1 cm。
三、头围
指头的最大围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指标。对 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 1. 测试仪器: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 2. 测试方法: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前方或右方,用 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 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骨粗隆最高处回到零点,精确 到0.1 cm。 3. 注意事项:测试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 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
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出生时33~34 cm,1岁时46 cm 头围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脑发育不全 头围过大见于:脑积水、佝偻病
四、胸 围
胸围是胸廓的最大围度,是人体宽度和厚度 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反映胸廓的大小和肌肉发育 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 发育状况,同时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 指标。
体格测量的各种方法讲 解和实际意义
能力要求
测量工具、标准化表
1.工作准备 格、笔和记录用表
5.比较与评价
2.准备
讲解工作要点与 统一标准化的工 作部署
调查员与监督员数据 比较,找出准确性与精 确性上存在的误差.
4. 计算测量数据
检验两次测量值之间 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3.测量并填表
每个指标测两次,分别记 录在两张记录表中,两次 测定不能连续下来
测试误差的控制:如长度、围度的测量误差要求 不一致等;
形态测量:体表标志点的确定; 受试者的测量姿势或姿态: 测试人员测试技术的熟练; 测试方法的标准化:如测量步骤等; 测试条件、环境等。
一、腰 围
要求掌握腰围的测量 方法及意义
腰围与腹内脂肪含量相关,是反映腹部脂肪 分布的重要指标,对于腹型(中心性)肥胖诊断 具有重要意义。
不得超过1.0厘米。
带尺上与“0” 点相交的数值 即为测量值。
3、注意事项
① 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② 测量时,男性受试者只能穿短裤,女性受
试者穿短裤、背心或短袖衫。 ③ 测量时,受试者不能有意识地挺腹或收腹。
臀围测量法 小结
1)使用器材: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软尺。 使用前先用标准钢尺校对,每米误差不超过0.1 cm。
➢ 腰围是腹内脂肪量和总体脂的一个近似 指标。
中国(2002)腹型肥胖的标准: 男:腰围≥85 cm 女:腰围≥80 cm
腰围测量法 小结
1)使用器材并校对: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软尺, 使用前先用标准钢尺校对,刻度读至0.1 cm。
2)被测者的姿势:在清晨未进食的条件下,被 测者自然站立,保持自然呼吸状态,勿用力挺 胸或收腹。
体格测量的标准化
1.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
为了质量控制而设,力求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目 的就是获得最佳的秩序和效益。
2.体格测量工作的标准化
1)最有经验的调查人员所测的数值 2)多人多次测定同一个体的平均数值
作为近似真值
形态测量“质量控制”需注意的问 题
测量仪器校验:精度、如带尺;电子测量仪的工 作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