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格测量1.23
体重测量法
体重测量法
三、皮褶厚度
可反映个体肢体、躯干、腰腹等部 分的皮下脂肪堆积情况,是衡量个体营 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 1.测试仪器:皮褶厚度计。 2.测试部位:上臂部、肩胛部和腹部等。
测量仪器:皮褶计
3.测试方法: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充分裸露被测部位。 ②测试人员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 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捏提起来,测 量皮褶捏提点下方1厘米处的厚度。 ③共测量3次,取中间值或两次相同的 值。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 后1位。
填卡片首位补 “0”
如:
0 8 6 .7
注意事项(男、女分开独立测试)
① 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② 测量时,男性受试者只能穿短裤,女性受 试者穿短裤、背心或短袖衫。 ③ 测量时,受试者不能有意识地挺腹或收腹。
九、坐高
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反映脊柱和头部的增长指标。 1. 测试仪器:机械式身高坐高计。 2. 测试方法: ①受试者坐于身高坐高计的座板上,使骶骨部、两肩 胛间靠立柱,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 方,以保持耳屏的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②上肢自然下垂,双手不得撑压座板;两腿并拢,双 脚平踏在地面上,大腿与地面平行并与小腿呈直角 (根据受试者小腿长度,适当调节踏板高度以保持正 确测量姿势)。 ③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沿立柱下滑 至受试者头顶,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进行读数。记录 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0.1cm。
测试方法
受试者自然站立, 两肩放松。双臂 测试人员将带尺沿臀部 下垂并适度张开, 最突起处水平围绕一周 双腿并拢,两腿 均匀负重,臀部 放松,目视前方。
注意保持水平
带尺围绕臀部的松紧度应适宜,带尺轻轻贴住皮肤, 使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
带尺上与“0” 点相交的数值 即为测量值。
测试人员应大声念出读数,并记录在卡 片上,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 点后1位。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0厘米。
≥3岁
身高(长)测量法
二、体 重
测试仪器
电子体重计
或
XTC-GFB身高体重测量仪
量盘
电子体重计
使用前:
每次使用前应先检查身高体重仪是否平放在地面上。 如不平,可转动底板下面的4个调节螺钉,保证其全 部接触地面,与地面垂直,不晃动。 检查仪器是否已接通电源;打开仪器盒和电机电源
开关,电源指示灯亮,活动标杆缓缓上升至最高点,
测试方法
受试者自然站立,双肩放 松,两臂自然下垂,两足 分开与肩同宽,保持平静 呼吸。
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将带尺上缘经背部 肩胛下角下缘至胸前围绕一周。
男生和未发育的女生,带尺下缘在胸前沿乳头上缘;已发
育的女生,带尺在乳头上方与第四肋骨平齐。带尺围绕胸 部的松紧度应适宜(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带尺上与“0”
实验室指标的收集和判断
意义:生化检查在评价人体营养状况中具有 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出现营养缺乏病症状之 前,即所谓亚临床状态时,生化测定可反映 出机体营养缺乏的程度
测定指标:评价营养状况的生化测定方法较 多,基本上可以分为测定血液及尿液中营养 素的含量、排出速率、相应的代谢产物、以 及测定与某些营养素有关酶活力等
上行指示灯亮,液晶显示0000,表示设备正常,可以 开始检测。
测试方法
仪器进入正常 工作状态后,受 试者穿短衣裤、 赤足,自然站立 在体重计量盘的 中央,保持身体 平稳。
等显示屏上显示的 数值稳定后,记录 显示的数值。记录 以千克为单位,精 确到小数点后1位。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 0.1千克
测量读数: 保留小数点后1位。
4.注意事项: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放松,体重 平均落在两腿上。 ②测试时,要把皮肤与皮下组织一起 捏提起来,但不能把肌肉捏提起来。 ③测试时,皮褶厚度计的钳口连线应与 皮褶走向垂直。
四、上臂围
利用上臂紧张围与上臂松弛围二者之差, 表示肌肉的发育状况。一般此差值越大 说明肌肉发育状况越好,反之说明脂肪 发育状况良好。 测试仪器: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 刻度需读至0.1cm。
采血时间: 血液中不少化学成分可受饮食、药物以 及离体后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在 基础代谢状况下采取样品,即早晨空腹或禁 食6小时以上采取的血液,其分析结果才具 有真实的代表性 采血部位: 毛细血管(指尖、耳垂、足跟) 静脉
七、腰 围
测试方法
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肩放松,双臂适度 张开下垂; 双腿合并,使体重均匀分担在双腿,露 出腹部皮肤; 测量时平缓呼吸,不要收腹或屏气; 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
将带尺经脐上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带尺围绕腰部的松 紧度应适宜(使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
“0”点
脐上1厘米处
“0”点
带尺上与“0”点相交的数值即为测量值
五、头围
指头的最大围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指 标。对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 1. 测试仪器: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 2. 测试方法: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前方或右 方,用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 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骨粗隆最 高处回到零点,精确到0.1cm。 3. 注意事项:测试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 对称,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 分开。
记录方式:将读数(含小数点后1位)填入方格内。
如果受试者身高不足100厘米,则在方格首位加“0”
如:某受试者,身高测量值为99.6厘米,则记录为
0 9 9 .6
注意事项
1、身高计应 选择 地面,靠墙放 置。
平坦
2、测试人员 移动水平压板 时,必须手握 “手柄”。
3、严格执行 “三点靠立柱”、 “两点呈水平” 的测量要求。
上臂部测量点: 肱二头肌部皮褶厚度:右肱二头肌肌腹 中点处(约与乳头水平)。 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右肩峰点—桡骨 点连线的中点。沿长轴方向纵向捏提皮 褶。 肩胛部测量点: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厘 米处。与脊柱成45°方向捏提皮褶。 腹部测量点:脐水平线与右锁骨中线交 界处。沿躯干长轴方向纵向捏提皮褶。
上肢自然下垂, 两腿伸直。两足 跟并拢,足尖分 开约60°。
两肩胛间
骶骨部
与立柱相 接触,呈 “三点靠 立柱”站 立姿势
足跟
测试人员单 手将水平压 板沿立柱向 下滑动至受 试者头顶。
读数时,测试人员 双眼与水平压板平 面登高读数。
或等显示屏上显示 的数值稳定后,记 录显示的数值。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测试人员应大声念出读数,并记录,记录以厘
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测量误差不得
超过1.0厘米。
填卡片首位补 “0”
如:
0 7 6 .7
皮尺拉得太紧
错
测量点太高 双臂位置不对
错
注意事项: (男、女分开独立测试)
(1)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2)测量时,受试者被测部位要充分裸露。 (3)测量时,受试者不能有意识地挺腹或收腹。 (4)测试环境安静,相对隔离。
点相交的数值即为测量值。
髂前上棘点
桡骨茎突点
桡侧掌骨点
大转子点
胫骨点
内踝点
错
皮尺拉太紧
压住乳头
错
已发育女生测 量点不在乳头
错
记录方式
测试人员在受试者呼气末(平静呼吸)时 读取数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 数点后1位。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0厘米。
填卡片首位补“0” 如: 0 6 6 .7
注意事项:
取样原则:在进行生化测定时,取样的种类、 方式、时间及保存运输均是十分重要的,所取 的样品应能够确切反映受检者的营养素摄取水 平,而且还应考虑到样品容易取得
常用样品:最常取的样品是血液及尿液,毛发、 指甲以及某些体液(如汗液、唾液、胃液等) 也可用于测定某些特定营养素的营养状态
血样的收集和保存
胸围
肩胛骨下角
头顶点
身高
胸围
第四肋骨
胸中点
形 态 测 量 点
人 体 常 用 的 测 量 点
一、身高
两人一组:一人测量、一人记录
使用器材
电子身高计
机械式身高坐高计
测试方法:
受 试者赤 足 ,背 向
立 柱站立 在身高 计
的 底板上 ,躯干 自
然挺直,头部正直,
两 眼平视 前方 。 耳 屏 上缘与 眼眶下 缘 最低点呈水平位。 “两点.5米
宽度:1厘米
最小刻度:0.1厘米
使用前必须经钢尺校 对,每米误差不得超 过0.2cm
测量前
被测者身穿单薄长裤,可直接测量;
测量前须取出裤袋内物品(如钥匙、钱
包、手机等)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如果被测者穿数条长裤,则让其脱掉外
裤,留有最内一条长裤进行测量。
如 0 2 5 .4
kg
填卡片首位补“0”
注意事项:
(1) 测量时,体重计应放置在平坦地面上。
(2) 受试者应尽量减少着装,脱去鞋、袜,男生只
着短裤,女生着短裤和短袖衫。
(3) 上、下体重计时,动作要轻缓, 严禁蹦跳。
避免损坏体重传感器。受试者在量盘上要站稳、站直,
减少身体晃动。 (4) 测量体重前,应让受试者排空大小便、不要大 量喝水,也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5) 男、女分开独立测试。
① 测量时,注意受检者姿势是否正确, 如有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状况,要 及时纠正。 ② 检测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③ 如触摸不到肩胛下角,可让受检者扩 胸,待触摸清楚后,受检者应恢复正确测 量姿势。 ④ 如两侧肩胛下角高度不一致,以低侧 为准。若两侧肩胛下角的高低相差过大, 视为非正常学生予以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