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体格测量文稿演示

人体体格测量文稿演示

不得超过1.0厘米。
带尺上与“0” 点相交的数值 即为测量值。
3、注意事项
① 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② 测量时,男性受试者只能穿短裤,女性受
试者穿短裤、背心或短袖衫。 ③ 测量时,受试者不能有意识地挺腹或收腹。
臀围测量法 小结
1)使用器材: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生产的软尺。 使用前先用标准钢尺校对,每米误差不超过0.1 cm。
三、胸 围
胸围是胸廓的最大围度,是人体宽度和厚度 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反映胸廓的大小和肌肉发育 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 发育状况,同时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 指标。
1、测试仪器
尼龙带尺
长度:1.5米 宽度:1厘米 最小刻度:0.1厘米
使用前必须经钢尺校 对,每米误差不得超 过0.1 cm
2)被测者的姿势:在清晨未进食的条件下,被 测者自然站立,保持自然呼吸状态,勿用力挺 胸或收腹。
➢ 3)测量者站位:在被测者的前方或右前方。
4)测量定位(任选一种): ➢ 第一种方法:腰围的水平位置为脐线; ➢ 第二种方法:肋弓下缘和髂前上嵴连线中点,
左右两侧各定一个测量点,测量时软尺应通过 两个测量点,水平围绕一周。 5)读数要求:在被测者呼气末期读数。以 “cm”为单位,读至0.1 cm。两次测量之间的 误差不超过1 cm。
二、臀 围
1、测试仪器
尼龙带尺
长度:1.5米 宽度:1厘米 最小刻度:0.1厘米
使用前必须经钢尺校 对,每米误差不得超 过0.1 cm
测量前
n 被测者身穿单薄长裤,可直接测量; n 测量前须取出裤袋内物品(如钥匙、钱包、 手机等)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n 如果被测者穿数条长裤,则让其脱掉外裤, 留有最内一条长裤进行测量。
正常成人腰围的判断标准
WHO/cm 亚洲/cm 中国/cm
男性 女性
<94 <80
<90 <80
<85 <80
Ø 腰围是腹内脂肪量和总体脂的一个近似 指标。
u 中国(2002)腹型肥胖的标准:
u
男:腰围≥85 cm
u
女:腰围≥80 cm
腰围测量法 小结
1)使用器材并校对: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软尺, 使用前先用标准钢尺校对,刻度读至0.1 cm。
1、使用器材
使用前先 进行校正。
电子身高计 机械式身高坐高计
2、测试方法
受试者赤足,背向 立柱站立在身高计 的底板上,躯干自 然挺直,头部正直, 两眼平视前方。耳 屏上缘与眼眶下缘 最低点呈水平位。
“两点呈水平”
两肩胛间 骶骨部
足跟
与立柱相 接触,呈 “三点靠 立柱”站 立姿势
上肢自然下垂, 两腿伸直。两足 跟并拢,足尖分 开约60°。
桡骨茎突点
桡侧掌骨点
髂前上棘点
大转子点
胫骨点
内踝点



第四肋骨Leabharlann 量点记录方式
测试人员在受试者呼气末(平静呼吸) 时读取数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 数点后1位。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0厘米。

皮尺拉太紧

压住乳头
已发育女生测 量点不在乳头

3、注意事项:
① 测量时,注意受检者姿势是否正确,如有低 头、耸肩、挺胸、驼背等状况,要及时纠正。
测试人员单 手将水平压 板沿立柱向 下滑动至受 试者头顶。
读数时,测试人员 双眼与水平压板平 面登高读数。
2)被测者姿势:被测者自然站立,臀部放松, 呼吸自然。
3)测量定位:臀围测量常用的有两个部位:臀 部的最高点(最大围);股骨大粗隆水平。
n 4)测量方法:测量者用软尺置于臀部测量点,水 平围绕臀部一周进行测量。
n 5)读数要求:以“cm”为单位,读至0.1 cm。
n 6)注意事项: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测量时,男性受试者只能穿短裤,女性受试者穿 短裤、背心或短袖衫;测量时,受试者不能有意 识地挺腹或收腹。
人体体格测量文稿演示
(优选)人体体格测量
一、腰 围
要求掌握腰围的测量 方法及意义
腰围与腹内脂肪含量相关,是反映腹部脂肪 分布的重要指标,对于腹型(中心性)肥胖诊断 具有重要意义。
1、测试仪器
尼龙带尺
长度:1.5米 宽度:1厘米 最小刻度:0.1厘米
使用前必须经钢尺校 对,每米误差不得超 过0.1 cm.
2、测试方法
受试者自然站立,双肩放 松,两臂自然下垂,两足 分开与肩同宽,保持平静 呼吸。
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将带尺上缘经背部 肩胛下角下缘至胸前围绕一周。
男生和未发育的女生,带尺下缘在胸前沿乳头上缘;已发 育的女生,带尺在乳头上方与第四肋骨平齐。带尺围绕胸 部的松紧度应适宜(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带尺上与“0” 点相交的数值即为测量值。
② 检测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③ 如触摸不到肩胛下角,可让受检者扩胸,待
触摸清楚后,受检者应恢复正确测量姿势。 ④ 如两侧肩胛下角高度不一致,以低侧为准。
若两侧肩胛下角的高低相差过大,视为非正常 学生予以剔除。
四、身高
要求掌握身高的测量 方法及意义
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人体 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
“0”点
脐线
脐上1厘米处
“0”点
带尺上与“0”点相交的数值即为测量值
呼气末读数,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 小数点后1位。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0 cm。

测量点太高
皮尺拉得太紧

3、注意事项:
(1)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2)测量时,受试者被测部位要充分裸露。 (3)测量时,受试者不能有意识地挺腹或收腹。 (4)测试环境安静,相对隔离。
2、测试方法
Ø在清晨未进食的条件下; Ø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肩放松,双臂适度张
开下垂; Ø双腿合并,使体重均匀分担在双腿,露出
腹部皮肤; Ø测量时平缓呼吸,不要收腹或屏气; Ø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或在右前方。
测量位置:腹中线、脐线
肋弓下缘
腹中线
髂前上棘
将带尺经脐上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带尺围绕腰部的松 紧度应适宜(使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
2、测试方法
Ø被测者姿势:受试者自 然站立,两肩放松。双 臂下垂并适度张开,双 腿并拢,两腿均匀负重, 臀部放松,目视前方。 Ø测量定位:臀部的最高 点(最大围,GL);股 骨大粗隆水平。
注意保持水平
带尺围绕臀部的松紧度应适宜,带尺轻轻贴住皮肤, 使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 数点后1位。前后两次测量误差
相关主题